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周星]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为中国人民造福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周星 参加讨论

    近些年来,有关改革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了,各地改革户籍制度的具体实践和尝试也陆续有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并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视的进展。这可被看作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迁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1]。
    户籍制度是中国一项涉及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中国社会生活之基本形貌的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制度。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理念的属性,其意义、功能、结构和变迁,其在当代面临的各种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当前正在和将要持续展开实施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非常急切地需要学术界予以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由于对户籍制度的认真研究是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户籍制度的改革又涉及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幸福,因此,探讨当代中国户籍制度问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是无论怎么说也不算过分的。
    社会生活民主化与户籍制度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改革开发的历史大潮中发生了渐进、但也是不可逆转的变迁,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动很快就导致了对现行户籍制度的强烈冲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户籍制度在现实生活里的实际状况和诸多问题,人们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基本共识,那就是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说,在当前的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种社会管理制度能够引发如此之多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呼声。
    现行户籍制度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几乎所有的基本权利。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生儿育女,求学、求职,还有调动工作、移民、出国定居;从人们的社会身份认同、社区的成员资格认定,到档案管理和行使社区政治参与的权利等等,我们几乎无时、无事不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由于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比较多地具有限制、管理、管制和区分居民身份等级等方面的功能,而比较缺少国民权益保障、社会服务、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的内涵,因此,长期以来,它在给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身份证明和某些有限的社会保障的同时,也较多地限制了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本该享有的诸多权利,诸如选择居住地和迁徙自由的权利;它在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定感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束缚和不便。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明显地具有社会生活民主化的大趋向,因此,它和现行户籍制度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呼吁的户籍制度改革自然就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旧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具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公共管理和社会控制制度的一切基本特征。它把人只看作是简单的生产要素,试图僵硬地把人规定或组合进一个彻底被人为计划的社会经济体系之中。例如,政府曾经按照户籍实行过基本生活资料的配给制,尤其在物资短缺时期,通过户籍控制消费的此种功能也就分外明显。再比如,实行农村和城市户口的划分以及严格控制户口在城乡之间转换与跨地区的迁移,正如很多学者业已指出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为了把农民稳定在农村和土地上,以便政府能够迅速地推进国家早期和初级工业化的战略进程。但是,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以亿万农民为牺牲的,它使广大农民的居住、迁徙、受教育、选择职业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等基本权利,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它不仅严重地造成了国民身份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且还使得中国社会的城乡差异扩大并趋于失衡,使中国在都市化发展进程中长期延缓迟滞,至今后果犹存。可以说,中国人民已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制度一天不改革,人们就还将继续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现行户籍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乃是曾经多少具有“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背景,其目的除了使政府能够全面地掌握和管理所有的国民之外,还特别地内涵着要把一切可能的“敌人”或反对者无一遗漏地全都牢牢地予以控制的设计构想。在20世纪长期的战乱结束之后,政府迅速地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当时这对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基本稳定具有显而易见的必要性。但是,长期以来不断扩张甚至极端化的意识形态因素,却把最初只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和后来通常所谓的户籍行政,诸如登记与管理之类的工作,不知不觉地变形为接近于“阶级斗争”和“群众专政”的一种工具,并逐渐将其延伸扩展成无所不包的全面而又僵硬的社会控制手段,从而极大地弱化了户籍制度原本同时还可能作为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居民自治等多方面的功能和属性。显然,这样的户籍管制是以很高的社会成本和昂贵的价值代价才获得暂时稳定的。很久以来,它所解决的问题已经远不及它所导致的问题更多和更尖锐了。
    我们今天在社会生活里于户籍方面遭遇到的诸多困扰,意味着这个现行制度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对国民身份做了不公正的等级界定,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有关职业、地域和身份性歧视的制度性基础之外,再有就是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是较多地偏重于“限制”和“管制”,而较少“服务”和“方便”公众的属性。
    在任何国家里,户籍制度或相关的户口登录及人口管理制度,都是其最基础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同是,也是任何一个政府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公共政策的基础性依据。户籍制度和该社会的其他诸多制度之间形成密切的关联,因此,户籍制度的实际影响,非常广泛地涉及到该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政策、人口、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可以说,户籍制度的属性及其运行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可直接反映国家体制的属性,反映出国家与社会以及政府和人民之间相互关系的状态。因此,对户籍制度进行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对现行户籍制度的背景、属性和功能以及对其制度变迁史的分析,乃是我们观察、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问题和变迁走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点。
    中国当前实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走向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带来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与此相关联,人们对僵硬的现行户籍制度的体验,自然会积累起更多的挫折感和不满,从而促成因户籍制度改革而导致的实质性的社会进步。我相信,户籍制度改革既是中国当前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迫切要求,又是这个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户籍制度改革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改革的关键性前提在于必须对户籍制度的属性和职能进行全面的重新定义,凸现其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政策实施之基础的属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使户籍制度最终被改造成为一项可造福于人民的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