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屯堡村落的傩戏生态(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三联生活周刊 2004-01-15 1 朱文轶 参加讨论

    安顺傩戏
    表演:安顺傩戏属古代傩戏的一种———军傩,演出只用一锣一鼓伴奏,因而锣鼓师在剧中显得十分重要。地戏演出无需专门的舞台,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地即可,故名“地戏”。露天平地上,演员头顶“脸子”(一种面具),面罩青纱,背插靠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穿着简单的布袍或战裙,时而角逐开打,在铿锵的锣鼓伴奏中,靠旗摇动,雉尾摆动,异常热闹。人们则站在高处观看。演出时,演员们身穿土布长衫,腰间围绣花战裙,背上扎背旗,从头顶上垂下黑纱罩住面部,额上戴木制的各种面具,上插野鸡毛。在安顺地区,田土都在平地上,田土旁就是山坡,演出地戏都是在平地上,观众坐在山上看,脸子如果扣在演员面部,那观众就只能看见他们的脑壳。不知是哪一代的先人,把地戏脸子都戴在脑门上,演员的脸就用一块黑布挡住。这样,坐在山坡上看戏的人,正好看见地戏演员的脸子。
    程序:每一次演出都要严格遵守祖先传下来的一整套规矩行事:从“开光”(上漆)、“开箱”(表演前将脸子从箱内取出)到“封箱”(表演完毕将面具放存箱内)都要举行祭仪,届时要将一只雄鸡头割破,供上鸡血、刀头肉、香蜡纸钱等等,再由“神头”(即地戏头)念祝祷词,带领地戏班子一干人拜神祈祷。这样,脸子就有了“神气”,可以到人间来驱邪纳吉了。正式表演前还有“扫开场”、“设朝”、“下四将”等仪式,表演结束后还要举行“扫收场”的仪式。
    唱腔:戏的唱腔高亢有力,又带屯堡人的山歌韵味,听上去很有味道。演唱时一人唱众人和,研究地戏的人说,这种唱腔来自江西,与江西的弋阳腔很接近。地戏的唱词都是第三人称的叙事体,专家认为这是古代由说唱向戏剧演变中留下的痕迹,可是屯堡人则认为,这是老祖宗将民间唱本艺术直接搬到地戏里面来的结果。
    傩面:屯堡人称地戏的面具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跳不成地戏。地戏的“脸子”都是用坚韧的丁香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因为各村都有地戏班子,“脸子”又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每堂地戏多则一二百面,少则三四十面,需求量很大,所以就有了专事“脸子”雕刻的村落。周官屯、金官屯就是这样的专业屯堡寨。周官屯刻面的历史已有五六百年,祖传下来的技艺一直保留到今天。地戏“脸子”的种类主要有五种,屯堡人称为“五色相”,即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此外还有道人、小军、土地、麻和尚等杂色。“五色相”的脸子面部还连一副带耳翅的头盔,一般来说,好人都庄严威武,恶人则狞恶凶猛。“脸子”的雕刻很讲究,有一整套规矩,比如说刻眉毛就要“女将一根线,少将一支箭,武将如烈焰”、眼睛要“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面部的花样繁多,不仅五官个个不同,还可以任意雕刻上蝴蝶、花草、藤蔓等乡村野地里常见的东西。■
    屯堡人
    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后,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踞西南高山之险,和明军对抗。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帅江南将士30万人出征。取道贵州,西挺云南。梁王败死,云南收复后,明朝为要长久地控制西南,必须稳定贵州,于是命令整修通往云南的各条驿道,并在驿道沿线遍设卫所,派重兵驻扎,这些当年遣汉制夷,驻守屯兵的江苏移民就成为现在贵阳安顺的祖先。至今安顺境内,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的屯堡比比皆是。■
    傩戏的地理分析
    贵州高原是一片石灰质沙页岩构成的喀斯特山地,沙页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因此屯堡人往往就地取材,当地有民谚说:“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头的屋顶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屯堡文化的研究者帅学剑说,因为囤守边境,出于安全考虑,屯堡人尽量选择依山傍水,地域隐蔽,易守难攻之处安营扎寨。记者所到的云山屯就是这种极具防御功能的典型村寨,它在东七眼桥镇之南4公里的云鹫山峡谷中,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山势险峻陡峭,仅有一条盘山石阶路可入。从惟一的屯门进入,门洞深数十米,上有歇山顶箭楼高耸雄踞。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6米、长十数里的石墙连接悬崖,各显要位置分布十四个哨棚(碉堡)。前后屯墙封堵,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还建有石头城墙,将屯子严密地围扎起来。一条东西向的主街纵贯全村,数条弯曲的小巷巧妙地将各家各户串联起来,住家、庙宇、戏楼、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式分布于两侧山腰上,整个村落布局、道路设施和院落结构绝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闭性防御体系。第一道封闭线是屯门和寨门,其作用是阻敌于山寨之外。第二道封闭线是若干个单体建筑共同拥有一条巷道,若干巷道与主街连通,一旦敌人攻破寨门,突入寨内,亦将被隐藏于不同巷道中的自卫力量给予毁灭性打击。第三道封闭线是那些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因为那些建筑均仅有一个进出口。
    “屯堡建筑的内部,是封闭式燕窝式建筑,一间正房一间厢房一座照壁,称之为小三合院。若干个小三合院共用一条通道,连为一体,极具防御功能。”帅学剑说,城堡式建筑则是在燕窝式的基础上,将院落加大加宽,同时安置两重朝门,双门内有一个专事守卫的小屋,外重朝门则呈外宽内窄的“凹”字型,朝门的顶部还有可以观察外面动静的“望楼”。
    这种防御特征极强的建筑表明,屯堡人在迁居至此后一直受到地方原住民的不断反抗,帅学剑分析说:“这迫使他们自始保持着尚武的精神,在田作闲暇之时,把演武增威的傩戏作为操练武艺的规范。”“在世代传承中,又加入了对于祖先和神的敬仰,从而成为一种民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