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从《北京郊区的满族》中似乎感到作者有一种眷恋之情、失落之感。眷恋着什么呢?失落了什么呢?大概是那些满族的“传统”吧!如果这猜测没有错的话,并不意味着作者在发展思古之幽情,更非什么骸骨的迷恋。恰恰相反,作者对历史的反思,正在于令人憬悟,促人迈往。对于满族的“传统”,作者也是有着正确的鉴别和取舍的。对那些繁文缛节、陈规陋习,作者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如对“巫”的骗人的“伎俩”,作者便给予有力地揭露和批判。对于营房满族的“武勇”、“好强”,便一分为二,承认“当然是好事”的同时,也指出“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好打架”。而对于由“勇于私斗”发展为“勇于公战”(抗敌御侮)则予以赞扬,更为满族的“尚武”精神能得以继承并升华为报效国家而赋诗歌颂:“尚武依然胜属文,谁云全泯旧精神?屯民不愧骁骑后,竞起参加解放军。” 从社会发展的观点,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看,满族的一些落后、保守、迷信等陋俗,理应淘汰和扬弃,但一些有益于人心世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美俗,是应该继承并发扬的。而现在,对于那些富于民族特色的满族优良传统,恕我直言,不是保留得太多了,而是失掉的太多了——这一点,也许我与金启孮先生有同感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北京郊区的满族》是一部有个性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作品,是很值得一读的。 本文原刊于《满族研究》1988年 第0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