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楼阁佛像陶魂瓶 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 高42厘米 江苏南京出土 黑釉楼阁佛像陶魂瓶的腹部、盘口及楼阁内贴塑有20余尊结跏趺坐、带有头光和背光的佛像;四叶八凤佛兽纹青铜镜的镜背为柿蒂八凤,柿蒂形钮座的四瓣内饰有带头光的佛像,镜缘内侧的连弧纹带内饰有龙纹、虎纹和凤纹。这里的佛像是具有异域风格的装饰纹饰,不是宗教崇拜对象,而是神仙。魂瓶上的佛像起着引魂升天的作用,青铜镜上的佛像具有与龙、虎等祥禽瑞兽一样的含义。佛像作为装饰纹样的出现,表明佛教初传时期主要依附于中国原有的方术中进行传播。 佛教源于古印度的恒河流域,它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原大地,其信奉者多为王公贵族。当时,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据史料记载,孙权的儿子孙皓曾得到过一尊小型金佛像,当时正值四月初八浴佛节,他就用小便浇佛以取乐,谁知顷刻间就全身肿痛。有人建议孙皓去佛寺求福,孙皓才知道“佛为大神”,便将佛迎置到大殿上,并请来僧人说法。 佛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降吉祥、保平安的神仙。因此,早期佛像多用作青铜镜、魂瓶甚至是唾壶的装饰图案,并列于各种神仙、神兽之间。这种佛与神仙崇拜并存、混杂于仙人、瑞兽之中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佛教是作为中国本土的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附庸出现的,并不是人们顶礼供养的独立的宗教。佛教也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将其依附于神仙思想之中进行诠释与传播,使佛教更加通俗易懂。人们像接受神仙方术一样接受佛教,并希望从中求取功利,因此出现了顶礼膜拜的现象,佛教也因此而走上了发展道路,得到众多民众的信服,以至于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兴盛景象。 四叶八凤佛兽纹青铜镜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 直径16.4厘米 1975年湖北鄂州出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