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文化——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的信仰、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性等,就是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整个民族的民俗。我们要保持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不要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把我们的民族特征消磨了。由于经济上的交流,东方和西方文化、各国的文化之间自然要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现象,但是经济全球化还会刺激出现像法国、日本那样的文化自觉,所以就会在总体上出现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经济上的大胆融合与文化上小心翼翼地选择性融汇。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体会到:到外国去旅游就是看外国的文化,外国人来中国也是要看中国的文化。如果中国文化已经和美国、法国、印度的文化完全一样,那么我们谁参观谁呢?从哲学层面上说,文化必须有差异,没有差异就不是千红万紫的世界,没有差异就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说不是让我们完全把心放下来,不管民间文化遗产是否继续消亡,而是让我们看到文化抢救合乎哲学规律、合乎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也是合乎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别说我们已经是地球村,地球再小也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世界。 自觉地主动地保存和抢救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是天经地仪的。 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亿万人民已经习惯的民俗事象之中。 民族每个成员的向心力产生于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之中。 冯骥才举例说,过大年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重要表现。我也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除了过春节,像每年的民俗节庆还很多:比如清明节上坟祭祖、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三月三的广西歌会,再如全国性的端午节祭屈原吃粽子、七月七望牛郎织女双星、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等等,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量和每一个人的向心力量就产生在这些活动之中。它们是那么平平常常,大多不被官方所注意,也不用官方去投资拨款,人们会很有规律地自觉地从事这种民俗活动。即使官方禁止,也往往不能凑效。“文革”中,虽然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把人们赶到田间去平整土地、造田修坝,人们还是要在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初一放鞭炮,有些地方还要请“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演一场节目或者一场大戏,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让人们闻一闻年味。地方性的庙会活动,在“文革”中也没有完全被禁止。改革开放以来,庙会活动形成了地方性文化活动高潮,也带动了当地工商经济的发展。 三、抢救保护和大力弘扬民间优秀文化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意义。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政治意义在于:让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永久地流传下去,不至于出现文化的断裂,让子孙万代从民间文化中获取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的振兴与强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自民族的凝聚力,来自民族的传统精神,精神上断裂,没有了民族认同感,就预示着民族的消亡、国家的消亡,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所以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就是一项表面看来政治色彩不浓、却牵涉到民族未来的千古大事,就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重视这项工程。 而它本身又是重大的文化工程。民间文化首先是文化,其次是与官方有所不同的民间政治,是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隐形的政治。 我们可以抢救一大批物质的文化遗留,让它们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全世界的有形文化遗产。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战场、寺庙、各种地方性文化遗址,各种遗留在民间的生产、生活用具,婚丧嫁娶器物,岁时节令用品,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和服饰。还有各种分支文化的内容,比如酒文化的酿酒技术资料、酒坊遗址、酒品酒具等,都是值得考虑抢救保护的。 无形的、精神性的、口传的非物质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首先是汉族的非物质文化,在世界上是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的。伏羲、女娲、炎黄、尧舜禹,他们还都活在人民的口头上。秦汉以来的口头文化更是十分丰富,民间生活的有关歌谣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也美不胜收。我国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还保留着与汉族不同的许多文化特征,有大量口传式的文化遗存。这无论对于我们当代人还是后人,都是十分珍贵的。 其战略意义,既是文化的、政治的,也是经济的,是全方位的,是整个民族也是整个世界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地基和根本,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离不开上层建筑。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离开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也没有任何一种不是来自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指出过,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力总是会活跃多变,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变化缓慢,有时在经济基础改变之后仍然长期存在。我以为,这便是我们古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强大的民族精神。长期存在者中,还应当包括东方色彩十分鲜明的孔孟之道、老庄学说。 根据现代研究,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奴隶文明和封建文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保留着,延续着。我们要承认各种文明在当时的伟大历史作用,承认它们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对我们现代人还有不可缺少的精神咨询、文化资助或政治启迪作用。这些文明的大多数已经丢失了,保留下来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分析研究它们,把精华性的东西保留下来,也适当地把过时的愚昧落后的、甚至野蛮的文化遗产保留一些,让后人懂得历史以便于对比今天。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的东西可以变成文化产业。有人说,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很大的份额,出口到各国的文化产品都大赚其钱。这是铁的事实。那么我们的民间文化是否也能有选择地转化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经济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有许多人在做这样的探索和实验,虽有失败也多有成功。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将来能够从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上对外进行文化辐射。既要挣他们的钱,又要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必要的融合,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好东西使西方人逐步接受。现在,西方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我相信,更会有许多有识之士及早把中国的文化运到外国去,达到他们的名利双收。文化的辐射,往往是强势文化随着强势经济进行辐射和输出,美国之所以在文化上咄咄逼人,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上占据着优势。我们处于劣势和弱势,我们需要发展的时间和机遇,但我们不能因为处于劣势而首先扔掉自己的民间文化。要扔掉的,将来可能就是宝贝,可能是人类十分需要的东西。要抢救,要保护,不要漠视,漠视就是罪过,将来后悔都会来不及的。 至于民间文化的性质,它基本上是历史文化,也有一些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它的本能和本性是与时俱进。这和别的文化相比是一大优势。我们要注意借助和发挥它的这一优势。 总之,民间文化抢救这个话题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被人们常常提起。学术界、文艺界和新闻界有时也进行一些相关的讨论和争论,这是有好处的。个别专家认为,保存民间文化到底有多大经济效益,这种疑问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要知道,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自尊自信等等是不能以金钱为标准进行衡量的。至于将来把有些东西转化为商品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石家庄一带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我们要及早动手进行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像进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那样在全国充当先锋。 2003年4月12日《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