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阎莉 张春玲]傣族自然农法思想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阎莉 张春玲 参加讨论

    在傣族的稻作生产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技术称为“寄秧”,这一技术是在正式栽秧之前,先让秧苗在田间长20天左右,再把它们大把栽到有水的大田里,20天后拔起后去须根和尖叶移植到犁耙好的本田中。这样经过两次栽培的秧苗不仅生长肥壮,可以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防旱保苗的作用。尤其是为了适应西双版纳(傣族主要居住区)旱、雨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因为在需要插秧时,恰好是旱季,多数田块中还没有水,所以就采用“寄秧”,等有水再分栽。值得注意的是,“寄秧”技术是傣族人主动适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一种体现。在遇到自然不赐予有利于生产的条件时,傣族人并未违背自然生态的要求,开凿他们保存完好的水源,用于灌溉田地,而是采用了一种既费人力又费时间的“寄秧”技术来实现目的,这可以说既是傣族人勤劳智慧的表现,同时也是他们遵从自然,即使是最重要的稻作生产也不违反自然而为之的生态理念的体现。在傣族人看来,水作为他们生存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除非在水稻栽种时,才可以使用水源的水,借助水利系统进行灌溉。而且用于灌溉的用水量有严格的限制与规定,用水人还必须付相应的款额才被允许用水。傣族人依水而居,有着丰富的水源,比如西双版纳的主要河流有澜沧江,1950年前,仅景洪坝子也有引水渠13条,纵横全勐81个傣寨。但是傣族人在用水方面却非常节约,宁愿采用“寄秧”技术,也不愿省时省力利用水源的水,足以反映出傣族人生态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他们对自然法则自觉自愿的认同与遵从。
    傣族人自然农法思想中蕴涵的生态价值理念还体现在他们的田间管理和对待病虫害的态度中。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稻谷种植一两个月之后,傣族居住区时常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妇女们肩挎竹篮,竹篮里放十几只小鸭,到达田地后,小鸭被放出来,随意穿梭于田间地头,妇女们则开始干自己的农活,等到傍晚回家时,她们再将小鸭放入竹篮,带回家。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像一首动人的田园诗。但是在傣族人眼中,这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每年当水田中种上稻谷之后,同稻谷一起生长的还有鱼、田鸡、田螺、泥鳅、蚯蚓,同时也有许多我们称之为害虫的蚂蟥和其他昆虫。在傣族人的田间管理中,对不利于稻谷生长的害虫一般不采取人力来灭绝,主要是利用田中自然生长的天敌和放入田中的小鸭来抑制。据傣族的一些老人讲,在大量使用化肥之前,危害稻谷生长的害虫非常少,田中的田鸡和空中飞翔的鸟类(比如麻雀)足以对付它们。即使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傣族人也只是将草木灰或者“三垭果”的果皮撒入田中加以阻止和消灭。在傣族人的心目中,病虫害的出现也是自然赋予他们的一部分,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但是在具体解决中,傣族人充分运用了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借助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这样一种做法既符合自然农法的要求,又充满了生态价值观的理念与智慧,同时还收获了意外的果实。每年在收获稻谷的时节,傣族人不仅利用稻田里的害虫养大了小鸭,而且能够获得大量的鱼、田螺、泥鳅。而田鸡作为害虫天敌的存在,傣族人既不伤害它们,也不会将其作为餐桌的美餐。
    三、傣族自然农法思想的文化意蕴
    作为延续几千年的思想存在,傣族自然农法不仅体现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而且内化于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这种意蕴和价值呈现于傣族由来已久的农耕祭祀活动与宗教信仰中。
    在民间和学界有一种说法:“傣族全民信教。”如果这里的“教”是指佛教,那么这种说法并不全面。除了大多数傣族人信仰佛教之外,还有一些傣族人不信仰佛教,比如居住在新平县的傣族(俗称花腰傣)不信仰佛教。但是,如果将“教”理解为原始宗教,那么可以说傣族人的确全民信教。事实上,在傣族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原始宗教和佛教,而前者是傣族本土化的宗教,后者则是在大约公元6世纪左右(有的学者认为是公元13世纪左右)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农耕祭祀活动中,主要体现的是傣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同一般的宗教不同,原始宗教最主要的特征是它持有一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映射的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灵物崇拜、精灵崇拜等。与崇拜密切相联系的就是相应的祭祀仪式与活动,这些活动有狩猎祭祀、农业祭祀、畜牧业祭祀、生育祭祀,以及修房造五、婚丧、出行、战争、贸易等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祭祀仪式和习俗。⑨在傣族人拥有的原始宗教形态中,同农业生产相关的崇拜主要有稻谷崇拜、森林崇拜和水崇拜,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自然崇拜。
    在傣族人的心目中,稻谷崇拜是至关重要的,它反映了傣族人的生活选择,体现着他们对自然农法推崇的文化价值和理念,这一价值和理念通过民间故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承袭。在傣族各个村寨流传着“谷魂奶奶(牙欢毫)与佛祖斗法”的故事,而且每一位傣族人都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这一故事发生于佛教已经被傣族人接受,并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宗教之后,故事讲到佛祖招见地界的神仙,并要求他们跪拜,其他的神仙都下拜了,唯独谷魂奶奶没有跪,她的理由是谷子是至高无上的,她既然是谷类的祖先,就没有理由向佛祖跪拜。佛祖大怒,并准备治罪于她,但是谷魂奶奶带着她的子孙躲起来了。于是,世间所有的谷种都跟她跑了,结果三年间,人类都找不到一粒谷种,造成了人间饥荒,非但人没有粮食吃,佛祖也得不到供奉。不得已,佛祖只好请回谷魂奶奶,并允准她不下跪的特权。毫无疑问,这一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傣族人将稻谷看作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赋予它灵魂和生命,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在傣族人的心目中原始宗教高于佛教,或者说自然高于一切,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佛教也必须遵循自然之法。事实上,佛教在传入傣族时,最初是受到排斥的,只是在后来经过改造,与傣族人崇拜的原始宗教协调之后,才被接受和信奉。
    既然稻谷同人一样有灵魂,有感受,那么就要尊敬它们。于是,在傣族人的稻谷生产中,除了进行辛勤的劳作外,还要举行种种仪式祭祀各方神灵,遵守种种禁忌以取悦各方神灵,祈求他们保佑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种祭祀主要有:择吉日生产、祭谷魂、祭祀水神、祭寨心、祭寨神。除了祭寨心、祭寨神是祖先崇拜外,其他的祭祀都是自然崇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