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秦陵新出土“半裸俑”试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秦汉文化网 李铨苏文 参加讨论

    秦始皇帝陵真是一座宝山,不经意中便会出土一批精美文物,让世人惊诧不已,给研究者提出探索的课题。1999年的春天,秦始皇帝陵内外城之间的东南方向,出土了石质铠甲、半裸 俑及大铜鼎。于是,舆论哗然,好奇者争睹其风采,研究者沉思其含蕴。对其中半裸俑大家看法也不一致,称“半裸俑”“异形俑”者有之,称“百戏俑”者有之[1] 。我们认为,“百戏俑”之名,似差近之。它们的出土,为研究和了解秦代社会风尚与社会生活,以及其对后世杂技的影响,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使人们看到了秦始皇帝生 活的另一面,看到了秦汉时期社会文化活动的侧影。本文拟就此作些探索,目的在于投石问路。
    一
    这批陶俑的具体数量及形态,因为地面尚有民居,未清理完毕。目前所知道的情况是,这个俑坑位于秦始皇帝陵东南部内外城之间,距石甲胄坑以南40米,坑长70米(加两头门道),面 积约800平方米。出土有铜鼎及百戏俑。
    铜鼎为双耳三足直肩环形底,外部饰精细密的蟠虬纹、谷纹、蝉纹等。鼎足为兽面纹。鼎高595厘米,重212公斤。鼎内有3枚铜镞。该鼎在中坑道的棚木上。
    北坑道内出土了彩绘陶俑,大约有11尊。陶俑仅着彩绘短裙,其余上身、双腿、双足赤裸, 与面部均为粉红色。这些陶俑因年代久远,坑体倒塌,均已破损。但是其姿态清晰可辨,有 直立状;有双手卷衣状;有一手插腰一手高举,双腿呈弓箭步状;有半跪状等。从已修复成形的1、3、5号俑也可见其端倪。这三尊陶俑均残,仅有颈部以下。1号俑较瘦小,从足到肩 部高1.51米,肩宽0.39米,双腿正立,双臂交于腹前,左手握右腕,右手伸掌,左肩外侧有刻文“咸阳亲”三字。3号俑较高大健壮,胸肌突出,腹部微鼓,露脐,裙带系于脐下, 臂高举向上,左臂下垂贴身,左手大拇脂贴于腰带内侧,左腿向前半步弓腿,从足到肩高1 .71米,脚踏板上刻有一“高”字。5号俑高大伟岸,短裙前有一皮质“前搭”,5号俑正立 于脚踏板上,双手扌卷 握腹前,“前搭”,左臂弯处原应有长木棒一类物件,将左臂腋下及腰胁处压有一圆筒状痕迹。5号俑足至肩高1.68米[2]。
    从这3尊陶俑及未修成的其他十余尊陶俑的形体、姿态、衣着及铜鼎来看,它们应该属于从 战国以来在贵族中兴起的“百戏”之类的戏乐活动的人物和道具。
    二
    所谓百戏是指古代散乐杂技。如扛鼎、寻撞、吞刀、爬竿、履火、耍龙灯之类。以百戏命名即百戏一词的出现似在东汉。《后汉书·安帝纪》延平元年(前106)“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其具体所指,当如班固在《汉书·西域传·赞》中所说:“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对这段话的解释,历来都有分歧。晋灼的解释是:“ 都卢,国名也”。李奇的解释是:“都卢,体轻善缘者也;砀极,乐名也。”颜师古的解释是:“巴人,巴州人也。俞,水名,今渝州也。巴俞之人所谓守  人也,劲锐善舞,本从高祖定三秦有功,高祖喜观其舞,因令众人习之,故有巴俞之乐。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 。鱼龙者,为含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及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 ”[3]结合各家注来看,所谓百戏,包括爬竿、翻筋斗、扛鼎、跳丸、跳剑 、走索以及俳优等。百戏便是诸杂技艺的总称。其前身的角抵戏,起源于原始社会,盛于秦汉[4]。
    角抵之戏源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黄帝战蚩尤,发动了熊、罴、虎、貔、貅、 、 等野兽,蚩尤则生成“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 ”[5]。后来,冀州人则从这里逐步创造了一种娱乐活动,便是《蚩尤戏》 。人们头上戴着牛角,互相抵触。由《蚩尤戏》后来变为角抵。角抵及其他戏乐,如角力,实际成为讲武的一项内容,以之培养军士的素质,进行素质训练。这在冷兵器时期,一个军 士身体强壮,力大如牛,身姿轻捷,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古代讲武之一项便是角力,角力往往以举鼎的方式进行。
    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6]。
    以后,讲武之事,逐步演化为帝王的娱乐之一。所谓“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为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 [7]。《文献通考》则更明确地说,秦始皇并天下以后,郡县兵器聚之咸阳,讲武之礼,罢为角抵[8]。《东坡志林》则将百戏的后期流变说得更清楚。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 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9]。
    以上说明,百戏之出现,其途径有二:一是讲武之礼的娱乐化,二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被养起 来专门供帝王贵族娱乐。春秋的时候,百戏之类已经被有道的王公视为国家之害。
    (晋文公)曰:奈夫八疾何?(阳处父)对曰:官师之所裁也,戚施直鎛,蘧蒢蒙 ,侏儒扶卢 , 瞍修声,聋聩司火,童昏 僬侥,官师之所不裁也[10]。侏儒扶卢便是百戏中的二类。侏儒个子小,无勇力而有才辩,常常幽默说笑而解困。洪迈说:“俳优侏儒,周伎之下且贱者也,然亦能戏语,而箴讽时政,有合于古 诵工 之义”[11]。扶卢,《国语》韦昭注:“扶 ,缘也;卢,矛戟之柲,缘之以为戏。”通俗的说,就是爬着矛杆上。扶卢也就是寻木童。王国维说:“此即汉寻 之戏所由起”[12]。
    综上所记,则百戏应包括角抵、寻 、俳优以及其他的戏乐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益,蔚为洋洋大观。
    三
    秦之百戏,就文献材料来看,有角抵、扛鼎或叫举鼎、俳优之类。
    扛鼎是竞气力的游戏,应从讲武而来。秦人由西北而向中原发展,贪狼强力是其群体风貌之一,在历史上记载的力士也较多。杜回是一位,生在秦桓公时期,曾于秦桓公十一年(前593 )参与秦伐晋的战争。战斗中被地面的结草所绊,被魏颗所俘。孟贲是齐国(一说是卫国)人,他的力气大得很,可以从活牛头上把牛角拔下来,张仪把他与秦国的力士乌获相 比喻。孟贲,也叫孟说,后来也归了秦。任鄙、乌获、孟说成为秦武王时的三位著名的力士。因为秦武王本身便爱好角力,惺惺相惜,任鄙等三位力士都作了秦国的大官。乌获力大, 能举千钧[13]。他与秦武王都曾比试举鼎。武王四年(前307),秦甘 茂拔宜阳,车通三川。秦武王与孟贲、乌获同行到周。武王与他们举周的龙文之鼎相比试。乌获两眼出血,武王则绝膑,不久便去世。乌获则活到了80岁。
    角抵俳优虽然并称,但二者是大不相同的。角抵为二人角力,即今之摔跤,以力胜。俳优为优人,常“倡优侏儒”并称。所以王国维认为,“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为侏儒为之,《乐记 》称优侏儒”[14]。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以后,亦曾将各地的角抵、俳优之类的百戏集于咸阳,以供戏乐。只是他在建国13年中,又要制订建国方略,实行统一措 施;又要进行文化独裁,思想专制,焚书坑儒;还要东行郡县,到处视察,寻求仙药,以求长命,确实辛苦。辛苦之余,召乐伎,唤俳优,观角抵,也势在必然。而二世之时,似乎以 百戏为乐成了终日的课程。他被赵高架空,无所事事,也无能事事,终日以百戏打发日子,也就难怪了。所以,李斯想见二世一面,但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李斯不得见 ”[15]。
    俳优在秦帝国的出现并且做了些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史记·滑稽列传》除记载了战国时齐的淳于髡、楚的优孟外,还记载了秦的优旃。
    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居 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木监大呼曰:“陛 木盾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 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木盾者得半相待。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当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至于百戏的实物,从考古中也有所见。秦咸阳宫第三号墓宫殿遗址壁画,有人认为即百戏俑。此说见于张旭先生所记述。他认为,东壁第五间下半部壁画内容“可能是封建统治者举行 宴会”。“三号宫殿遗址出土的壁画杂舞大概是缘竿之戏”[15]。对 此壁画,也有称作仪仗图[16],亦备一说。
    如果说秦咸阳宫壁画作为秦代百戏图尚待研究的话,那么秦始皇帝陵出土的百戏俑便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这从那些已经出土的十几尊陶俑的姿态已经说明问题了。它们上身赤 裸,光腿光脚,作着百戏的各种动作。它们有的被雕塑得胸肌发达,双臂及背脊肌肉突起,劲健有力,当是扛鼎、扶卢的能手。将来修复完工及再发掘出的俑中,也许会有侏儒一类的 人物。而置于棚木上的铜鼎,在这里似乎只能理解为举鼎所用的道具。其理由在于,如果作宗庙重器列鼎来看的话,它是孤立的一只,不够天子九鼎之数。而它正好置于百戏俑附近的 棚木上,这也是当时设计中的巧思。秦陵陪葬尽可能模仿生活中的真实,马厩坑有活马,有灯有盆;铜车马只是小了一些,其他也一如生活真实。但对人来说,只能以俑代人。陶俑自 然是不能举鼎的,但为了显示举鼎的场面,故将鼎埋在俑的上部。铜鼎重212公斤,折合秦 的800多斤。这个重量,作为秦时的力士是可以举起来的。乌获便被描写成可举千钧,则合 秦的7500斤,这似乎有点夸大。也可能原文为千斤,而辗转抄误了。铜鼎为子母扣,应是有盖的。现未发现鼎盖。这不是丢失了,而是为了举鼎,故不置鼎盖。徐州东汉画像石(出于 江苏铜山),表现的是七位力士,有伏虎 的、拔树的、扛牛的等,其中一位举鼎。此力士着短裙,左腿向后伸直,右腿微曲,双手举一圆鼎于头上,手握的是鼎耳,鼎底朝上。这七位力士的形象,与秦陵百戏俑的形象、姿态 ,有不少相似处,可作参证[17]。
    从秦始皇帝陵出土的百戏俑来说,使我们看到了秦始皇帝的另一面。这位“雄姿发英断,大略驾群才,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8]的一代天之骄子,他的生 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既能创造出火亘火亘 赫赫的武功,也能抽暇去观赏那百姿千态的百戏;他 既能黑着面孔去“焚书坑儒”,也能嘻嘻哈哈地接受倡优侏儒的调笑;他既有辛勤夜读和忙碌奔走在东巡路上的一面;也有在余裕中玩赏女人与男人的一面;他是严厉无情的,也是腐朽荒淫的。总之,秦始皇帝陵百戏俑的出土,无疑地使秦始皇帝的形象与秦帝国历史的面貌,更展现出了生动活泼的一面。
    四
    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展现出的秦代上层社会的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不为人们重视的侧面,使人们对秦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加完整的了解,也对始皇帝陵寝制度的规划原则有了更清 晰的理解。这些对研究始皇帝这位历史人物、秦帝国的社会面貌有了更多的实物参照系。而秦始皇帝陵百戏俑的这种价值,是通过它的艺术语言反映出来的。它所表现出的精湛的雕塑 形式,完美地体现了它的内容。它是与目前秦陵出土文物中的兵马俑、铜车马、跽坐俑相伯仲的又一组秦代雕塑艺术的精品,这是毫无疑义的。
    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在三维空间的主体形式中来再现社会生活,用物质性的实物形式来塑造形象。它着力于人物(或其他实物)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形态特征和思想性格。它是凝炼的诗句 ,不长于叙述,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瞬间[19]。它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运动,给观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秦陵百戏俑的艺术特点与秦兵马俑、铜车马、跽坐俑一样,突出了写实手法特点,但又较它们更为灵动,更富于动感,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写实艺术的形象特征,正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中说的,是“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来塑造的。世上的事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样子,甚至同一事物也还有不同的样子。百戏俑的作者便是按照秦代百戏的“样子”来雕塑百戏中不同的戏乐形式,而塑造出不同的样子。他们充分运用写实的手法,展现出百戏活动中各式杂耍的人物的不同形象。5号 百戏俑,按目前介绍,似乎是一位扶卢寻 木童 即爬杆的或顶杆 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必须有强劲的臂力,所以5号俑被塑造得双臂筋腱突出,胸背肌发达,左臂挟以粗棒,形神兼备,虽然面部形象不清,也足以显示这类演员的气质和风范。3号俑 右臂高举,左手抓着腰带,体形高大,胸及臂肌肉暴突,鼓腹,似为举鼎状,而使双腿成左前弓,右斜蹬的姿态。1号俑形体瘦小,身形矫健,应是作为轻功表演的一类演员。其他未 修成的百戏俑,有的直立,有的作弓箭步,有的半跪,等等,应为各类百戏的不同类型和节目的演员姿态。如果这片考古工地中其他百戏俑全部发掘出来并加以修复各复原位,那将是 秦代百戏表演的大荟萃。它比后出的东汉画像石上所刻画的百戏图要直观得多,场面要壮阔得多。无疑,那将是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又一个惊人的奇迹。
    秦代的雕塑艺术大师们以其超群的技艺,写实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展示了秦代百戏的形象。由于百戏杂技,姿态各别,所以百戏俑坑中的各个陶俑则以各种姿态面对两千年后的现代人 。它们与兵马俑坑中陶俑的行严伍整,步调一致,甚至表情木然的形象又不一样,而且是鲜活、灵动、自由得多,姿态各有千秋,表情各含意蕴。丰富的社会生活,给了雕塑艺术家丰 富的想像力和驰骋技艺的广阔空间,使他们可以在远离政治要求的题材中施展才干。所以,百戏俑的雕塑艺术可以说是秦代艺人无拘无束的创作,体现了他们真正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造 诣。即以目前修复好的几件来说,它们已可与《掷铁饼者》《雅典娜与马尔斯亚》中的马尔斯亚、《皮尔格塞的战士》相媲美而毫不逊色。它真正的以个体的雕塑体现了秦代雕塑艺 术的成熟,也是继喀左的女神像后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作品中的基本以裸体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的雕塑作品。我们说“基本”裸体的原因,在于这些百戏俑虽然赤裸上身和下肢,终 于还是穿了一袭位于膝盖以上的短裙,不似西方雕塑的全裸。从其裸露的部分来看,其雕塑所 表现的肌腱突暴及用力点的筋骨突起的状况,完全符合解剖比例和肌肉运动时的力学原理。 虽然,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解剖学和现代力学知识并不丰富,但是,正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所说:
    画家若要表现裸像的身姿手势时,使各部位安置妥帖,他就必须了解筋、骨、肌肉、腱的解剖。他应当了解它们的多样运动和力量,了解每一种运动是由那一条肌肉或腱引起的,只须 把这些画得粗壮些。至于其余的筋肉就不必画得条条毕露了。像后一类错误,是那些力图装成大画家的人常犯的,他们笔下的裸体像呆板而无生气,与其说像人不如说像一袋核桃,与 其说像肌肉结实的裸体,不如说像一捆萝卜[21]。
    秦代的艺术家正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百戏艺人演出时不同动作中肌腱运动的情况和肌肉或收缩或突起的现象。他们观察入微,熟记于心,操之于手,运用自如,表现在他们的作品 中,只需几笔便将该“粗壮”突起的地方表现出来,毫不拖泥带水,足见其艺技的精纯和老练。
    表现在百戏俑的雕塑艺术手法,较之兵马俑、铜车马、跽坐俑来说,似乎放得更开一些,写意的成分在写实中运用得更多一些。为了表现出力量,俑的手、足塑得稍大一点,充分展示 了男子汉的雄风。这一点,既体现了百戏艺人的实际状况,也体现了百戏活动的生动和勃勃生机的场面,还体现了这些艺术家放开手脚畅心如意的创作心态。在没有心理负荷的心态下 ,他们创造出了一代杰出的艺术奇葩。
    四
    百戏起于秦。秦继战国,将已经由讲武之礼以为戏乐改名为角抵,而散乐百戏按《初学记》及《通考》乐考的说法,散乐其来尚矣。其杂戏盖起于秦,有鱼龙、蔓衍、高 、凤凰、安息、五案、都卢、寻 、丸剑、戏车、山车、兴云、动雷、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激水、转石、漱雾、扛鼎、象人、怪兽、舍利之戏[22]。这里所说的杂戏即是 百戏。说起于秦也不尽然,无非是秦时它们更发展成了一种气候,更加系统了而已。上面所 说的二十余种杂戏,包括了幻术、杂耍、角力、驯兽这些杂技的内容。从文献来看,到秦时百戏似乎还限于帝王宫廷或贵族的戏乐。
    百戏活动到了汉代更为风行。张平子在《西京赋》中,描述了平乐馆中武帝观百戏的盛况:
    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奓糜。临迴望之广场,程角抵之 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 ,冲狭燕濯,胸突钅舌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适。……总会仙倡,戏豹舞熊, 白虎鼓瑟,苍龙吹?。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逶迤; 洪涯立而指挥,被毛羽之衤丽。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衤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石辟 石历  激而增响,磅石盖乎天威。巨兽百寻,是为曼延;神山崔巍,炎欠从背见。然虎升而 攫,犭爰犭穴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 ;白象行孕,垂鼻辚 。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 。含利 ,化为仙车 ;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尔乃建戏车,树修旃,亻辰童程材,上下翩翻。突倒头而 跟纟圭,譬陨绝而复联。百马同辔,骋足并驰,木童末之伎,态不可弥。弯弓射乎西羌,又顾发乎鲜卑。于是众变尽,心酲醉,盘乐极,怅怀萃[23]。
    平乐馆在上林苑,是专供皇帝戏乐的地方。该赋详细地叙述了武帝百戏园中的各式戏乐,既有以气力、技巧取乐的角抵、举鼎、爬杆、走索,又有以幻术取乐的雨雪、山林、怪兽、海 鳞,还有以驯兽取乐的耍蛇、弄象、驱虎、赶熊,以及音乐表演、车技等等,极一时之盛。汉武帝在平乐馆行乐,不光自己看,似乎也还“与民同乐”。武帝元封六年(前105),“ 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24]。这也是百戏由宫廷走向民间的先声。元帝初元五年(前44),因为天灾人祸,国家困难,元帝听了贡禹的话罢角抵戏。
    但是,百戏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平民百姓欢迎的娱乐活动,所以很快便流行于民间。东汉时,百戏之盛可以从汉画像石上得到启示和证明。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及画像砖中,有许多都刻画 有百戏的图画,最精彩的是1954年在山东省南部沂南县北寨村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了60多片画像石,除宴乐、攻战的以外,中室的《舞乐百戏图》描绘了一幅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节 目丰富的百戏表演的生动场景。其中百戏演员约23人,乐队27人,合计近60人。表演的百戏则有《跳剑》《弄丸》《都卢寻木童》《七盘舞》《绳技》《 走索》《龙马负图》《鱼戏》《狮舞》《雀戏》《车戏》等包括力技、 形体、高空、动物戏、幻术、车术等[25]。它几乎便是张平子在《西京赋》中所记录的百戏的形象图解。百戏在这时不但盛行于民间,而且在流行中逐渐发展, 趋于成熟,已经形成了百戏的体系。其中有些演员也是赤裸上体的,这与秦陵百戏俑有相通之处。还有一些女演员,这一点,由于百戏俑坑发掘尚未最后结束,尚不能确知是否有女演员。
    一切文化都是流动的,最终都走向了世界。百戏俑在民间流行过程中自然会向四方及后世传播。唐代仍称“百戏”,《旧唐书·敬宗记》有二年“八月丙午观FJF竞FJJ渡于新 池。九月甲戌观百戏于宣和殿,三日而罢”的记载。敦煌壁画中的《宋国夫人出行图》中便有《扶卢寻木童》等百戏出现,百戏伎乐已经传至中国的西部 。在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描绘着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百戏,其中有《神娃登绳弄 玉》描绘着三位女子登绳的同时,二人在弄丸,一人执火;还有《弄剑》《倒立》《狮子舞》等,百戏活动亦传入了东瀛。诗人更是争相在自己的诗作中把百戏作为一个题材加以歌咏 。王建写有《寻木童   歌》:
    人间百戏皆可学,
    寻木童不比诸余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
    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
    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倚附欹竿滑,
    上下翩跹皆著衤蔑。
    翻身垂颈欲落地,
    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
    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
    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冗,
    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
    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
    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
    贵欲欢他平地人。
    ……
    就连10岁的才童刘晏也写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
    惟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
    犹自嫌轻更著人[26]。
    古代百戏由秦而后,不断发展,历经汉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称之曰杂技。它拥有着广泛的观众群,而且不断翻新,给工作劳累的人们以精神的 振奋,神经的松弛,生活的愉悦,人生的调剂。这些,从秦陵百戏俑来看实际在秦代就已经形成雏形。大矣哉,秦也。政治上建立了中国中央集权制的体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以发展 生产,军事上设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以卫政守疆,文化上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社会生活中的百戏也在秦具备体要。这便是统一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建树以及对人 们社会生活有形、无形的干预。伟矣哉,始皇帝陵,稍有动静,便有奇珍面世,展现一代文化的某一方面,文化考古的富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厚资料源泉。
                       
    [1]称半裸俑者是依其妆饰而言,见1999年10月18日《华商报》之文《秦陵出土半裸俑》;称 “异形俑”者因其形态不同于兵马俑而言,见《文博》1999年第5期《秦陵出土异形陶俑和罕见铜鼎》;1999年夏我为临潼区所编《临潼旅游·大秦雄风》一章著文时称“百戏俑”, 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临潼旅游》。
    [2]参见段清波、马明志、张颖岚、张卫星、尚爱红:《秦陵又发现百戏陶俑陪葬坑》,《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13日。
    [3]《汉书·西域传·赞》注。
    [4]常任侠:《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艺术的发展与成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第17页。
    [5]任  :《述异记》。《礼记· 月令》。
    [7]《汉书·刑法志》。
    [8]《文献通考》卷149《兵》。
    [9]《东坡士林》卷5。
    [10]《国语·晋语》四。
    [11]洪迈:《夷坚志》丁集。
    [12][1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13]《吕氏春秋·用众篇》高诱注。秦一钧为30斤,1斤约250克。乌获能举千钧,则约3 0000斤,合7500000克,计7500公斤。此说应属夸饰之词,或为字误,作千斤似差近之。
    [15]张旭:《秦咸阳第三号宫殿遗址壁画》,咸阳博物馆编《秦汉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203页。
    [16]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会:《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17]同[4],七一图。
    [18]李白:《古风》。
    [19]《艺术概论》编写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页。
    [20]《掷铁饼者》《雅典娜与马尔斯亚》均为米隆(Miron)所作,希腊艺术的过渡时期 (前479—前450)的作品。《波尔格塞的战士》为希腊化时期(前3—1世纪)阿加西亚斯 (Aga sias)的作品。
    [21]戴勉编译:《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44页。
    [22]转引自马非百:《秦集史·音乐志》。
    [23]〔梁〕萧统:《文选》卷2张衡《西京赋》,中华书局影胡克家本。
    [24]《汉书·武帝纪》。
    [25]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8 期。
    [26]刘晏:《咏王大娘戴竿》。
    图一江苏徐州汉画像石右三为举鼎
    图二四川彭县画像砖安息五案舞盘
    图三山东沂南汉画像石百戏图(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