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吕舟(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 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委员) 郑一民(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民协主席) 卢振川(《河北省志》(续修)编纂委员会总顾问) 梁勇(社会学者) 【编者按】燕赵古镇承载着燕赵文化的基因和符号,守望着古老的文明和技艺,见证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反映着燕赵古老的民俗和生活方式。"寻访燕赵古镇"采访系列报道活动自去年5月开始,本报文艺副刊部的编辑、记者历时一年,遍访我省50座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知名古镇,真实地记录了燕赵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脉络,并以古镇为线索展示了河北的文化魅力,弘扬了燕赵的文化精髓。为让世人了解河北、走进河北,让河北走向世界打出了一张闪亮的名片。在“寻访燕赵古镇”系列报道中,我们着墨最多的是古镇的发展演进中抢救与保护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寻访燕赵古镇”系列报道活动的初衷和宗旨。在本次采访报道活动结束之际,本刊特邀部分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就这一话题进行如下讨论,以期寻找到抢救和保护古村镇历史文化的可行之路。 古镇留菁 □阮仪三 城镇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历史古城镇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沉淀,多彩的物质遗存,生动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脉络。在我们祖国辽阔的疆域里,留存了众多的历史城镇,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遗产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而保护的第一步首先是要识宝,要认识它们的价值,而有识者的调研就是先行者的先智行为,并通过传媒、教育、引导人们都来保护这些有可能遭到无知或无意识的破坏的历史城镇。 论及古镇,其义如下: 古代始于南北朝,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两点:一是在边要形胜之地设镇,以驻兵戍守,镇将兼军民政务;一类设于州郡治所,镇将绾军而刺史,太守管理民政。唐代镇戍之权转轻,《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守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其会相等。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号镇使、镇将,将其权归于知县。宋以后镇是指县以下小商业都市,这个概念一直沿袭至今。 这些古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镇的生活围绕着“市”,因而历史古镇的建筑类型也染上了商业的特性而颇具特色,庙、寺等宗教场所前的广场吸引了各地商人来此开设各种会馆,镇里相应出现了为商业人员服务的娱乐和社交场所,茶楼、酒肆、戏楼、墟场。此外,以四乡农业副业为依托,镇中与之配套的家庭手工业和加工业亦十分发达,镇上居民大多是商人、作坊主和手工业者,前店后坊、前店后宅是镇上很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制,由于店铺的密集而形成了长长的商业街,繁荣了镇的经济,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 经济的繁荣,促使了文化的兴盛,这些古镇留下了许多文化活动的遗迹,学宫坛庙、塔寺楼阁、亭台风景、先人题刻以及许多名人故居、大院深宅,都能印证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许多动人的故事。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过分地追求物质文明的城镇建设,希望尽快地改善生活条件,同时片面地看重时效和政绩,普遍出现了大拆大建的破旧立新,忽视遗产保护和城镇特色的留存。再由于缺乏科技设计力量,全国各地城镇使用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屋式样以及城镇的布局都互相雷同,以致在一个时期内到处是白面砖、黄琉璃、蓝玻璃、平屋顶,弄得万屋一面,万镇一貌,原来各有特色的城镇风光丧失殆尽。 城镇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城镇都是历史片段的积累,城镇还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有机体,带着显著的地域特征。城镇的特色,作为这种特征的外在表现和它所具有的内涵而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这是城镇今后能赖以发展的财富和潜力,那些出了名的如茶马古道上的丽江、水乡风光的周庄等古镇也就是有赖于此。城镇的居民在城镇生活中体验城镇,从这些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受其浸染沐熏,从而体会到自身的时空定位和自身的价值存在,获得生活意义。保护历史城镇是我们每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公民神圣的职责。 赞曰:燕赵大地,慷慨悲歌,古风留菁,名都故里,史迹遍野,卓著于世。始创寻访古镇,披荆斩棘,慧眼识宝,钩沉万千,诚盛世佳作,裨益社稷,功泽乡里,当继之以恒,并举保护之实,至为幸哉。 读“寻访燕赵古镇” □吕舟 燕赵大地是一块历史深厚、负载着无数慷慨悲歌的土地。在中国整个文明的历程中,这块土地抚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灿烂的群星,他们的精神赋予了我们民族精神中“仁”和“义”的深刻内涵。这片土地同样也培育了纯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城乡面貌。河北日报文艺副刊的“寻访燕赵古镇”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这片土地泥土的芳香,感受到它人文的魅力,感受到它独特的传统风貌。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步超越了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语言环境的束缚,在经济交流的同时,知识的交流、技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在分享人类整体文明成就的同时,却越来越为地区和民族的多样性伴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淡化和消失而忧虑。许多历史上辉煌的都市、许多在人们心中引起浓浓的乡恋的村落、街区,在这历史的轮回中已悄然逝去,这些我们意识到的和尚未意识到的先人的创造、历史的印记的消失,实在令人惋惜。“寻访燕赵古镇”或许正是我们心中这样一种情感的表述。 河北是我国的文物大省,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不仅有万里长城、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有反映早期佛教文化传播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有我国现存最高的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塔料敌塔、有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有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窑址磁州窑、有着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西柏坡,更有着那些风格独特、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的古城、古镇和古村落。这些体现了燕赵大地独特的人文魅力,体现了这片土地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文化的独特特征正是构成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文化之根。“寻访燕赵古镇”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自身和养育了我们的这片土地之间的联系,唤起了许多曾经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20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城市环境,而即将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又必将带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如何在这样一个大变革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乡土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我们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资源已成为我们的历史责任。 愿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