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焦作白庄汉墓M51位于“山阳故城”东1.5公里处,是其附属墓葬。出土了完整的陶器组合,特别是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为联仓类型陶仓楼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亦为研究古代建筑史和建筑装饰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河南 焦作白庄 汉墓 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 为配合焦作市马村区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工程建设,焦作市文物工作队于2009年8月14-18日,对安置小区内发现的M51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三层彩绘二联仓陶仓楼在内的50多件珍贵文物,为研究焦作地区汉代葬制、葬俗及陶仓楼形制、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一 墓葬形制 M51汉墓位于焦作市马村区南部,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阳故城”附属墓群“白庄墓群”的范围,西距“山阳故城”1.5公里(图一)。M51为单室券顶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方向355°(图二)。墓葬的砌筑方法为:先挖出墓圹,再砌墓壁,顶部起券,后部砌出棺床,地面铺砖。 墓道:位于墓室北部,竖井式,现存长2.66、宽1米,底部距地表深2.6米。 墓门:位于墓室的北壁,依东墓壁砌筑,为拱券顶,宽1、高1.28米,距地砖0.8米处起券,侧立人字形砖封门。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64、宽1.56米。墓壁为单砖错缝平砌而成。距地砖0.74米处起券,券顶为丁砖错缝砌筑,高 1.5米,墓底距地表深2.66米,人字形砖铺地。南部砌出棺床,为高出墓室0.1米的平台,人字形铺地砖,棺木及人骨骼腐朽成灰。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置于棺床左前侧,可能由于该墓室未被淤积的缘故,随葬器物因墓室进水漂移,遍布了整个墓室。 二 出土器物 M51随葬器物丰富,除彩绘陶仓楼外,另有壶、瓮、奁、灶、炉、盆、耳杯等陶器50多件(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陶器组合。 1. 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M51:34,以青灰色为主色调,通高59厘米,由仓、廊道、屋、顶四部分组成,各部件可以拆卸组合(图三)。廊道将仓体划分为两层,屋为第三层。仓由两个独立的空心圆柱体组成,平底,底部有三兽足,口及腰部饰弦纹。仓口径20、底径16、高33、足高2.5厘米。仓体正面上部开一边长2.6 厘米的方形窗户,窗户的周围以凹弦纹刻出窗框;下部凿一直径1.2厘米的通气孔;内部盛放大半仓谷子(图四、五)。窗户下出挑梁,挑梁上横架廊道,廊下有斜坡式楼梯,廊道与楼梯为卯榫结构,可拆卸。廊道长44、宽5.5厘米。廊道围栏正面以朱彩勾框,白彩作底,以紫、红、黑彩绘出波浪纹,两侧面亦同。楼梯正面以朱彩勾框,内填以白彩,并以朱彩绘制出台阶及栏杆图案。屋为横长方体,面阔45、进深22、高17.5厘米。正面以朱彩在黑底上绘出边框,将屋正面分成四部分,装饰朱彩、豆青彩。左侧开一竖长方形门,宽6.5、高11厘米。侧面以白地朱彩饰变形网纹(图六)。背面为青灰色,无彩绘。屋顶为四阿顶(庑殿顶),瓦条脊。长62、宽37.5厘米。屋顶前、后坡各饰瓦垄14道,左坡、右坡各饰瓦垄8道。 2. 猪圈,1件,M51:30。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墙。斜坡道通至带四阿顶厕所,不对称拱形门,厕所中有长方形便池,粪便可流入圈内供猪食用。圈内有一猪。猪圈长30、宽22.4、圈通高22、圈墙高7.6厘米,猪身长14、高4.4厘米(图七、图八:1)。 3. 瓮,8件,分三型。 A型,1件,大型瓮,M51:24。泥质灰陶,直口,斜沿,尖唇,弧肩微折,直腹下收,底微凹。在肩部和腹上部饰由竖直线纹组成的宽1.6厘米的图案带。高42、口径24、底径26、腹径52.4厘米(图八:2、图九)。 B型,2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直口,方唇,溜肩,圆腹,下腹内收,平底。在肩部和腹上部饰由两个平行凹槽纹组成的图案带。标本M51:8,高42、口径24、底径26、腹径52.4厘米(图八:3、图一○)。 C型,5件,分二式。 I式,2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直口,平沿,尖唇,溜肩,斜直腹,底微凹。在肩部和腹上部饰由三个平行凹弦纹组成的图案带。标本M51:4,高28.8、口径14.4、底径19.4、腹径32厘米(图八:4、图一一)。 II式,3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直口,平沿,方唇,溜肩,弧腹,底微凹。在肩部和腹上部饰由三个平行凹弦纹组成的图案带。标本M51:20,高28.4、口径12.8、底径18.4、腹径28.8厘米(图八:5、图一二)。 4. 壶,5 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大小相近。标本M51:15,盘口、平沿,长颈微束,溜肩鼓腹,假圈足,底微凹。在肩部和腹部饰一周由两条线纹组成的宽1厘米的圆弧形凹槽图案。高36.4、口径12.8、底径17.6、腹径26.8厘米(图八:6、图一三)。 5. 奁,2件,1件残。M51:23,泥质灰陶,圆筒状,直壁,底微上凹,素面,底部有三个蹄状足。高17.2、直径20厘米(图八:7、图一四)。 6. 灶,1件。 M51:19,泥质灰陶,为一长方体,无底,素面,灶体一侧设挡烟墙,侧面开圆拱形灶门,灶台面开两火眼,一火眼上放置一釜一甑,另一火眼上放置一釜,釜外侧安置一烟囱。甑为泥质灰陶,敞口,平沿外折,方唇,斜腹下收,平底,底部有呈圆形分布的通气孔,腹部饰数道弦纹,高8、口径12、底径5.6厘米。釜为泥质灰陶,敛口,鼓腹,中腹折棱,平底,高5.2、口径6.8厘米。在台面另一侧中间立一烟囱,下有一排烟孔通灶腹。通高21.2、台面高9.6、长30.4、宽21.2厘米(图八:8、图一五)。 7. 炉,2件,分两型。 A型:M51:27,泥质灰陶,仅有炉体,炉体呈亚腰葫芦状,下部开一拱形炉门,中空,炉沿上设三个三角形支撑,用以放置炊具,素面。高17.6、最大直径16.4厘米(图八:9、图一六)。 B型:M51:13,泥质灰陶,炉身呈梯形体,敞口,平折沿,方唇,在炉底部和炉体上开对称长方形孔,用以散落炭灰,炉体下部有四足。该炉应为炙烤和取暖之用。高6.2、上口长18、宽10.2、底部长13、宽6.6厘米(图八:10、图一七)。 8. 盆,2件。M51:9,泥质灰陶,敞口,平折沿,方唇,斜直腹,平底。高6.3、口径22.8、底径10.8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M51:10,泥质灰陶,敞口,平折沿,凹方唇,弧腹下收,底上凹,腹部饰弦纹一道。高8、口径30.4、底径17.6厘米(图一八:2、图二○)。 9. 碗,1件。M51:25,泥质灰陶,敞口,沿外撇,斜方唇,弧腹下收,平底。高7、口径16、底径7.6厘米(图一八:3、图二一)。 10. 榼,1套。M51:22,泥质灰陶,平面呈椭圆形,可以扣合,两端置半圆柱状双耳,弧腹下收,底近平,榼内放置耳杯16枚。高6.3、口长24、宽16.2、底部长17.4、宽11厘米(图一八:4、图二二)。 11. 杯,1件。M51:26,泥质灰陶,平顶盖,圆筒形,直壁,底近平,壁上部有一近似三角形的桥形小耳,耳后部饰锯齿纹。通高11、杯径8、盖径8.4厘米(图一八:5、图二三)。 12. 耳杯,17件。泥质灰陶,形状近似,大小不一。呈椭圆形,两耳上翘,腹微弧下收,平底。标本M51:32,高4.5、长12.2、宽10.8厘米(图一八:6、图二四)。标本M51:35,高3.6厘米,长10.8厘米,宽9.2厘米(图一八:7)。 13. 井,1件。M51:29,泥质灰陶,井筒轮制,近似圆筒形,微束腰,平底,井口沿上立一近似梯形的方柱井架,架中部立井亭,作四阿顶,覆瓦垄。通高26.8、直径17.8厘米(图一八:8、图二五)。 14. 磨,1件。M51:31,泥质灰陶,模制,由磨座、磨扇上下两部分组成,呈下大上小的圆柱体。磨座呈倒置喇叭形,中空,顶面下凹,中心有一柱,与上扇磨盖中心的臼窝相扣合。磨扇呈圆柱状,上部呈梯形状逐步内收,顶面有一圆形盛粮漏斗,由隔梁分割成两部分,每部分正中开一小孔,用以向下漏粮。磨扇的一侧有一长方形小孔,用以插放磨拐。高10、磨盖径7.6、磨座底径9.8厘米(图一八:9、图二六)。 15. 碓,1件。M51:33,泥质灰陶,平面呈长方形,平底,三面有挡板(墙),中空,四角上有四个方形柱,无挡板一侧的中部开一长方形口,用以放置杵。碓通高8.8、长13.8、宽5.4厘米(图一八:10、图二七)。 16. 案,1件。M51:6,泥质灰陶,长方形,浅盘,四角有四个圆孔,以承案腿,案腿缺失。案厚2.8、长52.4、宽32.8厘米(图一八:11、图二八)。 17. 鼎,1件。M51:18,泥质灰陶,敛口,斜肩微折,肩腹部相交处置长方形对称双耳,弧腹,平底,三兽足。通高16.8、口径6.8、腹径19.8厘米(图一八:12、图二九)。 18. 博山炉,1件。M51:14,泥质灰陶,炉盖和炉体可分离。盖呈博山状,上有孔,孔形状各异,孔周围做出山、树、动物等重叠的凸起花纹。下部为轮制盆形盘,敞口,平折沿,平底,盘中心立一空心柱,上承炉体,柱、盘连体,炉身呈豆形,带子母口。通高16、盘口径21.6、盘底径10.4厘米(图一八:13、图三○)。 另有陶魁1件,因残碎无法修复,不作介绍。 三 结 语 焦作古称山阳,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山阳县,“山阳故城”是山阳县治所在地。东汉末年,魏王曹丕废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居修武县浊鹿城,山阳为其食邑。史载“黄初元年十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1],山阳城因此而名声大振,进入历史上的繁荣时期,至北齐废县,并入修武县,山阳城废弃。围绕“山阳故城”形成了以故城为中心的众多古墓群,白庄墓群是较大的一个墓群。焦作白庄M51汉墓是焦作汉墓中形制比较常见的,但其出土的文物,对研究汉代焦作地区的经济、葬制、葬俗与汉代陶仓楼的形制及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焦作白庄M51的时代 焦作白庄M51汉墓的墓葬形制为焦作地区常见的汉代单室砖券墓,单从墓葬结构来讲,还不具备准确断代的特点,但结合墓葬出土的陶器组合,并与焦作其他汉墓相比较,可以推断出其较为准确的时代。 焦作白庄M51汉墓与焦作白庄M121和M122同属白庄墓群,相距约500米,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单室券顶砖室墓;M51出土器物组合与M121基本相同,而且M51出土的陶盆、鼎、炉、灶、盘、等器物,形制、大小均与M121出土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瓮、壶等器物也与M121和M122的同类器物形制相同,以此判断,应为同一窑厂烧造的同时代产物。综合以上因素判断:焦作白庄M51汉墓与焦作白庄M121和M122墓葬,应为同期墓葬。焦作白庄M121和M122墓葬的年代为王莽“新”朝时期或东汉早期的墓葬[2],所以,焦作白庄M51汉墓应为“新”莽时期或东汉早期墓葬。 2. 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的相关意义 联仓陶仓楼是陶仓楼中一个新的类型,其圆形仓体在古代称为“囷”, 也可称为“囷楼”(在白庄墓区另一座汉墓中出土的同类型陶仓楼的楼梯上写有“囷楼千石”文字),但根据陶仓楼直观表述和命名惯例,本文认为仍称其为联仓陶仓楼更为合适。这种类型的陶仓楼仅在焦作地区有发现,全国其他地方至今还未有报道。但由于其他原因,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发掘报告,其出现的时代、随葬器物组合及发展序列无法知晓,焦作白庄M51汉墓的发掘,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1)联仓陶仓楼分布的范围 从焦作地区已发现的联仓陶仓楼来看,仅限于焦作“山阳故城”周围的附属墓葬,主要集中于其西墓群“马作墓群”和东墓群“白庄墓群”的范围内,即使在焦作地区的其他地方汉代墓葬中,也未发现这类器物。这个现象说明,联仓陶仓楼应该是汉代山阳县制陶工匠创新之作,其流传的范围也局限于山阳城周围,且未对外传播。 (2)断代意义 焦作是我国汉代陶仓楼的主要出土地,其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形制之宏伟,在全国首屈一指。在焦作地区发现的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形制齐全的带院落或不带院落的彩绘陶仓楼、灰陶楼,这些陶仓楼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和对有关资料的研究,其时代、类型已基本清楚;但联仓陶仓楼由于出土较少,加之其他一些原因,没有完整的资料,其出现的上限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属于空白期。焦作白庄M51汉墓的发掘,确立了联仓陶仓楼的一个断代标志,即其上限应不晚于东汉早期。这说明联仓陶仓楼是和其他类型陶仓楼同时代、相伴而生的产物,焦作白庄M51汉墓的发掘,使联仓陶仓楼和其他类型的陶仓楼有了时代的对比。 (3)联仓陶仓楼的类型及演变 在焦作地区发现的联仓陶仓楼中,有二层二联仓陶仓楼(图三一)、三层二联仓陶仓楼、二层三联仓陶仓楼(图三二)和三层三联仓陶仓楼(图三三)四种类型。发现的联仓陶仓楼,均为彩绘陶仓楼,其墙面装饰彩绘和刻画几何纹图案,与其他类型陶仓楼的装饰风格一致,未发现有素面灰陶楼的情况[3]。M51汉墓出土的彩绘三层二联仓陶仓楼是四种类型中的一种。从已发现的联仓陶仓楼的情况来看,这种形制的陶仓楼分布范围小、数量少、类型单一,在焦作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这种类型的陶仓楼在东汉中期以后就难觅其踪。 联仓陶仓楼是东汉时期的创新之作,是众多类型陶仓楼中的一个新类型、新品种,与焦作出土的同时期陶仓楼相比,无论在几何图案的应用、色彩的布局和变化,还是在绘画艺术的造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汉代建筑明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建筑史和装饰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焦作白庄M51汉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陶仓楼的类型、形制及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汉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领 队:韩长松 发 掘:刘 勇 李小龙 绘 图:皇甫小够 刘 勇 摄 影:韩长松 执 笔:韩长松 刘 勇 成文光 陈 军 李小龙 注释: [1] 《三国志》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76页。 [2]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河南焦作白庄汉墓M121、M122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0年第6期。 [3] 韩长松、张丽芳、赵慧钦:《河南焦作出土的二联仓、三联仓陶仓楼》,《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