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关于流动人口与城市化关系的讨论,请参见: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3(7);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②美国知名灾难人类学家安东尼·奥立佛-斯密斯和苏珊娜·霍夫曼认为灾难是嵌入于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灾难不仅能揭示了某一社会的结构形态,同时也是一面透视意识形态与物质世界关系的镜子。通过对灾难事件/过程以及人们处理灾难事件的观察,可以看到人与世俗以及人与超自然关系的关系。[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苏珊娜·霍夫曼.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彭文斌编译.民族学刊,2011,02(4). ③研究者更多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展开自然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讨论。请参见: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现代法学,2006,28(6);曹明德.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法商研究,2007(2);程琳琳,胡振琪,宋蕾.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J].中国矿业,2007,16(4).;庄万禄:民族区域自治法与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5). ④张海洋、贾仲益.和在多赢:西部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的人文关怀[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王文长.西部资源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和谐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李伟.嬗变与坚守——塌陷矿区移民社会变迁与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S.J.Blackman,‘Hidden Ethnography’:Crossing Emotional Borders in Qualitative Accounts of Young Peoples Lives.Sociology,2007,41(4):699-716. [3][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美]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Mary Douglas,Aaron Wildavsky.Risk and Culture: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364. [6]Mary Douglas.Risk and Blame:Essays in Cultural Theory.London:Routledge,1992. [7]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8][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政治学[J].刘宁宁,沈天霄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 [9][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0][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11][美]霍夫曼.人类学视野中的灾难和文化要素的探讨[A]//李永祥,刘士哲主编.安危之思: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陈梅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12][美]安东尼·奥立佛-斯密斯.风暴中的声音:救灾与重建中的社会关系[J].彭文斌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13]李永祥.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神话与文化记忆[J].青海民族研究,2016(3). [14]庄孔韶,张庆宁.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 [15]王晓葵.灾后重建”过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以灾害记忆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6(5). [16]汤芸,张原.脆弱性辨析与灾难形态的类型学划分——人类学灾难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青海民族研究,2016(3). [17][美]苏珊娜·霍夫曼,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彭文斌.人类学与灾难研究的范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18]张容嘉.未竟的蜕变:灾后女性角色的开展与困顿[J].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2013(51). [19]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20][美]罗伯特·巴罗斯.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规划中的新自由主义、时空观与情感[J].邹宇灵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21]Paul Slovic.The feeling of Risk:New Perspectives on Risk Perception.Energy&Environment,2011,22(6):835-836. [22]A.Wolfe.Environmental Risk and Anthropology.Practicing Anthropology,1988,10(3-4):4-4. [23]Asa Boholm.Anthropology and Risk.Routledge.2015. [24]B.B.Johnson,V.T.Covello.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isk:Essays on Risk Selection and Percepti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25]Franz von Benda-Beckmann,Keebet von Benda-Beckmann.Social Security Between Past and Future:Ambonese Networks of Care and Support.Berlin:Lit Verlag,2007. [26][英]埃文思-普里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M].覃俐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7]June Nash.We Eat the Mines and the Mines Eat Us:Dependency and Exploitation In Bollvian Tin Mine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2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9]马跃修.雾霾与社会稳定之关联性研究——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5). [30]Rob Nixon.Slow Viole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ism of the Poo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 [31]Gabriel Lafitte,Spoiling Tibet:China and Resource Nationalism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Zed Books.2013. [32]G.Bovingdon.Autonomy in Xinjiang:Han Nationalist Imperatives and Uyghur Discontent.Policy Studies,2004. [33]张曦.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4]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5]代启福,马衣努·沙娜提别克.资源诅咒还是利民开发——大渡河上游一项采铅案例的灾难人类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6]苏力,陈春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7]Sherry B.Ortner.Dark Anthropology and Its Others:Theory Since the Eighties.Hau: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2016,6(1):47-73. [38][意大利]玛拉·贝纳杜禧.灾难管理中的两面神雅努斯——仍有脆弱性,但已具有弹韧性[J].白晗等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39][英]J.G.弗雷泽.金枝[M].汪培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0][法]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冯寿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00. [41][德]乌尔里希·贝克,邓正来,沈国麟.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10(5). [42]宋红娟.“心上”的日子:关于西和乞巧的情感人类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3]张慧.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4]段义孚.无边的恐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5]张原.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地方灾难场景与应灾实践经验的民族志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本文刊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