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蔡志栋]章太炎并非一个新保守主义者(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东方早报 2009-1-17 23:35:51 蔡志栋 参加讨论

    三
    可见,与其说章太炎是新保守主义者,毋宁说他是一个政治自由主义者,而且比一般主张代议制的自由主义者更加自由主义。当年密尔写出《代议制政府》,为代议制式的民主作辩护,认为代议制是现代民族国家条件下唯一的、最好的民主形式。可是章太炎偏偏要主张直接民主,而且是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土地上实行直接民主。不必多说,他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至少想出了两大法宝加以克服。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为人民所掌握。但是,当时的中国人民还是没有掌握实行民主的技能。萧先生在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作为民主制的精英的议员不仅业务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也有问题。他们吃了甲党的饭,又拿乙党的钱,同时向两家(事实上是更多家)许诺投他们的票。那么普通民众的水平如何也是值得怀疑的。章太炎也早已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反问:因此而不要民主,还是在实践中让人民掌握民主?他的回答是后者。1903年,他在和康有为关于在中国实行立宪还是革命的论战中,就把这个基本原则和盘托出。针对康有为认为中国人民蠢笨、愚昧,所以不能马上实行革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这一环节的观点,他说:“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持他事以开之,而但持革命以开之。”哲学家冯契先生把它概括成“革命开民智,竞争生智慧”。也就是毛泽东常讲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事实上,今日中国遍地实践的村民自治运动就是“在民主中实现民主”的现实实践。虽然不时传出竞选者贿选的丑闻和闹剧,但农民的民主意识无疑在逐步苏醒、提高。
    其次,章太炎虽然主张直接民主,但是他并不赞成广场式的、运动式的民主。他的民主可以说是一种稳健的直接民主,他提出“联省自治”的方式来解决在地广人多的中国实现直接民主的困难。所谓“联省自治”,其实质就是一种联邦制。其要义简而言之即在各个省内部先实现直接民主,推举出最高长官,然后由最高长官推举出全国总统。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做法的确有流于军阀割据的危险,这是需要警惕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省的范围还是太大,人口还是太多,实行直接民主依然困难:从这个角度看,“联省自治”不是一种好方法。但是,我们在此强调的是“联省自治”主张所透露出来的制度创新和中国式的智慧。前面说过,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权利是章太炎思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现实的制度构造中实现这个原则。代议制不可以,专制也行不通,直接民主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也不行,那么,就需要在坚持精神实质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逐步、稳健地将精神现实化。事实上,以村为单位实行村民自治,就是将这种制度创新和直接民主的精神贯彻落实。当然,也许萧先生会认为这么一来会落入理性建构主义的陷阱。但是,实际上由于任何制度的创造和使用都包括了人的参与,而人无疑是有意识的。因此,很难从任何一种制度中清除出理性的因素,而有理性地参与和理性建构主义显然是两回事;而且,由于有着小范围的实践原则的支持,所以这种方式有着萧先生赞赏的小范围、多元化、稳健等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