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张吉喜.证人宣誓与仪式[J].社会科学家,2007(2).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81. [3]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0. [4]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199. [5] 薛艺兵.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 [J]. 广西民族研究,2003(2). [6](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 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4. [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86. [8] 张建军.布傣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意义与功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9]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0. [10]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 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 [11]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A ].金泽等译,史宗,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63. [12]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13] (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1. (本文刊于《文化学刊》2008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