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作为文学解读策略的互文性 综上所述,互文性就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领域。按照乔纳森•卡勒的说法,互文性实指一个话语空间,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互文性关系到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对话,同时它也是一种吸收、戏仿和批评活动。其次,互文性表明文学所依赖的特殊手法与阐释运作,都具有一定的人为性或欺骗性。它揭示出文学作品的特殊指涉性:当一部作品表面上指涉一个世界时,它实际上是在评论其他文本,并把实际指涉推延到另一时刻或另一层面,因而造成了一个无休止的意指过程。如此看来,它要比布鲁姆在分析“强力”诗人时所揭示的影响模式复杂得多。譬如它会涉及特定文类的专用手法,涉及有关已知与未知事物的特殊假设,涉及比较普遍的期待与阐释运作,乃至有关特定话语的先入之见、及其目的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难以定义、描述和使用的概念呢?卡勒提议使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预设方法,这包括逻辑预设、修辞预设、语用预设。 逻辑预设(logical presupposition)是对一个句子的预设。比如:约翰娶了保罗的妹妹。这个陈述句预设保罗有个妹妹。预设能把一个句子与另一组句子关联起来。其重要性在于:一个句子的全部预设,就是能从句子中推导出来的全部命题,它也是这个句子所暗示的全部意识形态主张。在文学中,一个句子有无逻辑预设,对于读者和分析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作品在表层结构上直接提出的命题,迥然有别于通过预设而在互文空间中提出的命题。前一种是直截陈述,是无需逻辑推断的直接交流。后一种则是含蓄的,它暗示互文本的存在,暗示某一诗歌传统的存在,因而也暗示某一话语环境的存在。这样,语言学上的逻辑预设就成了文学中的互文运作。 修辞或文学性预设(rhetorical or literary presupposition)是文学阅读的关键。卡勒举出两个例句,以示逻辑预设和文学性预设之间的鲜明对比。(1)那孩子站在怪东西跟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2)从前有一个国王,他他生了个女儿。第一句暗示许多先在的句子,即前文本的存在。譬如那男孩是谁?那个怪东西是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句几乎没有逻辑预设,但却有丰富的文学预设。它从语用角度把将要讲的故事与一系列其它故事联系起来,与一种文类的写作手法联系起来,因此也要求读者对它采取某种态度(期待或理解)。这样,无逻辑预设的句子便成为一个有力的互文运作,而它打开的互文空间,也不同于逻辑预设打开的互文空间。 与修辞预设相关的是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后者分析的不是句子间的关系,而是言谈与语境的关系。即是说,一个句子的说出,假定它必须适于特殊的语境。从语用学角度说,“打开门”这句话必须假定说话场合有一扇关闭的门,有一个能听懂这句话的人,而他和说话者正处于某种关系中,依据这种关系,他才可能把这句话理解为请求或命令。在类比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一种文学表达,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并使它脱离特定语境,进入一个特定文类的话语环境。譬如悲剧中的句子只适用于悲剧表达方式,而有别于喜剧表达方式。这样,读者便可以根据表达手法,把一部作品与运用相同手法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不是将它作为影响渊源,而是作为一个文类的组成部分。同样的分析也可用于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综合、以及象征性凝缩与位移的生产和阐释。 如卡勒所说,不管从哪种预设入手,对文学的解读终将是一种互文性解读,而对互文性的阐释,终将有利于一种阅读诗学的建设。 (来源:《外国文学》)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外语系) 参考书目: 1.Louis A.Renza,“Influence,”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Frank Lentricchia,& Thomas McLaughlin,eds.(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2.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T erms(London:Holt,Rinehart & Winston,1988). 3.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 4.R.Barthes,“Theory of the Text,”in Image Music Text,trans.Stephen Heath(London:Fontana,1977).——S/Z,trans.Richard Miller(NewYork:Hill & Wang,1974). 5.Harold Bloom,The Anxiety of Influence:A Theory of Poet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6.Jacques Derrida,Writing and Difference,trans. AlanBass(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8). 7.Julia Kristeva,“The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in 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asilBlackwellLtd,1986). 8.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Ulrich Broich,“Intertextuality,”in International Postmodernism: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Hans Bertens,Douwe Fokkema,eds.(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1996). 10.J.Culler,“Presupposition and Intertextuality,”in Postmodernism:Critical Concepts,Vol.II,Critical Texts,VictorE.Taylor and Charles E.Winquist,eds.(Routledge,199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