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西南地区的犁与犁耕文化”是日本东海大学渡部武教授的一篇学术力作。他认为:“犁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犁自身的构造和功能上,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栽培的种类、拉犁的挽蓄、犁的系架技术、耕地的分配方式和税制,甚至村庄的形态都会和犁这一物件发生某种关系。犁象征着与风土密切联系的文化。”该文还通过对少数民族的犁、汉族的犁与印度的犁的比较,分析了犁耕技术的传播与人口迁移、各民族人员交往、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关系,说明了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互动对犁耕技术的影响。 该书第二讲为“广西贡川造纸技术的人类学研究”,第五讲为“西藏甲米水磨与糌粑食用礼俗”。这两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论文,都引入了人类学、民族学的方法,注重从他者的眼光观察传统技术,关注地方性知识,予技术史研究者以方法上的启发。 工业遗产保护是国内媒体最近两年关注的话题,但国内学者相关的理论探讨却很少,存在许多学术空白,亟待开展研究。近代建筑多属工业遗产,它们是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也较早受到建筑史学者的重视,相对来说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第六讲“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研究与遗产保护”回顾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工作与成果,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分类、特例与价值,探讨了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主张对数量庞大的近代建筑遗产必须分级、分类,按照不同种类和级别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再利用)或废弃的对策。 第七讲梁波研究员的“作为技术史研究方法的产业考古学”一文,主要探讨产业考古学与技术史的关系,并对产业考古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拙文“工业考古学与工业遗产保护”被列为该书第八讲。文章概述了欧美和日本建立工业考古学与保护工业遗产的历程,阐释了工业遗产的概念、范围与分类,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范畴,并探讨了中国工业遗产的评估标准问题。该文最后列举了亟需展开调查研究的工业遗存,包括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天津、青岛、昆明等城市的近代工业项目,20世纪中叶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铁路与机车等设备与相关设施,等等。 技术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产生、提高和传播的,因此,技术史学者就不应该孤立地去看待技术。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的方法引入技术史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技术及其历史。另外,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的学者,本书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