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刘永华:走出书斋,走进田野(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刘永华 杨学嘉 整 参加讨论

     进入田野后何去何从
    初入田野考察时,要事先做一些普查性的工作,尽可能了解社区,也尽可能让当地人熟悉。刘永华教授分享了自己跑田野的经验,进入村落之后,先对每家每户进行访谈,这并不意味着了解的情况能够写到书里,而是通过这个过程,让村民慢慢熟悉你,也让我们自己熟悉本地人的姓名、家庭构成。这其实是一个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还有就是关键访谈地点的选择,必须是一个信息流通的主要节点,比如饭馆、商店,西南地区的茶馆,理发店等,这些都是信息交流频繁的地方。
    在开展具体工作方面,刘永华教授总结了三个不同的方式:其一为社群导向模式,刘教授以自己指导的闽西传统民居调查为例,说明调查不是去了解建筑本身,而是去关注生活在这些建筑物里面的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相互交往。在这个情况下,刘教授以房子作为基本单位,安排各个调查小组去了解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刘永华教授详细介绍了田野调查要关注的基本事项,大致包括生态与地理、聚落与行政建制、生计模式与市场网络、人口发展与家庭婚姻、宗族组织、宗教仪式、年节行事与人生礼仪、民间故事与社会记忆这八个板块。第二个方式为专题导向模式。此模式还是以上述几个专题作为板块,但是具体需要分组来进行。厦大在组织田野调查时,一般是分为六个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把前面的板块整合成六个专题。以上两种模式都接受了人类学的影响,因为人类学非常强调对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整体研究。第三是历史问题导向模型,这是专题导向模式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以关键历史问题的研究为中心,通过锁定核心史料群与访谈群体来开展田野调查。比如我们在地方志、族谱中已经了解到一些信息,但不够详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相关问题为中心,到具体的田野点上去了解详情。
    刘永华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一些访谈技巧,同时强调了观察仪式的重要性。仪式过程为了解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提供诸多线索,因而是在田野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仪式可能是在多个场合同时进行的,因而有必要进行团队作业。通过团队作业,可以同时关注到仪式专家的仪式表演、社区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参与、账房对人际网络的记录、厨房如何准备酒席等。在观察仪式时,调查者需要侧重了解仪式的内在结构与“社会内容”,特别是体现在仪式中的社会关系、社区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仪式表演与仪式文本的关系。
    文献的系统性与脉络化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的技巧非常重要。在田野里面搜集文献,如果不按照程序来做,可能会造成难以补救的信息流失。在田野里搜集文献,要注意搜集民间历史文献。所谓民间文献,援引郑振满的理解,就是用民间生产、民间流通、民间使用的文献。刘永华教授用通俗的例子解释了三组词的定义:民间生产就是在村落里面买卖土地而立的契约;民间流通指本来不是民间、但是在民间传抄的东西;民间使用指一些文书在民间何时、何地、如何被使用。就文献的种类而言,刘永华教授在讲座中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分为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文献、账本、唱本剧本、日用杂书、日记、书信、红榜等类别。
    在搜集材料方面,刘教授一直强调要按照程序来进行。这是因为文献保存的原本状况,是文献解读的起点。文献如果得以系统的保存,就能为研究者提供很大帮助。刘永华教授提出“系统性”的概念。时下谈到文献搜集,很流行的一个做法是归户。乡村中可以搜集到许多不同的文献,从村民家里搜集的文献,凡是一户人家中搜集到的文献,都应该归类在一起,这就是归户的概念。但是强调归户是不够的,归户只是一个环节,归户之后还有不少进一步的工作要做。我们不仅要了解文献本身的时空和主体归属,更需要去了解文献生产、流通、使用的原本状态,尤其是当这些文献还没有遭受因外力干预,而引起错乱、残缺、散佚等问题。比如不少地区契约文书是以纸包为单位保存的,同一纸包就属同一系统,这些信息一定要保留,否则研究者在利用这些契约的时候,获取的信息很有可能不完整,文书之间的关联性也可能流失。
    刘永华教授在文献基本信息的采集中,还强调文献的脉络化,即将找到的相关文献重新复原到原有的系统。这需要考虑文献区位与相关社会主题信息的采集,关注文献保管地点、场所和方位,了解其保管者与使用者。同时还要考虑文献生产、流通和保存信息的采集。此外,还可以利用索引等工具,还原文本原本的网络。上述信息采集和索引编制等工作,目的均在于重建、维护文献的系统性。
    讲座最后,主持人瞿骏教授称赞了本次讲座处处体现了刘永华教授的研究心得,刘教授将自己对闽西四保、民间契约文书的研究都融会到了讲座的具体实例中。同时瞿骏教授还谈及在这样一个新潮流的带动下,原来历史学者研究的方式受到了改变。研究历史需要学会和人打交道,需要去思考如何去建立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坐在书斋中读材料。同时,文献也要更强调其系统性,需要研究者将文献放在历史的脉络里面去研究。
    本文原载:澎湃新闻·私家历史 2017-09-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