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和少英]浅论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之交汇(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和少英 参加讨论

    由于这两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不少相似的习俗,甚至在日常语汇中也出现了一些相互借用的现象。在东巴经书及纳西语中有许多藏语借词,这一点在前面已提及;下面将略举数例,说明这一带地区藏语中亦有不少纳西语借词:“序刻”:(xu(55,)k (35,))─意指豺狼;“索你”:(suo(33,)ni(35,))一意为明天;“本虽”:(ben(33,)sui(33,))一指“伙头”或村官,系木氏土司统治中甸等藏区时设置的基层组织头目;“巴喇”(ba(33,)la(31,))一指衣服或外衣;“班涛”(ban(33,)tao(13,))一意为甜面饼;“单嘟”(ban55d (53,))一意为青蚕豆。事实上,类似的语言互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加之藏语和纳西语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以至难以分清究竟哪些词原系藏语,哪些词原属纳西语了。这一带的藏族会讲纳西话,唱纳西调和跳纳西舞的情况十分普遍,纳西族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能跳热巴舞及唱藏歌的也是大有人在!
    总之,仅从上述一些民俗事象的粗略观察中,便可看出藏纳两族在民俗方面已到难分彼此的地步。这种交汇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对促进两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极作用。
    在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究竟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因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这是当前国际人类学界所关济并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话题。从我们对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交汇的情况的初步考察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注释:
    ①据1990年人口普查,纳西族为28万人,加上近3年来的增长数,现已超过30万人。
    ②参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67-269页。
    ③陈宗祥:《普米族源流新探》,载《民族学与现代化》1987年第1期。
    ④据《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载:此铁桥建于公元680年,毁于794年。
    ⑤详见《旧唐书·吐蕃传》。
    ⑥引自《丽江木氏宦谱》(甲)“牟西牟磋”条。载《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页。
    ⑦见《元一统志》。
    ⑧王辅仁:《西藏密宗史略》,台湾佛教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
    ⑨载《中甸县志资料》第三辑。
    ⑩倪蜕:《滇支历年传》。
    (11)王晓松:《浅谈(姜岭大战之部)的“姜”》,载《迪庆方志》1991年第2、3期合刊。
    (12)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载《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
    (13)余庆远纂:《维西见闻录》。
    (14)敦大烈等:《纳西族史》(油印送审稿),第613页。
    (15)据格勒先生调查及笔者在迪庆等藏区调查札记。
    (16)引自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李茂春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17)参见《土官派源流》德格版,第164-165页。
    (18)王辅仁:《西藏密宗史略》,台湾佛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19)参见和志武:《纳西东巴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0)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9年第1期。
    (21)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8年第1期。
    (22)王晓松:《浅谈〈姜岭大战之部〉的“姜”》,载《迪庆方志》1991年第2、3期合刊。
    (23)根据王辅仁先生分类,噶举派(白教)可分为塔布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系;塔布噶举又可分为噶玛噶举、拔戎噶举、蔡巴噶举以及帕竹噶举四支系;而噶玛噶举还可分为黑帽系、红帽系以及其它的小支系。
    (24)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载《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
    (25)王尧:《藏文大藏经丽江——理塘版甘珠尔经述略》,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6)余庆远纂:《维西见闻录》。
    (27)张波:《关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问题》,载《中甸县成通讯》1988年第3期。
    (28)参阅清光绪《新修中甸志书稿本·仙释志》等,载《中甸县志资料汇编》(2)第91-92页。
    (29)段绶滋撰:民国《中甸县志》,载《中甸县志资料汇编》(3)第204页。
    (30)有关此诗碑题诗及照片,参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封二拙照与说明。
    (31)据笔者调查,白地有多处寺庙遗址,而东巴教是无寺的,因此它们只可能是藏传佛教寺庙。
    (32)参见杨正文搜集的“阿明世系”,载《纳西东巴圣地民间文学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戈阿干亦搜集了几份“阿明世系”,可参阅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8年第1期。笔者手头亦有数份。
    (33)此册东巴经年代系李霖灿先生考定。详风李霖灿:《麽些研究文集》,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年版,第147-149页。
    (34)关于纳西族的“素”神究竟何指,目前沿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指家神,有的称生命神。据笔者调查,这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神灵,其涵义要远比家神或生命神丰富。
    (35)杨德 :《云南藏族舞蹈》,载《舞蹈论丛》1984年第2、3期。
    (36)关于纳西族的“气”观念,可参阅即贵、耕勤:《纳西丧葬习俗》,载《丽江文史资料》第8辑。
    (37)关于中甸纳西族的葬俗,详见拙文:《中甸白地纳西族的丧葬礼仪》,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本文原载《民族研究》1995年01期,第27-3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