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护法神祇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 赵永 参加讨论

    
    三彩天王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52厘米、53.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
    这对天王俑皆作武士打扮,身材魁梧,头戴盔冠,身穿铠甲,四肢矫健,怒目圆睁,足下踩踏着垂死挣扎的夜叉。夜叉在佛经中指一种恶鬼,被列为天龙八部神众之一,又是阴间独有的鬼怪。工匠大胆采用对比夸张手法,凸显天王驱邪镇恶的威慑力量。
    天王俑源于佛教的护法神,多置于寺院门前或佛像前。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护法神的外表也逐渐被改造成经过艺术夸张的武士形象,不仅见于寺庙,也被用来驱鬼辟邪。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变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在众多墓葬考古发掘中,天王俑成为在墓葬中出现较多的镇墓俑。它们一般成对随葬,放置在镇墓神兽之后,面向墓门,起镇恶驱邪的作用,以保护墓主的安宁。
    在古代,镇墓神物代表了一种精神寄托,反映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鬼神的恐惧,死后对亡魂的归宿与安危问题的担心。盛唐之前,长期普遍存在的是兽形和人兽同体的镇墓神物。早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南方荆楚地区就出现了立体的木质和青铜质镇墓神物,它们都是纯粹兽形镇墓神物,表现出原始动物崇拜或万物有灵的观念。继兽形镇墓神兽之后,东汉时期出现了人兽同体镇墓神物,表现了人性因素和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南北朝时期,人兽同体镇墓神物逐渐普遍化并占据了突出地位,一直延续到唐代中、晚期。盛唐时期,镇墓天王俑的出现,意味着彻底具有人类外形而又具有神异镇魅驱邪功能的镇墓神物已充分“人性化”了,标志着神人同形观念的确立和人类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加强。镇墓天王俑与现实人类的区别,仅仅在于它具有超人的驱魅镇邪的功能、威严凶猛的外貌和神秘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