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降边嘉措]致玉树灾区──遥远的牵挂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格萨尔研究网 2010-4 降边嘉措 参加讨论

    参加走进“红色岁月”采风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组织走进“红色岁月”采风活动。4月8日,在中国作协礼堂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作协主席铁凝和党组书记李冰发表重要讲话,在京的作协领导全部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作协领导对这一活动的关心和重视。
    4月9日,我们瑞金采风团在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高洪波带领下,到达南昌,开始对瑞金这片红色土地的采风采访。
    4月14日上午,我们正在红色摇篮瑞金参观考察,突然接到我在青海的学生发来的短信,说玉树结古县发生强烈地震。消息传来,令我十分震惊。我立即给在玉树的学生和朋友打电话、发短信联系。但遗憾的是,信号不通,联系不上。与此同时,洪波同志和其他同志也得到了信息,采风团的同志们对灾情都非常关心。200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作协组织作家沿着长征路线进行采风,洪波同志曾带领部分作家重走长征路;2008年,汶川地震,洪波同志又带队到阿坝藏族自治州采访。采风团的军旅作家徐剑和辛茹都曾参加这些活动,因此,他们对藏族地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对藏族同胞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心系灾区,关心藏族同胞,也是很自然的事。后来看到中央台和青海台的报道,我们也就知道了更详细的情况。
    “藏族同胞,我们老区人民与你们同在!”
    江西离玉树很远很远,过去很多人对玉树这个地方还十分陌生,但是,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当中央台报道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后,老区的人民对灾区人民、对藏族同胞表现了深切的关怀。我是第一次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接待,当他们知道我是藏族同志,就主动向我介绍情况,提供。但是,自14日中午以后,情况却完全变了。很多人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关切地询问玉树的情况。有的同志还问到汶川地震后,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重建情况,藏族同胞的生活过得怎样?在瑞金,在宁都,一些领导同志对我说:我们现在还不富裕,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请你转告藏族同胞,“我们老区人民与你们同在,你们的困难,也就是我们的困难。灾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老区人民也会尽一份责任,老区人民和藏族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我深深感到,震中在玉树,但它的波及面很广很广,震动着祖国大家庭里每一个人的心。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每一个普通的干部群众,每一个普通的战士;从首都北京,到遥远的革命老区,都在关心灾区人民,关心藏族同胞。
    地震发生后,中央立即组成了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总指挥的救灾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线指挥抢险救灾。温总理不顾高寒缺氧的困难,立即飞往玉树,亲切慰问受灾群众,对抢险救灾和重建家园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温总理强调指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的努力。”
    远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对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提前回国。刚回到北京,立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对抢险救灾和重建家园的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迅速赶到玉树;白衣天使来到灾区;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迅速动员起来,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帮灾区人民之所需。72小时的黄金时间快过去了,但依然不放弃哪怕是最后一点希望,公安部发出了搜索生命的总攻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行各业都动员起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着灾区人民,关怀着藏族同胞。解放军、武警官兵与灾区人民同在,与藏族同胞同在;老区人民与灾区人民同在,与藏族同胞同在;中国作家也与灾区人民同在,与藏族同胞同在。正如一位站在震后的废墟上的解放军战士对藏族老阿妈说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有这一切,充分显示了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