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瞿明安]论象征的基本特征(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瞿明安 参加讨论

    三、象征的多重性
    象征的多重性是指在同一种文化体系中,某些重要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与意指对象之间存在着多重的组合关系。著名象征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曾对象征的多重性特征做过深入的研究。在《象征之林》一书中,特纳把浓缩性或多义性看做仪式象征符号的基本特征之一,并对恩登布人仪式象征符号中的多义性做了精湛的研究。而在《庆典》一书中,特纳则对庆典象征物所具有的多示性、多值性和多义性做了高度的概括。他认为:“这些庆典象征物通常同时代表了许多事物与思想,这种能力的科学术语叫做‘多示性’,即它们能够同时以多种方式‘说话’;它们还具有‘多值性’,即具有多重价值;它们还具有‘多义性’,即可能表示多重含义。”特纳所说的多示性、多值性和多义性其实就是象征多重性特征的具体表现,这三者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象征表达体系。下面将在特纳研究的基础上对象征的多重性特征做进一步的分析。
    象征的多重性首先表现在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任何一种特定的事物和行为本身都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如形状、色彩、数量、状态、特性、品质、个性、能力、功能、姿势、动作、关系、地位、语音和历史因素等等。一般说来,某些象征符号之所以包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往往是人们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将这些象征符号的外部形态、内在属性和其他依据等因素,与那些相似和相关的特定事物和观念相联系而产生的。当象征符号的某种表现形式与某一种特定的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相关联时,它就可能被人们赋予相似或相关的象征意义,而当这种象征符号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的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相关联时,人们又可能对其赋予别的象征意义。象征的多重性正是某些象征符号本身具有的多样性与人们不同的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组合的结果。
    例如,赞比亚的恩登布人仪式象征符号中的穆迪树因其特定的颜色、状态、形状和人们举行仪式时的行为举动而分别象征乳房、母子关系、母系继嗣、乳房的发育、女人的成年状态、已婚成年妇女、分娩、以及学习女人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墨西哥的瓜达卢佩圣母则因其本身的形象,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基督的特殊关系,以及在墨西哥人反对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因素,而分别象征母亲、食物、希望、健康、生命;超自然的拯救和摆脱压迫;以及特选的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并最终成为墨西哥民族的象征。③与此相似的是,中国的长城因绵延万里、巍峨壮丽、气势雄伟、建筑技术高超,以及历史上华夏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等多种不同的原因,而分别象征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和大一统的民族意识,并最终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以上这些实例都反映了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分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象征符号与象征意义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多重组合的关系,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象征符号的多样性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复杂性。
    象征具有的多重性还表现在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中被人们使用而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符号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中出现,而不同时间和场合中出现的象征符号往往因其所处特殊环境的差异而包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对于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著名人类学家尼达姆曾举蔷薇的例子加以说明,他说:“送给爱人的蔷薇表示火热的爱情;置于棺木之上的蔷薇表示沉痛的哀思;徽章上的蔷薇具有特定意义;广告中的蔷薇则另有含义。”特纳则对仪式过程中象征符号因出现于不同阶段而具有的多义性做过相应的研究。他认为:“同一个象征符号在仪式表演的不同阶段被认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者说,不同的时期里不同的意义变得最为重要。哪一种意义变得最重要取决于它在其中出现的仪式阶段的表层目的。”
    与这种现象相似的是,在云南佤族传统社会中,木鼓因其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着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特殊价值。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时,木鼓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器,通过敲木鼓来传达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信仰;在部落之间发生械斗的时候,木鼓成了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鼓,通过敲木鼓来鼓舞人们的斗志;在举行庆典的娱乐活动中,木鼓又成了特殊的乐器,通过敲木鼓以及跳木鼓舞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另外,木鼓还因其形状与女性生殖器相似而成为反映人们生育意愿的象征符号。
    象征多重性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是同一种象征符号因主体角色对象的不同而分别具有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正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而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人通常扮演着各种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分别包括年龄角色、性别角色、辈分角色、职业角色等等,并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角色期待。而仪式过程中的某些象征符号往往因这些角色对象的不同而显现出与其身份地位相似的心理意愿和价值取向。在许多民族举行婚宴的过程中,有向不同身份角色的人们敬酒的做法,同样都是向别人敬酒,但所敬的角色对象不同,其包含的象征意义也相应有所差异。向新婚夫妻敬酒表示祝福新人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向新郎新娘的父母敬酒表示祝愿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向家中的小孩敬酒表示祝愿其茁壮成长、前程远大;向一位前来贺喜的官员敬酒表示祝愿其步步高升、官运亨通;而向某个未婚青年敬酒则表示祝愿其尽快寻觅到理想的伴侣。这种饮食象征符号因主体角色对象不同而分别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现象,为人们认识象征的多重性特征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视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