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那些年,我们一起行的花街(6)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人民网-羊城晚报 2012年0 朱绍杰 俞小婷 参加讨论

    花街内容变了,
    没有花市就不是广州
    1992年,除夕花市档口实施公开招标,分为鲜花档、桃花档、盆桔档、工艺品档等。毛公仔、塑料风车、工艺品开始大举占领花街市场,年花不再在花街唱“主角”。
    专卖公仔和潮流玩意的档口,卖主多是新生代。势头甚猛的工艺品逐渐与之分庭抗礼,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以2006年为例,天河花市设置了美食街、金鱼街、精品街、盆花街和鲜花街,其中精品档有300多个,盆花档则是200个左右。
    西湖路花市,也专门开辟了一条“精品街”,以学生档主居多。荔湾路上的花市,半是鲜花档,半是精品档。
    2010年,“迎春花市”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花市的不景气,让亏本的花农、花商萌发不办花市的想法。
    “其实只要与时俱进,花市肯定是能办下去的。去年是兔年,花市上还有卖小兔子的,小孩子拿着气球你追我赶,很热闹的。”这两年逛花市的时候,叶春生为见到很多年轻人而感到高兴,在他们身上看到传统的另一种延续。
    “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就能留住广州的这一张名片。没有花市就不是广州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