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新发现两种清代《还魂记》评点本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 路云亭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清代《还魂记》评点本系列中有篇幅短小的评本,为明代鲜见。清初刻半园删订本《还魂记定本》中的评点文字主要为删改本做解释,重点评述的是原作的舞台价值。省悟子评本为手批本,题于清光绪十二年同文局石印本《江都省悟子批点还魂记》。评本关注男女两性间的情感世界和愁怨主题,并对可促进情节发展的宾白、唱词、关目做出了评点。作为普通评家,其多数评语态度中庸而不偏执。
    【关键词】《还魂记》评点 半园删改本 省悟子手批本
    一 半园删改本
    半园删订原名《还魂记定本》,共两卷,署名明汤显祖撰,清初刻本,全一册。半园删订,二十八出。首先,半园删改本版本有一定特色,其《凡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该书的体例以及删改为二十八出的缘由。
    一 全剧五十五折,非两昼夜不能竟局,时优急就敷衍,有头无尾,由瑕瑜未分也。特摘其肯綮者二十八折,间有承接过脉,用白代曲,所省过半,略无剩义,以滋遗憾。
    一 本曲生旦为主,而旦曲尤多,出落不递,最苦冷场,毕竟串头欠妥,今为更调脚色,另叙目次,而前后段落,一丝不乱。
    一 临川仙才,度曲从元人中出,每喜标新,不拘格律,然绳以旧谱,终难出其范围,详查所用何名,所犯何调,令歌者有所折衷云。
    一 世谓临川曲可读不可歌者,因其衬字多也,盖北曲配弦索,繁生稍多,不妨引带南曲,案拍紧慢,衬字多,则抢带不及,若于衬字上点板,文理悖谬,特以小字别之,庶无此病。
    一 韵脚多有不叶本字、平仄互异及疑难者,注明于下,一目了然,亦是快事。
    半园删本对汤显祖《还魂记》原作改定较大,目次如下:
    卷上:第一出《标目》、第二出《言怀》半园删订本下注:“节《诀谒》、略《怅眺》”。第三出《训女》半园本下注:“删《延师》、《腐叹》”。第四出《闺塾》半园本下注:“略《劝农》”。第五出《游园》半园本下注:“附《肃苑》”。第六出《牝贼》半园本下注:“去《虏谍》”。第七出《寻梦》半园本下注:“略《慈戒》”。第八出《淮警》半园本下注:“删《缮备》、《御淮》”。第九出《存真》、第十出《闹殇》,半园本下注:“附《道觋》,略《诘病》、《诊祟》”。第十一出《旅寄》,半园本下注:“去《谒遇》”。第十二出《冥判》、第十三出《拾画》、第十四出《忆女》附《移镇》。
    卷下:第十五出《玩真》、第十六出《魂游》、第十七出《幽媾》、第十八出《冥誓》,删除《旁疑》、《欢挠》。第十九出《回生》节录《秘议》,略《诇药》。第二十出《婚走》节《骇变》,删《如杭》、《耽试》、《急难》。第二十一出《仆贞》,半园本作《仆侦》。第二十二出《寇间》、第二十三出《折寇》、第二十四出《围释》、第二十五出《闹宴》删《淮泊》。第二十六出《硬考》,半园本作《硬考》。第二十七出带《索元》、删《榜下》。第二十八出《圆驾》,删《闻喜》。
    其次,半园删改本评点内容多是有关原本和改本的删改原则。如《言怀》出,半园删本眉批:“生出场叙梦有关节,但嫌落场冷故,与《诀谒》归并,免多头脑,若韩子才与本题并不相涉,且论文迂腐,删之。”
    半园删除《劝农》出,其眉批曰:“旧有《劝农》,非不出色,觉气局太缓,只宜紧接为是。”第十二出《寻梦》半园删本眉批:“此折前有《慈训》太赘,与本折送膳,皆可省也。”第十三出《诀谒》,半园删本眉批:“‘镇日里’至‘伸背’二句,一作〔胜如花〕,与《荆钗》只因递柬传书,反教人离乡背井同,今新谱改为〔桂花琐南枝〕,将此二句作〔月上海棠〕,与《幽闺》‘十年捱淡饭,黄虀终身,鼎食天禄’同。”
    《写真》出〔刷子序犯〕,半园删本眉批:“一名〔刷子带芙蓉〕,‘真情’至末句,犯〔玉芙蓉〕第一句,不似〔刷子序〕,又犯别调。”《写真》出〔普天乐〕半园删本眉批:“吴中作〔四块玉〕,此唱起上〔刷子序〕二曲,与后尾〔犯鲍老〕二曲槩不用亦可。”第二十出《闹殇》,半园删本眉批:“前有《诘病》等曲,但嫌诗医语太谑,非师体,故与《诊祟》并删,若石姑则要紧脚色,归并于此,另美一折。”
    《旅寄》出,半园删本眉批:“生开场后,至此方见似宜移《谒遇》于前,急急出生为是,不知《谒遇》与后《耽试》皆摹写生无赖之状,如此行径,岂足为丽娘意中人乎!应为柳郎护短。”第二十二出《旅寄》〔风入松〕半园删本眉批:“前〔步步娇〕曲,以生跌,不便久眠地上,须紧半板至〔风入松〕另起调,才得做法。”
    《冥判》〔混江龙〕,半园删本眉批:“此调在北曲原无定句,太繁易压,从时简便。”《忆女》出,半园删本眉批:“夫人《忆女》万不可少,即将《移镇》并入,何等省事。”《魂游》出半园删本眉批:“旧作〔醉归迟〕,又以二曲作一曲,皆谬,今改正。”《幽媾》出〔前腔〕,半园删本眉批:“南曲并无〔朝天子〕,惟北曲有之,前三句作〔福马郎〕,与伯偕‘休说在牛氏宅’三句,同中二句,犯〔山桃红〕,末二句犯〔懒画眉〕,祖名〔马花郎〕。”文林阁本改“侦”为“贞”作:第二十一出《仆贞》,删〔孤飞雁〕曲名,开首作:〔净扮郭驼挑担上〕。《仆侦》出,半园删本眉批:“《仆侦》乃《婚走》、《骇变》过脉,且诨科断不可少,特存之。”
    可见,半园删本完全以舞台演出为标尺来删改《还魂记》,主要涉及到情节、科白、唱词的删、并、改。
    再次,半园删本深入至传奇的细节。第九出《肃苑》〔一江风〕“〔贴上〕小春香,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侍娘行,弄粉调朱,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陪他理绣床,陪他烧夜香。小苗条吃的是夫人杖。”半园删本眉批:“此曲多‘贴翠拈花’四字,又少一重句,是另一体也。今人不晓以为多做。”《寻梦》出〔尹令〕:“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半园删本眉批:“前生爱眷”句,多做。”《寻梦》出〔品令〕“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婵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捱过雕阑,转过秋千,掯着裙花展。”半园删本眉批:“‘捱过雕栏’四字,多做。”  
    半园删改本对音律要求较为严格,多处指出原作音律的失误而修改之。如《寻梦》出:“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半园删本眉批:“哈字中原韵,在家麻。《玉篇》广韵,五加切。”《寻梦》出半园删除〔三月海棠〕的原因是:“此曲〔三月海棠〕,另一体,今人误认,净与时曲〔奴命蹇〕对唱,腔板不合,句读不同也。”再如《写真》〔尾声〕中杜丽娘和春香的对话:“〔旦〕尽香闺赏玩无人到,〔贴〕这形模则合挂巫山庙。〔合〕又怕为雨为云飞去了。”半园删本眉批:“尾声末句多低调,独海盐高揭之,此尾宜高唱为是。”
    《冥誓》半园删本眉批:“改旦先上,生用〔前腔〕,直接下,省三曲。”《冥誓》〔鲍老催〕,半园删本眉批:“调与〔时曲寒〕、〔侵绣幔〕同,旧作〔鲍老催〕,又分〔耍鲍老〕,谬甚。”
    半园删本对细节的高要求,有利于改本朝精致化方向发展。半园删本虽说在修订的过程中削弱了汤显祖原作的社会批判内涵,却得力于音律的精当和舞台搬演的可行性,着眼点在发掘出原作的舞台实践价值。
    二 省悟子评本
    省悟子评本为手批本,题于《江都省悟子批点还魂记》,全二册,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同文局石印本(见图),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省悟子评本的关注热点首先是男女两性间的情感世界。《标目》出,省悟子眉批:“情字为一篇之旨,有情而负不若无情。”以情字当头,首先涵盖了评点的基调。省悟子的评点思路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评点的行进,逐渐追寻出了《还魂记》的情学主线。如《言怀》出〔真珠帘〕,柳梦梅梦见梅花树下有美人站立,如迎如送,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省悟子眉批:“何谓浩然之气,不动心是也。无情非人也,不动心守情之正者也,见可欲而辄动其心者,滥用其情者也,故曰唯圣人始可与言情。”这里,省悟子提出了“无情非人”的主张,但他并非鼓励滥情,而是见可动情之人而为之,强调的是在合乎圣人之礼的前提下的动情与萌情之迹。《寻梦》出〔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似还魂记畔。嵌雕阑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线儿春甚金钱吊转!呀,昨日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好不话长!”省悟子眉批:“曷云‘话长’,正是恨梦短耳。”《还魂记》的情节生发点即为梦,且以梦为核心意像,贯穿于情节始终。其主干场次《惊梦》、《寻梦》两出,皆以梦为主导。省悟子对情学的见解,也集中于这两出。《寻梦》出〔豆叶黄〕:“他兴心儿紧咽咽,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省悟子眉批:“写出闺门心理,真好笔墨。”《寻梦》出重点在“寻找”,指的是寻找春情萌动后的真爱,《寻梦》暗示出了是行为之爱,而非精神恋爱。〔豆叶黄〕末尾有杜丽娘的唱词:“咳,寻来寻去,都不见了。还魂记,芍药阑,怎生这般凄凉冷落。”省悟子眉批:“回头何处不凄凉,天下有情人同时下泪。”而〔玉交枝〕中杜丽娘爱人急切,精神迷离恍惚,她唱道:“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魂梦前。霎时间有如活现,打方旋再得俄延,呀!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省悟子眉批:“迷离恍惚,其将病矣。”揭示出了杜丽娘初恋压抑后的反常心理。又如《寻梦》出〔尹令〕:“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省悟子眉批:“浮生备,有去来今。”即为专门评点梦境的文字。
    由情学的主题而引申到愁怨主题,则是《还魂记》的基本结构线路。省悟子对愁怨主题的捕捉也较为敏感。如《写真》出〔刷子序犯〕:“〔旦低唱〕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竟妆成熏香独坐无聊。逍遥,怎刬尽助愁芳草,甚法儿点活心苗!”省悟子眉批:“一池春水绉,干卿底事,愁人真有此境。”针对《诘病》出杜母所说:“若早有了人家,敢没这病。”省悟子眉批:“愿天下为父母者细玩此语。”
    愁怨主题的极端化形式则是人体的病态化,体现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可看作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力。《还魂记》专设一出《诘病》,用意交代杜丽娘因愁怨而病的形貌。针对《诘病》出对杜丽娘“往来潮热,大小伤寒,急慢风惊”的病根问题,省悟子眉批认为:“病家往往有此心理。”省悟子对情爱的关注一直延伸到对诸如相思病之类心理疾病的高度关怀。《诘病》出,省悟子针对“世间只有娘怜女,天下能无卜与医”的现状,眉批:“无母孤雏同声一哭。”《诊祟》出写到石道姑不知道杜丽娘的病根,省悟子批语认为:“天下竟有不知趣人如石道姑者。”
    《还魂记》的情感演进线路充满了古典时代的浪漫气质,先重情,再愁怨,后归于身体之疾病。身体病态的情节在古典浪漫主义时代的言情剧作里普遍存在,而言情或重情戏剧本身即为涵养浪漫气质的保证。省悟子虽然未曾提出古典浪漫主义的观念,却注意到了《还魂记》超越死生的奇异情节。《还魂记》的情节主线以先悲后喜的层次和递进关系发展。《圆驾》出充满了喜庆气氛,但是,其内在的悲情气氛仍很强烈。如〔北四门子〕:“〔旦笑介〕是看上他戴乌纱象简朝衣挂,笑、笑、笑,笑的来眼媚花。爹娘,人间白日里高结采楼,招不出个官婿。你女儿睡梦里、鬼窟里选着个状元郎,还说门当户对!则你个杜杜陵惯把女孩儿吓,那柳柳州他可也门户风华。爹爹,认了女孩儿罢。”省悟子眉批:“只恐天下美满因缘都向梦中得之,可一语感喟不少。”
    作为重情派的评点人,省悟子对母爱同样表现出关注之意。如《惊梦》出,杜母对女儿的春情萌动之态表现出了相当的开通,感叹道:“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他。正是:‘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省悟子眉批:“真好笔墨,真好杜母,然使无□,母孤能读之泪下矣。”
    其次,省悟子对可以促进情节发展的宾白、唱词、关目,亦间或做出了评点。如《训女》出〔前腔〕里杜母的台词:“‘做门楣’古语,为甚的这叨叨絮絮,才到中年路。”省悟子眉批:“一语注定杜太守一生事迹。”《怅眺》出写到韩子才和柳春卿一段充满谐谑趣味的对白,省悟子眉批:“此段因文生情,涉笔成趣,读之令人解颐。”《诘病》出,春香对杜母讲梦,说到秀才将杜丽娘抱到牡丹亭去之语,杜母惊慌,急唤杜宝。对此,省悟子眉批:“此本周公大礼,目合端端正正,有此妙笔。”对《诘病》一出的关目设计极为赞赏。
    省悟子对推动情节进展的关键点观察得很仔细。如《幽媾》出〔玩仙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惊艳相遇。先有柳梦梅的惊叹:“呀,何处一娇娃,□艳非常,使人惊诧。”接着,杜丽娘做出了一系列动作。第一,“旦作笑闪入”第二;“生急掩门”;第三,“旦敛衽整容见介”,并说:“秀才万福。”柳梦梅还礼:“小娘子到来,敢问尊前何处,因何夤夜至此?”而丽娘则不即不离,含羞弄嗔:“秀才,你猜来。”这段道白很有情趣,以细节凸显情学张力。省悟子对此出关目的设计很欣赏,在眉批中称之曰:“鬼斧神工之笔。”
    省悟子评本展示的是作为普通评家的阅读体验,其评点依赖的是传统文本或文章技法衡量标准。如《幽媾》出〔隔尾〕,柳梦梅的唱段体现了内心世界的微妙感和复杂性。“敢人世上似这天真多则假。〔内作风吹灯介〕〔生〕好一阵冷风袭人也。险些儿误丹青风影落灯花。罢了,则索睡掩纱窗去梦他。”省悟子眉批:“本是疑真,忽又疑假好,曲笔好文章。”
    《回生》出疙童和石道姑锹土掘墓,救活杜丽娘,柳梦梅见杜丽娘回生,唱道:“俺为你款款偎将睡脸扶,休损了口中珠。”省悟子眉批:“真好笔力,真好照应。”《圆驾》出,汤显祖安排皇帝出场解决杜宝和杜丽娘、柳梦梅的矛盾,剧情出现了热闹的场景。对此,省悟子眉批道:“文章之妙,匪夷所思,后辈读《还魂记》,增长文思不少。”全然以文章技法来衡量剧作。
    省悟子对优美词语的激赏,反映了传统评点者的诗文正统观念。如《寻梦》出〔不是路〕:“何意婵娟,小立在垂垂花树边。”省悟子眉批:“一幅白描美人图。”省悟子欣赏〔不是路〕的技法,即用了以画喻戏的评点方法。
    《旅寄》出〔前腔〕,写柳梦梅和陈最良一路同行。陈最良先唱:“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论草包似俺堪调药,暂将息梅花观好。〔生〕此去多远?〔末指介〕看一树雪垂垂如笑,墙直上绣幡飘。”省悟子眉批:“雪笑是奇文。”省悟子点出了〔前腔〕中炼字到位后的诗化语言。《幽媾》出〔刘泼帽〕:“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小姐啊,你耳朵儿云鬓月侵芽。”省悟子眉批:“奇文警句。”认为这是汤显祖炼字成功的范例。
    《欢挠》出〔捣练子〕柳梦梅对杜丽娘身体魅力的称颂,即使用了诗化语言。“一点猩红一点金,十个春纤十个针。只因世上美人面,改尽人间君子心。”省悟子眉批:“并剪膏梨,爽脆无匹。”省悟子还使用了诗化语言对剧作进行评点,如《欢挠》出,省悟子评点杜丽娘的台词:“秀才,俺那里长夜好难过,缱着你无眠清坐。”其眉批曰:“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使用的是苏轼的《海棠》诗。以诗论诗,虽说经常出现在中国诗论中,但在剧评中尚属少见。
    鉴赏宾白虽非省悟子的特长,但是,作为剧作的读者,其评议中仍然留有专门鉴赏宾白的批语。如《闺塾》出,陈最良在〔掉角儿〕中说道:“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省悟子眉批:“《诗经》大意被此老一语道破,俗儒何足知之。”认为陈最良并非俗儒,这在历代评家中独树一帜。
    《牝贼》出,〔六幺令〕有一段描写淮扬战场的台词:“如雷喧,紧辕门画鼓冬冬。哨尖儿飞过海云东。〔合〕好男女,坐当中,淮扬草木都惊动。”省悟子眉批:“草寇气象如在眼中,笔妙如此。”对其文字功力予以肯定。再如《圆驾》出,石道姑性格泼辣的性格得以展现。她说:“啐,陈教化,谁是贼?你报老夫人死哩,春香死哩!”省悟子眉批:“笔酣墨饱,缴足前文。”
    再次,省悟子的评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多数评语都显得中庸而不偏执。如《闺塾》出〔掉角儿〕,陈最良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省悟子眉批:“所谓乐而不淫也。”再如《闻喜》出〔前腔〕:“〔贴〕你风姿恁惹邪,情肠害劣。小姐,你香魂逗出了梦儿蝶,把亲娘肠断了影中蛇。不道燕冢荒斜,再立起鸳鸯舍。则问你会书斋灯怎遮?送情怀酒怎赊?取喜时,也要那破头梢一泡血。〔旦〕蠢丫头,幽欢之时,彼此如梦,问他则甚!”省悟子眉批:“一语点醒痴男女不少。”富有劝世与说教意味。再如《闻喜》出,杜丽娘说:“娘,爹爹高升,柳郎高中。小旗儿报捷,又是平安贴。把神天叩谢,神天叩谢。”省悟子眉批:“好吉祥文字,读之令人气旺。”崇尚吉祥,依然是儒家思想。
    《圆驾》出,皇帝反对自主婚姻,宣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国人父母皆贱之。”杜丽娘感谢柳梦梅再生之恩,坚决抗争道:“万岁!臣妾受了柳梦梅再活之恩。”省悟子眉批:“自设难题,自作解语,文字如此,方称酣足。”以一介弱女而抗争皇权,因此,省悟子认为其冲突激烈,故曰“方称酣足”。再看《圆驾》出有一段杜家亲友在一起的〔南双声子〕合唱:“姻缘诧,姻缘诧,阴人梦黄泉下。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齐见驾,齐见驾,真喜洽,真喜洽。领阳间诰敕,去阴司销假。”省悟子眉批:“云销日出,好一派吉祥气象。”喜庆气氛为儒学价值观在戏剧中的核心体现,省悟子的评说,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儒学正统观念回归的意向,这种价值选择与明代评点家的路向已有本质区别。《圆驾》结尾,省悟子眉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以和美团圆之笔法,高度概括了《还魂记》的整体结构,充满了儒学气质。
    省悟子评点文字不多、内涵略薄,但是,其特点依然突出。省悟子已经脱离了明清两代评点家一味重情的路径,亦未落入如《才子牡丹亭》那样以性释情的异端化评点体系,反而回归了中庸的价值观。尤其是他以大团圆的笔法赞扬《还魂记》原作的基本格局,则为明清两朝评点者中所少见。
    上述两种评本,半园删本主要涉及《还魂记》为舞台服务的剧本修订;省悟子评本则体现出普通阅读者的心境,具有观照晚清读者阅读《还魂记》心态的史料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