记者:上世纪60年代,西方人文学术界对口头传统曾有一次热烈的讨论,其中涉及书写技术对人类智力和文明进程作用的讨论。这些讨论对口头传统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朝戈金:对口头传统的反思实际上肇始于如何界定书写技术对人类智力和文明进程作用的讨论。今天常被人们谈及的主要是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古腾堡星光灿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和小说理论家伊恩·瓦特合写的论文《书写的逻辑成果》,以及古典学者埃瑞克·哈夫洛克的文章《柏拉图导言》。这几个著作可以大略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书写技术让人类心智的进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该派影响最大的是杰克·古迪,他坚称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以历史的事实而言,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形式运算,高次心理过程)的发展取决于书写(希腊字母的发明和使用),史称“书写论”;另一派认为,不能过分夸大书写技术的作用,从口传到书写,人类心智和文明是渐进的,史称“连续论”。 今天的口头传统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了这些论辩。对“无文字社会”的广泛深人的人类学调查,出色地解决了许多在书斋中推理所难以解决的问题。简单说,人类的心智,即便没有文字书写技术的帮助,也会达到令人惊叹的发达程度、取得难以置信的成就。 记者: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口头传统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口头传统的研究和教学情况。 朝戈金:口头传统的研究和教学,在美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举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学刊《口头传统》的创立(1986年);一个是《口头传统教程》的编纂(1998年)。前者的编委会聚集了国际著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古典学、文艺学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创刊以来,它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旗舰。《口头传统教程》则计划给学子们提供一个能够快捷地了解口头传统的教材。书中令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些统计数据。根据调查,在全美大学中讲授与口头传统相关课程的,涉及许多科系和专业,如英语、外语、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其中,下述几个方向的课程有特别的意义:口头与书写文化的理论、一般民俗学理论、民俗与文学关系、非洲口头传统、美洲口头传统、圣经研究、英语传统、古典学、言语和故事讲述、妇女研究等。可见,口头传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和晚近出现的学术方向,得到了人文学界诸多领域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响应。 记者:那么,口头传统研究在国内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朝戈金:中国是个有着悠久文献传统的国度,汉字书写传统的发达和社会上对文字的崇敬和依赖心态,就为我们开辟口头传统研究,预设了某种障碍。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中国各民族中蕴藏的海量的活形态口头传统,又为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希望不久后也能看到口头传统的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大学的讲堂上。 (原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1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