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专家论文 >

试论汉墓天井出现的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汉阳陵博物馆网站 佚名 参加讨论

    周津任
    我国墓葬中天井最早出现在汉代,隋唐是墓葬天井的盛行时期。对于天井出现的规律和原因等问题一直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西安附近发掘了几批秦汉墓,类型齐全,时代从秦代至东汉晚期,是分析认识墓葬天井的好材料,下面以《塔尔坡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白鹿原汉墓》(三秦出版社,2003年)、《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所报告的墓例来探讨该地区天井出现的问题。
    战国时代的塔尔坡墓葬群、汉代的白鹿原汉墓和龙首原汉墓,以及长安汉墓群和西安东汉墓群是五个从早到晚的典型墓葬群,以报告的墓例做个统计如下:
    (图表空缺,详见报纸)
    统计表明,关中地区在战国时代流行竖穴土洞墓和竖穴土坑墓,西汉时期,竖穴土坑墓的数量便开始急剧变少,到了东汉时已经很少见;竖穴土洞墓在战国时期出现,并且一直到西汉其所占比例仍然很大,但是到了东汉该形制的数量就出现了急剧下滑;就在竖穴土洞墓的比例下滑的同时,斜坡墓道土洞墓的比例则相应的提高了,它在西汉早期开始出现,到了东汉时期已占占到90%,可谓发展迅速;天井是在斜坡墓道洞室墓开始出现后才出现的,总的趋势是,斜坡墓道洞室墓越普及,采用天井的墓例也越多。西安东汉墓由于报告公布的墓例所限,天井墓比两汉之际的长安汉墓有所减少,应属特殊情况。那么,天井和墓葬形制应该存在某种关联。
    龙首原汉墓群是较早出现采用天井的墓葬群,但只有一例,而该墓群是属于西汉时期的,其墓葬形制还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洞墓,但是已经出现了斜坡墓道洞室墓,是墓葬形制发展的交替时期,选择该墓群中的典型墓葬做分析应有一定意义。以下列举的形制结构不同的三座墓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是这一交替过程中的典型墓例。
    竖穴墓道土洞墓。龙首原汉墓西北医疗设备厂西汉早期墓葬M2,平面呈刀字形,墓道略窄于墓室,墓室为平顶土洞,平面略呈长方形。这种墓型在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秦墓中常有发现,从汉武帝时期开始,这种墓型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流行墓型,其影响至今。
    斜坡墓道洞室墓。龙首原汉墓群西北医疗设备厂西汉早期墓葬M132,全墓由斜坡墓道、过洞、耳室、墓室四部分组成,过洞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上半部呈斜坡状,下半部呈阶梯状;耳室位于过洞南壁,平面呈长方形,土洞,弧顶近平。墓室为土洞,平面呈长方形。
    墓道带天井的斜坡墓道洞室墓。龙首原汉墓群西北医疗设备厂西汉早期墓葬M170,平面呈把刀形,全墓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墓室四部分组成;有一个天井,位于过洞与墓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竖穴方坑,长2.80米,宽1.60米~1.70米,深6.40米,四壁较直。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宽北窄。此墓型关中地区西汉早期属首次发现,和东汉后流行的墓型相同,在西汉早期为新出现墓型,关中地区战国至秦代的中小型墓中尚无发现。
    从上述三个西汉早期的墓例及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汉早期,关中地区的墓葬形制开始出现变化,竖穴土坑墓已经被竖穴土洞墓取代,竖穴土洞墓开始成为主流,并且开始出现斜坡墓道的土洞墓,而天井最早就是在此时期在斜坡墓道的土洞墓中出现,天井的出现,和这几种墓葬形制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天井正是在洞室墓的斜坡墓道出现后,斜坡墓道与竖穴墓道交替时的产物,当为竖穴墓道与斜坡墓道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天井的出现不仅只是在墓葬形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还应有其特别的用意。
    第一,暨南大学柏宇亮认为,古人创造出天井是为了抵抗自然灾害,保证陡坡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这样一来技能缩小墓葬工程的总量,减少出土量,并且能够稳固整个墓葬,避免挖掘过程中墓道侧壁倒塌回填土下压的情况(《试论中国古代天井墓形成原因》,《理论研究》2009年第18期)。
    第二,在竖穴墓道洞室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墓道、墓室深度增加会使挖制一个墓坑的难度变大,并且也增加了放置棺椁的难度,此时斜坡墓道洞室墓便开始兴起。由于斜坡墓道在挖掘时土方量较大,在挖到靠近墓室时为了出土和采光的方便,天井便应运而生了。斜坡墓道洞室墓本来只是高级贵族才能用的墓葬形制,但到此时开始平民化,一些中小型墓葬也开始使用。
    第三,汉代厚葬成风,“事死如事生”,营造的墓葬力求复制和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样式。特别是一些富贵人家,不但墓葬的形制和布局要模仿地面上的居住建筑,而且死者的饮食等常用的生活用品等等都要纳入墓中随葬。在墓葬形制上尽量模仿地面居室,而天井便是某些当时较富裕的百姓住宅中必有的空间,到死后将之作为地下居室的一部分带入墓葬之中,也是合乎情理的。
    第四,自古以来,以密闭、隔绝为特点而构筑的椁室为中国传统式埋葬设施。直到战国早期,楚墓率先在椁内出现了装饰窗、门扉及模造门扉,它象征着椁内开通现象的发生。到了秦末汉初以后,这种椁内开通现象开始出现大型化倾向。接着,埋葬空间也开始了逐渐对外界沟通,如出现了羡道和玄门(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天井的出现亦可是为这种沟通而做出的努力,它像一个通道一样,从地面开凿,直接打通了地下与地上,仿佛像一个灵魂升天的通道一样,所以也就成为一个由地下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标志了。
    总之,天井在西汉时期出现后一直流传下来,其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
    来源:中国文物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