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受南方少数民族“女劳男逸”习俗的影响。“黎妇多在外耕作,男夫看婴儿,养牲畜而已。遇有事,妇人主之,男不敢预也”[5],广东连阳“连邑风俗,懒惰成习,男不农樵,单靠妇女田间力作”[6]。客家人在长期的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混化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文化和风俗的交融。所不同的是客家妇女如此艰苦勤劳并未取得“遇有事,妇人主之,男不敢预也”的权利,而是遵从“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持家、男当家。 (3)生活环境使然。据《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钟敬文在《客家情歌》中谈到:“客家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处环境的关系,所以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间的,很占多数。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之严厉的差别。” (4)没有缠足陋习,是“女劳”的必备条件。客家妇女,从宋代以后已无缠足陋习,这就使她们能承担繁重的劳动。美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徙》中说“妇女不缠足,通常体健而轩昂,惟其如此,故能过其户外生活。” 二、聪慧机智——无忧浪漫的少女情怀 客家妇女虽然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但她们的才智却又令人惊奇。好些只字不识的妇女,既善于心算,又善于对歌,所唱歌词也极富文采。 客家的妇女倘出生后未被溺死,或卖与别家做童养媳、等郎妹,长到十五六岁至婚前是其一生中最浪漫无忧的岁月。因此,客家山歌中欢乐甜蜜的初恋情歌最多、最为优美。如: 郎在高山做鸟叫,妹在园中把手招, 爷娘问妹招什么,风吹头发用手捞。 五月端午看龙船,两岸人众几喜欢, 嘱郎相见莫相问,莫让旁人来说穿。 竹子搭桥肚里空,两人相好莫露风, 燕子衔泥口要紧,蜘蛛吐丝在肚中。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有意却又要瞒着爷娘、乡人的羞涩心理。 美丽娇羞的妹子已打动少年哥的心,偏偏妹子的心思费疑猜,真是让少年君子搔首踯躇: 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 你看路上那个妹,又想连郎又怕人。 走路不知路远近,过河不知水浅深, 和妹相逢难开口,恋妹不知妹的心。 直到有一天: 老妹担水井边企,企到井边笑眯眯, 阿哥问伢笑嘛 ,昨夜梦里见到你。 爱情的明了让少年哥欣喜若狂: 好烟一筒满嘴香,好茶一杯透心凉, 好酒一杯食得醉,好花一朵满园香。 俏妹生得像朵花,又勤又俭会当家, 心又好来嘴又甜,左邻又舍谁不夸。 多情纯真的客家妹子此时已然将爱恋之心托付给了少年哥,两人沉浸在甜蜜无忧的爱情里: 夏天杨梅满山红,阿妹是哥有情人, 好比深山长流水,千年万载不断情。 河里撒网尽力丢,有鱼冇鱼慢慢收, 哥想恋妹心莫急,水到渠成自然有。 到此,浪漫的爱情似乎成就。但是,也许会招致爷娘的反对,那么这段年少之恋就成了隐约的心痛、永远的回忆。或许顺利结婚了,婚后的客家妹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最勤俭坚忍的客家妇女,劳碌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