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王明珂 参加讨论

    不只文本与情境有对应关系,文本结构与情境结构之间亦有对应关系。譬如,华夏帝国自秦汉以来被复制、沿承,成为一种结构化的情境(或本相),相对的,《史记》的基本书写体例也被复制、沿承,自《汉书》、《后汉书》之书写以来,其文本结构之相似性形成正史文类,一种结构化的文本范式。如前所言,《史记》文本的完成与出现,对应的是战国至汉代形成的华夏认同与华夏帝国情境。如此,华夏认同与华夏帝国情境的稳固性与延续性,也反映在正史文类的形成上。相对的,正史文类一旦成为中国叙事文化的一部分,它便不断产生结构类似的正史文本;正史文本缔造的历史记忆,也强化华夏认同与华夏帝国及其内部人群之区分与边缘。
     长程历史观点
    由《史记》与华夏帝国形成的关系,以及该书首篇便以“黄帝”为华夏之血缘起始,便可知在后现代学术潮流下被视为近代中国国族符号的“黄帝子孙”概念实非近代的建构。此也说明一个事实:诠释中国之当代与现代性,包括当代中华民族与中国,不能只从近代历史变迁谈起。一种“近代主义”最常见于后现代研究之中——认为近代由西方传来的民主思潮、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等等“现代性”,彻底改变并造成当代中国。因此,回溯此近代国族知识(主要为历史与文化知识)的建构过程,学者得以解构作为“想象的共同体”之近代国族,以及解构作为“被创造的传统”之当代传统文化。这样的看法,实忽略了所有的近代世界变革,都奠基于本地长期历史过程所造成的历史及文化情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如前所言,以“黄帝子孙”这样的概念而言,它并非近代国族主义下清末民初知识菁英们的集体创造;相反的,它代表由传统华夏认同延续而来的一种共祖记忆。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秦汉时期当蜀地进入华夏,蜀人成为华夏之人时,蜀地知识菁英也以蜀(或巴蜀)为黄帝后裔受封之地。晋人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是目前所见最早描述巴蜀及其他南方地区之著作。常璩为蜀人,因此本书可视为汉晋蜀人对本土历史、地理的诠释与记忆。关于蜀的起源,常璩接受华夏文献之说,称古蜀为黄帝之孙帝喾的庶子所封之地。如此,常璩不但透过蜀之古帝王使得蜀人成为黄帝之后,谓巴蜀为帝喾“庶子”所封之地,也等于自承蜀人为中原华夏(黄帝嫡传)的边缘和部分。同样的,这样的文本产生于当时蜀人自称华夏但居于华夏边缘之情境,此文本之流传也强化蜀人在华夏中的现实情境。
    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姓”并自称为黄帝子孙的家族有增加趋势——有华夏域内之各朝帝裔与门阀世族,有以非华夏入居中国的君王及他们的部族大姓家族。到了唐、宋时期,由于科举带来的社会流动,有姓并得溯及一位英雄祖源的家族逐渐普遍,愈来愈多的士族之家直接或间接成为黄帝世胄。又由于北朝隋唐以来,许多北方草原豪族在华夏化之后,他们不攀附黄帝而自称是炎帝之裔——这是后来华夏自称“炎黄子孙”的主要渊源。唐代武后曾问他的大臣,有学问的人谈起各氏族的由来,都说是炎帝、黄帝之后裔,难道上古没有一般老百姓吗?⑨ 这个记载,也说明当时“炎黄子孙”概念已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相当普遍了。到了清末民初,中国民间大多数的家族都有了家谱。私修家谱中有一个重要章节即姓氏源流,透过姓氏源流,许多家族便与“黄帝后裔”直接或间接牵上了血缘关系。以上例子也说明,当代许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此并非只是近代国族主义下的建构,而是有更悠久的历史。
    《华阳国志》之书写,处处都强调本地为整体帝国的一部分,显示此文本是某种现实本相下的表征,一种文本对现实本相的模拟。这现实本相便是,当时巴蜀(其人与其地)为华夏整体的一部分。由于《华阳国志》之作可说是对现实本相的完美模拟,因此它的书写体例、风格也被后世在同样现实本相(情境)下的作者模仿,形成方志文类。方志文类成为中国叙事文化的一部分,它不断产生结构类似的方志文本,强化本地为(华夏)整体一部分之历史记忆。方志文类产生的文本,强调空间上的华夏部分与整体之关系;另一文类,族谱、家谱,则强调血缘上的华夏部分与整体关系。
    人类生态与社会本相
    以上所谓长程历史,并非指的是一些历史文献所记载之英雄言行、事件之集结,而是指历史文献叙事(作为社会记忆)所反映或隐含的社会本相及其变迁。社会本相指的是,人类生存资源的分享、分配与竞争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认同与区分体系,以及在此体系中的相关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
    譬如,以有关黄帝的历史为例,反思性历史研究的重点不在于黄帝与炎帝究竟是兄弟,或是分属不同部族的敌手,不在于匈奴、慕容鲜卑、拓跋鲜卑是否为黄帝后裔,不在于鲜卑宇文氏或契丹耶律氏之祖是否为炎帝神农氏,而是透过文本分析来探索,何时、何人有此之说,为何有此之说,也便是探究产生此社会历史记忆的“情境”。这情境,也便是一种社会本相。我曾由气候变迁及因此造成的人类资源竞争,来解释自称“黄帝子孙”之华夏与北方游牧社会的形成。⑩ 简单地说,公元前2000-1000年华北之气候干冷化,造成整个东亚新石器晚期以来各地的社会经济变迁。在华北黄土高原的北方,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现畜牧化、移动化与武装化人群,向南争夺宜于农牧之地。南方较适于农业的黄河中下游则朝权力中央化、社会阶序化发展,终于形成商与西周王朝。北方畜牧化、移动化与武装化人群(戎狄)持续南向争夺资源,最后导致在公元前八世纪西周王朝的灭亡。这个发展,使得东方的西周封国产生相对于“戎狄”的我族意识,他们开始自称诸夏或华夏。在华夏认同下,他们一面共同抵抗或打击北方戎狄,一面在政治之合纵连横中渐趋统一。华夏认同的出现,政治上的华夏一统,与华夏共同祖源历史(黄帝子孙记忆)的形成,三者同时进行并相辅相成,反映在春秋战国时诸国争霸、兼并及后来秦汉的统一,以及“黄帝”成为华夏历史记忆中的共同祖先之过程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