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位成都的老人正在怡然自得地喝下午茶。资料图片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作者:王笛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版 定价:59.00元 在历史学家王笛先生的专著《茶馆》中,读者会发现成都人的两种热爱:一是晒太阳,二是喝茶。原因各有不多,前者是因为少,盆地一年四季难得阳光;后者是因为多,大街小巷皆有茶馆。人们的至爱则是一边晒太阳一边喝茶。将少与多结合起来,灵活地调和矛盾,这正是成都人的性格。 我所居住的玉林西路,短短六七百米,不下五家茶楼。这还没有算上著名的白夜和小酒馆———两家酒吧在白天里其实也是茶馆,三三两两坐着茶客。不过,平日里我们很少去这些茶楼。价格偏高,场合稍显拘谨。 大约有几年,我们常去四川大学旁边的培根路。那里茶馆众多,学生老师,作家艺人,气氛和乐。后来遇上拆迁,茶馆抗争无效,黯然鸟散。之后拆迁方谎称要新建的牙科医院渺然无踪,耸立起来的是一组名叫“格林威治”的电梯公寓。 现在隔三差五的,我们爱去黄瓦街。那是位于城西的一条小路,梧桐环绕,街沿上摆着简易的木桌竹椅,都是茶铺。一旦去那里,必会碰见翻译家周成林。他每天都在那里看书,也在那里会客。黄瓦街的茶铺就是他的客厅。 有时我们去陕西会馆。会馆始建于康熙二年,颇有北方建筑的雄浑之气。后院清幽,两棵巨大的银杏树一雌一雄,遮天蔽日,特别适合盛夏乘凉。我们曾在那里和作家阿城饮茶,谈论老成都的芽菜包子。会馆的茶虽然偏贵,一杯毛峰也要15元,不过茶叶是采自蒙山的地道货,偶尔来尝尝很是值得。 望江公园的茶园很多,竹林之中,蔷薇架下,湖畔江滨,无处无有。我们不常去,因为老年人居多,麻将声声,不胜其扰。如果要去,就到临薛涛井最近的那家,主要是为了方便住在东城的几个朋友。公园旁的河心岛上,一个名叫“罨画阁”的露天茶园也会去坐一坐,看看白鹭翻飞,也是一景。 西华门街的白果林茶园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园中大大小小数十棵银杏,再喧闹的声音都消融得了。茶园位于城中心,靠近市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母无染原罪堂”。这座始造于光绪年间的拜占庭式建筑曾是四川地区的总教堂。如今,它的正门面对的是硕大无朋且银光闪闪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相当魔幻。 实际上,以房地产为代表,所谓“现代化”一直在挤压茶馆。当然,也包括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方文化。王笛先生所写到的,正是百年来的这一趋势。 大概是5年前,他的著作《街头文化》刚刚出版,颇受好评。而《茶馆》严谨妥帖,直接点出了他研究成都茶馆的三种角度: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作为一个成都人,王笛想通过茶馆变迁去理解自己所热爱的这座城市的历史。而这一旨趣则准确地反映在他自己翻译成中文的《茶馆》副题中:“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书名以及书名的变化,已颇能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方法。而中文版比英文版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我看来,则透露出历史学家的乡愁———对时空流逝的追索,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现代化的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