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篇”对全年重要传统节日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具体如下(其中“~~”表示保存已经消逝的岁时风俗最多的时日;或者与日子不确定的节日最贴近或最流行的时间;除特殊说明外,所标示时间均为农历):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五;“社日”~~二月二;清明~~四月五日(公历);“浴佛会/拜菩萨”——四月初八;“端午”——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元”——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节气,日期不固定;“祀社”——腊月初八;“腊日”——大年三十。 作者对每个节日的来历与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溯源,对节俗的外在表象特征(仪式等)和内在象征或纪念意义(禁忌等)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演变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和完整的描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每段分述结尾都简单介绍了当前人们度过该节日的情况,虽是寥寥数语,但其中表达了在时代巨变、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作者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倡导延续民族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立场。 这部著作是著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成书之前,著者曾经有《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2000年6月)、《论传统社会平民礼俗的文化特征》(2001年5月)、《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2001年6月)、《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等多篇相关题材的论文,分别发表于各类专业期刊上,全书论点深刻,尤其是大量典籍材料旁征博引,增加了原著观点的可靠性,也为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鸟瞰篇”也是作者在《文史知识》专栏连载的结集编印。 不过纵观全书,“溯源篇”可视为一部精深严谨的学术著作,表现出了作者的专业功力和水平。而“鸟瞰篇”则偏于民俗节庆的普及性介绍文字,更多类似于不涉及深刻理论和思考的随笔。这两种为文风格本身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部书的两个组成部分,未免有些割裂之感,从而造成了著作前后“落差”太大,所面向的读者定位比较模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众的时间观念与岁时节日风俗都在不断“改造”的基础上继承着已有的传统,原始的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在现代文明身上打下具有民族特色的烙印,我们也在今天的衣食住行中感受着祖先的思想轨迹和思维方式。在民俗学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显学”的时候,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针对常新的民众生活与翻新的民间传统,针对不断更新的在永续的时间中寻求循环、制造间隔的观念,进行一种客观、缜密而创新的思考,这也正是此书于学术价值之外引人深思的重要启示。 “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这一章节篇尾说:“民间社日的兴起与衰变正反映出人民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造及文化更新能力。”将这句话推而广之到所有民间节日的兴起与衰变也同样适用,正是由于人们不竭的文化创造与文化更新能力,不断地赋予传统的岁时节日以新的内容、新的意义。诚如作者的总结:“生活层面的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是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理念却很难改变。岁时节俗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人们在岁时节日中所表达的良好的生活愿望却贯彻始终,民俗节日因之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