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祥军]知识与生态:本土知识价值的再认识*——以哈萨克游牧知识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开放时代 2012年第7期 陈祥军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任何一种知识的产生、发展直到形成一种体系,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现实社会中同样一种事物,不同地域环境里生活的人们常常对其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解释及利用方式,究其原因是受制于各自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族群的知识都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即使新知识的产生也是基于实践和原有的知识经验。本文研究的本土知识——游牧知识根源于草原,是哈萨克游牧民长期在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共同构建的一套知识体系。本文以哈萨克游牧知识为个案,主要在游牧社会的框架内阐述游牧知识的本土性特点,分析游牧知识与生态的关系,以此重新认识游牧知识在当下牧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知识与生态;本土知识;哈萨克;游牧知识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土(indigenous)、地方(local)或民间(folk)知识及其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①人类学界对本土知识的关注,源于在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社会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人类学家在研究本土知识与生态关系时提出了“地方 / 传统生态知识”、“本土环境知识”等概念。这些概念重在强调本土知识与地方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实际上这些概念的提出要归功于一些从事发展与环境管理项目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正是由于自身忽视了地方生态知识,或缺乏对地方生态知识的了解,才导致实践中的一次次的失败。于是很多学者提出利用“本土生态知识”来进行资源管理,换言之,就是“把科学技术与地方知识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作为在环境研究中的一种综合的方法”。②可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种项目的开展务必要以本土人群的地方性知识为基础,否则会给他们带来伤害,甚至会打破原有地区的社会及生态平衡机制。因为本土人群失去了阻止伤害或破坏本地社会与生态的权力,即本土人群或民族的原有知识与权力发生了分离。
    本文以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哈萨克为例,主要在游牧社会的框架内阐述游牧知识的本土性特点,分析游牧知识与生态的关系,以此重新认识游牧知识在当下游牧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二、知识的本土性

    从哲学层面来讲,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或结晶。知识(精神性的东西)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③因此,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族群的知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即使新知识的产生也是基于实践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知识基于实践,也就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环境,所以说自然环境又是产生实践知识的根基,也因此知识具有“本土性”的特点。
    本文研究的游牧知识是长期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的哈萨克游牧民在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共同构建的一套知识体系。对牲畜和草原的认识经过世代传承与累积,最终形成了一套放牧牲畜、利用草原、规约和管理游牧社会的知识,以及对待其所生存环境的态度。这套知识得以形成和延续,离不开哈萨克人对动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的密切观察,尤其离不开牲畜和草原。因此,草原是产生游牧知识的根源。
    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牧民至今仍然保持着“随季节迁徙”的游牧生活。这种生计方式是由其自然环境特点决定的。富蕴县由北向南(由高向低)地貌依次为山区、盆地、河谷、戈壁及沙漠,气候区依次为北部中高山气候区、低山丘陵气候区、平原气候区。这种多样化的垂直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决定了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传统上有春夏秋冬四季草场。其放牧路线从靠近中蒙边境的阿尔泰山脉开始,南下穿过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到达准噶尔盆地,直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全年实际搬迁距离上千公里(见图1)。④
    每年春天,按正常年景一般是3月20日左右,牧民开始驱赶着牲畜,驮着毡房及生活用品,离开准噶尔盆地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草原缓缓北移;4月初,牧民陆续到达阿尔泰山前山带的低山丘陵及两河间平原荒漠草原,这是每年牲畜接羔的地点。牧民在各自的接羔点停留1个月左右,等所有的羊羔生产完之后,开始向夏牧场移动;4月底至5月中旬,转场牧民从各自的接羔地点出发,部分牧民跨过乌伦古河到达阿克达拉戈壁,部分牧民跨过额尔齐斯河到达阿尔泰山前山地带。
    牧民5月底至6月初到达阿尔泰山中山牧场(山地草甸),6月20日左右到达水草丰盛的阿尔泰山高山夏牧场(高寒草甸);入秋,高山牧场开始下雪,从8月底或9月初牧民在中山牧场做短暂停留后开始南下;9月10日左右跨过额尔齐斯河,到达两河间的阿克达拉戈壁,即秋季草场。牧民在此停留约1个多月,其停留时间的长短还要依据当年的降雪情况;如果降雪早就会提前跨过乌伦古河,正常年景一般是11月初跨过乌伦古河慢慢进入卡拉麦里荒漠草原;12月初进入各自的冬牧场,一直停留到来年的3月中下旬。
    牧民每年在四季牧场间移动的路线基本没有变化,这些牧道都是经过多少代游牧民的积累才最终选择出的最佳移动路线。而在四季牧场上停留的时间并不是每年都一样,要依据当年的气候及水草情况而定,但不会有太大差别。
    夏牧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的冰雪作用带、高山带和中山带。牧民的放牧范围在海拔1400米到3800米之间。一般情况下,在夏牧场停留3个月,从6月初到9月初,约90天;夏牧场分两个时间段,中山牧场利用约1个月,高山牧场利用约两个月。
    春秋牧场为同一个区域,只是利用的时间不一样,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之间的低山、丘陵、河谷及平原地带。春季牧场从3月20日左右至6月10日,利用约75天。秋季牧场从9月10日至12月5日左右,利用时间约85天,春秋利用时间合计约160天。
    冬牧场位于准噶尔盆地,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为固定及半固定沙丘,极少流动,沙丘高度从5米到30米不等,还有少部分在河谷地带。冬牧场从12月5日到来年的3月25日,利用约110天。牧民在冬牧场停留的时间最长。人畜的饮用水主要依靠冬季积雪。牧民生活用的燃料主要依靠羊粪、柴薪或煤炭。
    富蕴县哈萨克牧民延续至今的游牧生计方式表明,这是他们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基础上的一种自然选择。所以,游牧知识就是哈萨克人在草原上驱赶牲畜随水草四季迁徙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受制于特定人群、生态环境或地域的知识也被称为“传统知识”。研究民族植物学的著名学者裴盛基认为,传统知识不同于考古学研究的遗存,它是人类经过数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知识,是动态的、广泛存在和应用于民间生产实践以及日常生活的知识。⑤所以说,正是知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用性特点,才使它处于代代传承和不断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
    纵观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尤其是自然环境与生计方式差异较大的民族,在与其生存环境经过数千年的相互适应后,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一套知识体系,如“北极冰雪世界”爱斯基摩人的狩猎及制作雪屋的知识、北极萨阿米人的驯鹿知识,以及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刀耕火种知识。正如马格林(Stephen A. Marglin)所言,每种知识体系都有自己关于知识的理论、关于获取和分享知识的规则、关于改变知识的内容的独特方法,最后还有关于管理体系内部以及体系内外之间的法则。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