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谭亚洲 韦秋桐]论毛南族的唱师文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谭亚洲 韦秋桐 参加讨论

    二、虔诚的敬神歌谣
    《还愿》唱本中除了一些散歌短曲外,主要的叙事歌谣有三十多首,约三千多行。其中27首共2285行的歌谣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记》时,修正了古代经典中哲理和幻想,创造了开天辟地的盘古神话,填补了远古时代的一段空白,从此盘古就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宗。《还愿》中用于《红筵开坛》的歌首先唱到他们的故事:
    初开苍天先有乾,浩浩荡荡广无边。
    先前混沌已绪定,生养百姓过千年。
    红门花朵初绽开,开坛初盏献婆王。
    二劈大地立为神,重浊之气养人民。
    伏羲聪明定八卦,留传天下给万人。
    ……
    婆王殿坛分八门,九宫圣母坐月轮。
    盘古兄妹成婚配,生下一胎鬼怪人。
    这首歌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盘古传说的部分情节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盘古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兄妹两人。这兄妹也就是女娲和伏羲,洪水过后再创世时,人类就由他们重新创造出来。所以,女娲和古妹也很容易转化成毛南族生命之神婆王了。
    在不同场次的《红筵开坛》歌中,还唱到鲁仙,“架桥求花”非请这位神工巧匠不可。他是汉族,历史上可能真有其人。《鲁仙架桥歌》描绘了这位神人的经历:
    花桥架好立高坛,美丽鲜花送与郎。
    鲁公本是郑家子,随母下堂到鲁乡。
    未满三年继父死,五岁母亲又身亡。
    慢慢长到十五岁,摇船过海去他乡。
    歌谣赋予这位非凡的神匠以孤苦的幼年,15岁便漫游他乡投师学艺,几经颠沛流离,练就一手高超的建筑技艺,精通建房、架桥,还能炼铁制造各种工具。他成为毛南先民的建筑工艺的祖师神,被人们顶礼膜拜。这首歌谣长达92行,描叙鲁仙建桥的工艺可惊动鬼神,他架的“长生桥”是求花要子的桥,各路人走过此桥都会衷心祝愿,主家会得福得子,人财两旺。《还愿》热情讴歌鲁仙(即鲁班),表现毛南先民有较强的器重外来人才和学习借鉴先进生产劳动技术,以求改变自身落后面貌的开放和进取意识。
    《还愿》里还有《说神歌》、《雷神歌》、《说雷王歌》等敬神的歌谣。用毛南语唱的《报奏家仙开关歌》显得十分壮观:
    坛中锣鼓闹喧喧,三迎四请接家仙。
    家族祖先最高贵,唢呐吹响办红筵。
    吩咐厨师分红带,添油放灯闪亮光。
    香炉点火烟缭绕,三代祖公得闻香。
    先撒白米去四方,功曹土地报奏忙。
    门神侧耳听仔细,跟随土地拜云坛。
    年值山林去骑虎,一次腾跳过中山。
    月值南边乘凤凰,飞越火海任翱翔。
    日值西岭跨骏马,勿须步行快如车。
    五值中央连云路,腾云驾雾请家仙……
    “家仙”乃主家的祖先,即家神。做《还愿》时必须盛情邀请三代九族的神灵光临、享用香火酒肴,借以托祖宗们的同心协力向生命之神婆王和瑶王求花请子,助子孙后代一臂之力。在这首长达五十四行的歌谣中,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在做《还愿》请家神光临的盛况,他们动用的供品、人力、神力之多,规模之盛大,场面之壮观,形象之逼真,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三、烘托气氛的巫语
    由于长期的偏见和误解,一听到“巫语”二字,便令人毛骨悚然。巫语嘛,不外乎是师公们搞“喃巫治病”时装神扮鬼的胡言乱语,巫婆神汉此类“鬼魂附身”时的妖言鬼语或是鬼师们搞巫术、占卜、算卦时的鬼怪符号,都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可说是一串串骗人的言语,那么,《还愿》唱本用了两万五千多个字的巫语究竟有何作用呢?下面我们摘录几段让大家评说:
    日出东方,太阳初升,花朵初开,……花影重迭,春旺花明,夏旺花阴,秋旺花丽,冬旺花开,阴师入坛,烧香乙炷……(《红筵开坛》巫语)
    奏到花山,金阁巍峨,月色迷朦,迎请上堂六国,婆王万岁天尊圣母,上楼九天玄女,中楼太白仙婆……(《安楼圣母》巫语)
    酉戌二时,日转临西,金鸡未叫,百鸟投林,星辰欲出,江鱼散罢,牛马归栏,坛灯光亮,欲迎三界,保卫红筵。(《花家》巫语)
    从上面摘录的几段优美的巫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还愿》中大量的巫语,并非都是骗人的鬼话,可说它是介绍神殿情况的简短散文,对神坛里外,开坛前后的环境气氛描写,是联系场与场之间的一种串词,是从某种环境气氛中引出要讲的话或要办的事的一种过渡词。很象现代舞台上主持节目人的报幕词或解说语,我们可以从这些巫语中了解到要给戏中演出的事和人物提供其身份、来历、地位和职能,乃至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它有助于人们去追寻这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及文化遗产。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04期,第35~3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