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孕宝”群兽铜镜 隋(公元581年-618年) 直径18.4厘米 在清朝中叶出现玻璃镜之前,中国有着近4000年使用青铜镜的历史。这面隋代青铜镜背面的花纹主要是4个瑞兽,这种图案在隋唐时期十分流行,寓意吉祥。环绕着瑞兽有一圈铭文:“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玉台稀世,红妆应图,千娇集影,百福来扶。”大意是对这面镜子的赞美和对使用者的祝福。 中国的青铜镜背面花纹丰富多彩,但形状多是这样的圆板形,镜背中央有钮,钮孔用来系带。这样,使用者或手持或将青铜镜悬挂在镜台上都很方便。镜铭中提到的“玉台”就是指镜台。镜台未必玉质,但唐以前因为没有现代意义的桌子,坐具低矮,所以镜台很小巧,可用贵重的材料制作,有的还内含机巧。宋人编写的《太平广记》记载了唐玄宗皇后的一个镜台。据说,它不仅金银彩画,而且分上、下两层,每层都有门户。当皇后梳妆时,镜台的门会自动打开,里面的木头侍女依次递出梳篦、粉黛、簪花等等,妆毕,门会自动关合,毫不逊色于现代的机器人。为了不使镜面沾染灰尘,古人用完后还会把青铜镜精心放在镜匣中,甚至穿上镜衣,所以有些镜铭上还有“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影见”,“玉匣盼开盖,轻灰拭夜尘”的字样。五代、宋以后,家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坐具增高,一桌二椅的陈设逐渐定型,类似今天梳妆台的高镜台也出现了。这时的镜子因为大多被悬挂在台上,镜背不再经常被看到,所以精美的花纹渐被忽略,素背镜多起来,但外形轮廓花样翻新,有圆、方、菱花、海棠形等等。 镜铭的赞美词虽然称这面镜子材质和铸造工艺非同一般,镜子如同月光和夜明珠一样清亮,但青铜镜的光亮其实都是需要研磨的。青铜镜主要是铜、锡等的合金,新铸成时,镜面并无光泽,只有通过研磨或涂上反光材料方有光可照人之效,在以后的使用中也要经常研磨才能保持“光清夜珠”般的效果。鲁迅先生曾经写过《看镜有感》一文,说他家乡的铜镜虽然“全被玻璃镜驱逐了”,但街头仍能看到老翁扛着磨石,叫喊着:“磨镜,磨剪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