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坞堡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长41.2厘米,宽40厘米,高29.6厘米 1956年广东广州东郊麻鹰岗出土 坞堡也叫坞壁、坞等,是防御用的小城堡。这件文物出土于广东广州东郊麻鹰岗,系模拟豪强地主的城堡而制作的明器,平面近正方形,四周以高墙围绕,有前、后两门,上设门楼,四隅设角楼,城堡内有房屋两幢。坞堡是汉代豪强大族躲避战乱、御敌自救的产物,也是当时私家武装日益膨胀的见证。 早在新朝末年,百姓不堪王莽的改革,在无法生活的情况下,被迫起而反抗。当时有王匡、王凤兄弟领导的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的绿林军,有樊崇领导的以泰山为根据地的赤眉军。一些对王莽政权不满的豪强地主看到了复兴刘氏天下的希望,纷纷从事反抗王莽暴政的活动。在这战争频繁之际,各地豪强大族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纷纷营建坞壁。东汉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北、河南一带的豪族大姓依旧到处屯兵闹事,如清河大姓赵纲就仰仗坞壁而为害一方。对待这种势力,东汉光武帝刘秀除用武力削平外,尽量采取安抚的手段。凡是率众投降的,其首领被遣送到京师,其私兵被解散,让他们归家从事农桑,并拆毁他们聚众闹事的坞壁,企图彻底消除他们谋乱的根基。不过,在东汉一些战乱之地,坞堡并没有完全被铲除掉,还是大量存在的。如东汉末年,许褚就将当地勇敢无畏的少年和宗族几千家聚集在一起,筑起坚固的坞壁,来防御敌寇的侵扰。西羌的东号子麻奴在扶风、汉阳、陇道等地筑起了三百所坞壁,来保护聚集在一起的百姓。在这些坞壁中,最著名的当属军阀董卓的郿坞了。据说郿坞高、厚有七丈,可与长安城相媲美,号称万岁坞,坞中储备了足够食用三十年的谷物。 有关东汉坞堡的情况,除前述麻鹰岗的陶坞堡外,在其他一些文物中也有表现。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庄园图的宅舍旁,画有一座望楼,在前耳室中画有一座四方形带墙的建筑,其中一角还建有角楼一座。根据题记,知道它是一座坞壁。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陶楼院,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围以院墙,院墙四隅上建角楼,各角楼之间和门楼连以飞桥,是东汉晚期坞堡的建筑模型。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有一小城,城上建谯楼,城墙上筑雉堞,榜题“坞”字。这些坞堡确实发挥了经受战争考验、保护一方百姓的作用,但像董卓那样规模宏大的郿坞则是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据地了。 ( 陈成军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