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中日两国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同源而异流。印度的《佛说盂兰盆经》于公元三世纪中叶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结合,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又历四百年之后,于七世纪中叶,中国化了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东传日本,经过与日本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交融,又逐渐演变为日本民族特有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两国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既有相同的一面,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比较研究它们的异同,对于了解两国人民不同的宗教信仰、生存方式、风俗习惯乃至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吉野裕子.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M].学林出版社,1989. [2]傅云龙.日本风俗(卷七)[M].上海古籍书店据清光绪十七年上海著易堂影印本印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八册. [3](日)吉川良和.关于在日本发现的元刊(佛说目连救母经)[A].戏曲研究第37辑[C].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戏曲研究第41辑. [5]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文中的“花祭”指浴佛节或祈祷丰收节.[6]徐宏图校译.绍兴救母记[M].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 [7]川剧传统剧本汇编[M].第10集目连传中卷第十二折求婚逼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9. [8]日本盂兰盆会舞歌中现存的目连故事[A].中华戏曲第十七辑[C]. [9]唐赵癲.因话录卷四.转引自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0](日)诹访春雄.中日韩民间祭祀仪礼的比较研究[M].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 [11]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下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1. [12]杨启孝.中国傩戏傩文化资料汇编[C].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 [13]贾惠萱.日本的节日[A].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原载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