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那些年,我们一起行的花街(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人民网-羊城晚报 2012年0 朱绍杰 俞小婷 参加讨论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俞小婷
    行花街,在广州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对老广州人而言,行花街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叶春生教授至今仍清楚记得他57年前花市“卖懒”的往事,而素馨和茉莉是他童年花街的美丽点缀;
    难以想像的是,抗战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天上飞,随时可能扔炸弹,但广州人还是照常逛他们的花市、买他们的花……
    57年前,
    叶春生第一次花市上“卖懒”
    “花市是广州的一张名片。”叶春生第一次行花街,是57年前的事了。
    16岁那年,叶春生随家人来到广州。他在广州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便是陪家人走在年三十的花市上“卖懒”。
    “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这是老广州耳熟能详的俗语。意思是到了年三十,小孩子们不能赖床,要穿着新装到大街上“以懒换勤”,把懒洋洋的习气都卖掉,买得勤来好读书。
    就是这一次,让之前从未逛过花市的他,深深地被花市里的繁华所吸引。自此,他几乎年年都逛花市。多年后,叶春生成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
    据叶春生教授介绍,古时候,珠江南岸有专事花卉买卖的花农,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广州最古老的花市摆在现在海珠区的庄头村,当时庄头就是以种素馨花著名的,被称为“花田”。
    卖花的地点有七个,都是老城的城门。河南的花农采集了鲜花,运到五仙门码头卖,所以当时那里又被称为“花渡头”。
    在叶春生的记忆中,旧时的广州花市大多卖素馨和茉莉两种花,且以素馨最为普遍。素馨花是广州花卉史上最早出现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素馨花在清代成为广州产量最大的鲜花。
    “这两种花香味浓烈,在百花中尤为夺人。”他对羊城晚报记者说,花市众芳里,广州人最注重的是年桔和桃花,“年桔就相当于西方人的圣诞树”。
    民国花街,
    行不行都会被人流拥着走
    19世纪60年代后,现在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逐渐形成,定型于1920年以后,自此成为省城广州最独特的新春风俗。与从前的花市有所不同,年宵花市只限在过年前的几天摆卖,每年农历腊月廿八开始上架布置,年初一凌晨准时拆架。
    届时搭起了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
    花市的主要街道会提前一个星期交通管制,花市经过的马路一律禁止车辆行驶,路口标出“各种车辆暂停通过”和“生花展览禁止车行”字样,在路中间搭竹棚架供摆花之用。
    花市的主要出入口还会立起巨大的牌坊,灯火辉煌。李宗仁之妻李秀文在《我与李宗仁》一书中回忆民国时期的广州花市说:“花市真可谓人山人海,只好一个挨着一个,也由不得你行或不行,只能随着人流向前拥去。”
    民国期间的“除夕花市”,有汉民路(今北京路)的“双门底”和西关桨栏路两处。每年年廿八开始到除夕炮仗响起的时刻,浆栏路都会变成花的海洋。
    花市内,每个摊位从1米至3米不等,陈列吊钟、桃花、梅花、盆景及水仙、菊花等。“除夕花市”除了摆卖鲜花以外,还有古董、陶瓷、漆器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