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双且造石塔 北凉(公元401年-439年) 残高46厘米 甘肃酒泉出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当时西北边塞的苍凉。然而此前的200多年,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是北凉政权的统治地域,是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 凉州(今甘肃武威)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佛教胜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动荡,河西地区相对安定,经济富饶,许多中原人士来此避难,中原的汉晋文化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丝绸之路的畅通,使中国与印度等地文化交流频繁,佛教文化很快经西域传到了河西地区。西行求法与东来传教的佛教僧人都在此驻足,促进了当地佛教的发展。 公元401年,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在凉州建立了北凉政权,此后将整个河西地区置于北凉政权的统治之下。沮渠蒙逊是一位笃信佛教的统治者,他广集各地名僧,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就长期在凉州传教。在他统治期间,在凉州东南的天梯山开凿了“凉州石窟”。此外,张掖附近的金塔寺石窟、马蹄寺石窟,酒泉附近的文殊山石窟也相继开凿,被统称为“凉州石窟”。 凉州地区大规模地开窟造像不仅是受沮渠蒙逊的影响,更与北方地区的崇佛方式有关。北方盛行“禅学”,特别重视禅修。禅修是一种思维修法,要进行禅思,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因此禅修人常选择在与世相隔的山林静处或水边崖际开窟修行。开凿石窟与重视禅修成为北凉佛教的特色,由此产生的凉州佛教造像艺术对敦煌莫高窟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凉统治时期凉州佛教的兴盛景象已无法再现,现留存的14座带有北凉纪年的佛塔可以见证当时北凉佛教的繁盛。这座石质小佛塔是由施主供养给寺院的,它被僧人放置在寺院的殿堂或禅室中,供僧侣礼拜、禅观之用。塔身雕有佛像和菩萨像,基座上刻有发愿文和佛经《增一阿含·结禁品》。发愿文是供养人的祝愿,祝上至国主兄弟,下至七世父母兄弟宗亲能够成佛得法。佛经《增一阿含·结禁品》刻录了“更乐缘爱,爱缘痛,痛缘受……”等内容。北凉石塔的建造者将经、像结合起来,以经论像,以像明经,宣扬佛法永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石塔作为供养塔的礼拜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