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秦陵大鼎纹饰讨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秦汉文化网 申茂盛 参加讨论

    关于纹饰,目前的研究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发掘简报或报告,发表的资料比较简略,仅说是什么纹,未予详细的描述,给其他研究人员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试图运用一些 新的方法,对秦陵大鼎纹饰作以详细的描述并探寻纹饰的组合规律及意义。
    一、秦陵大鼎主体纹饰的命名
    秦陵大鼎周身遍布的纹饰,令每一个前来参观指导的专家大为赞叹、欣喜不已,但对它的 命名,诸多歧见,人言言殊,或曰蟠螭纹,或曰蟠蛇纹,或曰蟠虺纹,令人无所适从,本人作 为此鼎的修复者之一,有机会与前来参观的同行切磋交流,聆听前辈专家的指教,逐渐对此 问题产生了兴趣,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尽管是管窥蠡测,一鳞半爪,仍不思浅陋,希望与诸位专家讨论。
    本人认为首先有必要对这种纹饰给一个准确的命名。蟠:《汉语大词典》:“盘曲,盘结”。据此可知,缠绕、盘曲的纹饰才能称之“蟠”。虺:《说文解字》:“虺以注鸣”,诗曰:“胡为虺蜥。”《汉语大词典》(1):古称蝮蛇 一类的毒蛇。通常指土虺蛇,色如泥土。《诗·雅·斯干》:“维虺维蛇。”《新唐书· 西域传上·天竺》:“有树名咀赖罗,叶如梨,生穷山崖腹,前有巨虺守穴,不可到。”(2 )泛指小蛇。《国语·吴语》:“为虺弗榷,为蛇将如何?”韦昭注: “虺,小蛇。”北魏杨 之《洛阳伽蓝记·建中寺 》:“长虺成蛇”。(3)蜥蜴类动物。唐韩愈《祭马仆 射文》:“惟东有 ,惟西有虺,颠覆朋邻,我 余有几!”原注:“虺,蜥也。”可见 虺是一种未长成的小蛇,或是类似于蛇的爬行类动物,如蜥蜴等。
    蛇:大家常见,并不陌生。《汉语大词典》解释说:“爬行动物。体圆而细长,有鳞,无 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捕食蛙、鼠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
    蟠蛇纹和蟠虺纹都可以认为是与蛇有关的纹饰,它是指纹饰比较细腻,类似于蛇的动物形象,其中,蟠虺纹的纹饰更为细腻一些而已。
    螭:《说文解字》:“螭,若龙无角而黄,北方谓之土蝼。”《蜀都赋》又言:“或藏蛟 螭 。”刘注:“蛟螭,水神也,一曰雌龙,一曰龙子,是螭也,属龙。”《汉语大词典》:“ 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楚辞·九歌·河伯》:“乘水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王逸注 : “骖驾螭龙。”《吕氏春秋·举难》孔子曰:“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 可见,螭是一种龙。由此可知,蟠虺纹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蟠螭纹为自然界中不存在而常出现于神话中的动物。
    蟠虺纹:分单体、双体和多种三种形式。
    1.单体,分两种形式
    (1)整体形似蜥蜴,头上有双角,身较短,多填雷纹,有的有前爪,有的无爪,多作为附属纹饰见于蟠螭衔虺或兽面衔虺纹中,虺在螭或兽的颌中作挣扎状。如知81H126:47①(《侯马铸铜遗址》P22,图一一八1本文图-1),另外同样的纹饰还有,知窽81H1 26:48(《侯》P226图一一八2)、諸33(3)A;7、諸81(3)A:3、諸37(3)A;3(《侯》228图一一九1、2、3)、諸86(3):25、諸86(3)22、諸86(3):23(《侯》23 3图一二三1、2、3)、諸81H429:17、諸81H126:70(《侯》P245图一二三1、2)等。
    (2)身似蜥蜴,无头无耳无爪,身填雷纹,作为附属纹饰见于蟠螭衔虺或兽面衔虺纹中,多被螭或兽爪所抓。如諸81H126:63②(《侯》P138,图七02,本文图一2),另外 同样的纹饰还有,諸81H126:14、17、諸8H126:23、20、22(《侯》P140图七二1、2)、諸81H126:63(《侯》P232图一二二1)諸86F15:3、諸81G126:58(《侯》P235图一二五1、2、3)等。
    2.双体
    蟠虺纹自身绞绕成“丁”字形,两条单体相互交错组成一个方形单位。如上马村第13号墓鼎盖③,洛阳中州路第4号墓鼎盖④,长治分水 岭第26 号墓盘腹⑤等。(图一3摘录《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P84图三十二 )
    3.多体
    一般有四条蟠虺组成,中间两虺相互缠绕,两侧各有一虺组成一方形单位,它们皆各自成单位反复排列,使画面构成四方连续。如諸17H37:2(《侯》P225图一一七本文图一、4),洛阳中州路第4号墓鼎腹⑥,辉县琉璃阁第75号墓鼎腹〖HT5”SS 〗⑦等。另外还有一些变异蟠虺纹,如《太原晋国赵卿墓》⑧M251:563舟腹,中间一个陶索纹,两 个对角各有一个“C ”形纹,组成一个四方单位(《太》P73图三三,本文图一5)。M251:537铜  盖、腹、足 。两 个“C”蟠虺相对而立,组成一个方形单位,两单位间隔两个上下相对的小的“C”形蟠虺,反复排列出现(《太》P45图二一,本文图一6)。M251:599匏壶下腹部。纹样同M251:537 ,只是蟠虺的眼睛突出。在《太》书又名乳丁蟠虺纹。(《太》P53图二五(A),本文图一 7)
    蟠蛇纹:蟠蛇纹分作单体、双体、多体三种形式。它与蟠虺纹的区别在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蛇头, 蛇身纤细弯曲。
    1.单体
    头似蛇头,头有两耳,身较长,蟠三周,身填不同的纹饰。如XXV諸668H405:1(《侯》 P149图七七1本文图二1)、諸17H37:4(《侯》P149图七七2)
    2.双体
    头为蛇头,蛇身弯曲,双尾相缠绕,与缠尾的窃曲纹相似,如新郑壶盖⑨ (《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P83,本文图二2)
    3.多体
    为多条蟠蛇互相缠绕,一般蛇的数目多为偶然,互为对称。如种T35H103:2,镂空盘范。饰六条相互缠绕的镂空蟠蛇,三条蛇头向内,三条蛇头向外(《侯》P130图一六四本文 图三3) 。另外还有标本諸37H83:8,内圈纹饰为九条蛇头向内,几条蛇头向外的蟠蛇互相缠绕(《侯》P126图六O、2)。諸96F7:1,以四叶纹为中心,四条蟠蛇蛇头向内互相缠绕。(《侯》P156图八O、1)諸9(3):2,蛇头昂起,前身有爪,相互缠绕,整体以雷纹衬地。( 《侯》P246图一三四、4)。赵卿墓M251:136,当卢,正中为四叶纹,其周围有四条身躯相互盘卷的蟠蛇,蛇头皆向花瓣。(《太》P121图六二、3)。M251:688,正中为四叶纹,花 的四周有16条蛇相互盘绕,八条蛇头朝内,八条头向外。(《太》P121图六二、4)。
    蟠螭纹:蟠螭纹是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青铜器上典型的纹样,形态构图变化甚为多样。分作单体、身蟠曲呈“S”形、身蟠曲呈“C”等三种。
    1.单体蟠螭纹
    圆雕,多为壶的附耳和  钮等。头为龙头,唇吻上卷,牙外露,有的头上有两角。身呈“ S形”,有前后两爪,尾下垂或上卷。标本諸31F13:3(《侯》P119图五、2本文图三1)。另外还有标本諸81H126:9,(《侯》P119图五、1)标本M251:203(《太》P81图三七A )
    2.身蟠曲呈S形,分以下三种
    (1)左右并列,互不缠绕。如标本諸9F30:38(《侯》P250图一三八、2本文图三、2)。另外还有标本諬P:017(《侯》P250图一三八、4)、諸9F39:27(《侯》P206图一 O四、1)、諸86(3):5(《侯》P206图一O四、5)。
    (2)两螭或多螭相交或相叠。标本諸47H125:13(《侯》P211图一O七、3本文图三、3 )。另外还有标本59T10H93:4,(《侯》P211图一O七、2)。
    (3)螭凤相交
    标本諸81H126:48(《侯》P226图一一八、2本文图三、4)。另外还有諸81H126:47(《侯》P226图一一八、1)
    3.身呈C形,可分以下三种
    (1)蟠螭头向内卷,同向或反向并列相连。同向:标本諸81H126:41,纹饰上下分四层,螭首尾相连,舌下垂切自身,身填斜线(《侯》P215图一一O、3本文图三5)。另外还有 标本諸13H35:8(《侯》P213图一O九、3)諸13H36:5,(《侯》P215图一一O、4)。反向:9F30:81(《侯》P213图一O九、2本文图三、6)。
    (2)两螭或多螭互相勾连缠绕。标本諸81H126:42,鼎腹部模,蟠螭上下反向相绕,顺序衔尾,身填云纹。(《侯》P218图一一二、1本文图三、7)。另外还有諸81H126:44(《侯》P218图一一二、2)。秦陵大鼎的颈纹与之相近(本文图四)。
    (3)蟠螭一身双头或一头双身,上下相绕。标本86(3):17(《侯》P242图一三一、 4本文图三8)另外还有諸9F30:36、諸9F30:37(《侯》P241图一三O、4、5)。秦陵大鼎 的腹纹与之相近。(本文图四)
    对照上述纹饰,大鼎的主体纹饰应叫蟠螭纹比较合适。
    二、秦陵大鼎纹饰特点
    1.秦陵大鼎纹饰
    秦陵大鼎的纹饰极为精美、复杂,拟分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描述。
    足部:
    足为蹄足,足内侧为弦,外侧为弧,高24.5厘米,足上饰一浮雕式、立体感较强的兽面纹, 它是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并附有变形的上下肢。纹饰结构是以中间鼻梁为基准线,两边为 对称的目纹、牙齿、上肢、下肢,其装饰区域主要在腿的上部(图四)。它与侯马的兽面纹(《侯》P229图一三O、2、3)、赵卿墓的兽面纹(《太》P23图五(A))几乎完全相同, 只是此兽面多出了上下肢。
    双耳的正反面和侧面都饰有蟠螭纹。
    耳正反面:
    饰S形蟠螭纹,正面六个,反面四个,分别以耳的中线左右对称。(图四)
    耳的侧面:
    是变形的蟠螭纹,共七个,以中间的一个为准,左右各三个互相对称。螭蟠纹的底为素底,蟠螭内填有细腻的浅涡纹、三角纹、直线纹等(图四)。部分部位形成了凤(鸟)头。
    鼎体的纹饰以腹中部的凸棱为界,可分为颈纹、腹纹和颈腹纹之间的蝉纹三部分。
    颈纹:
    宽13厘米,身呈“C”形,两螭互相缠绕的蟠螭纹。它与前面所述的蟠螭纹稍有不相同,它在蟠螭纹中间还夹有变形兽面纹,由各自独立的蟠螭纹和变形兽面纹共同组成,故为了清 楚,以兽面纹和蟠螭纹各自为一个单位划分,这样可划分为12个兽面纹和12个蟠螭纹。
    兽面纹长8.4厘米,两个兽面纹之间间隔一蟠螭纹,两个兽面纹呈中心对称,即一个兽面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兽面纹重合。兽面纹变形比较严重,但依然能够辨出眉、眼、鼻 及额头上的“王”字(以方形圆角来表示)。(图四)
    蟠螭纹长18厘米,两组蟠螭纹以兽面纹为轴线呈直线对称,每组蟠螭纹由两条单头互相盘绕的蟠螭组成,每条蟠螭可以辨出它的上唇、下唇、眼、口(这两条蟠螭呈中心对称) ,蟠螭纹内填圆圈纹、三角纹、陶索纹。(图四)
    在兽面纹和蟠螭纹之间的间隙处,填有一些∽形的花纹。
    腹纹:
    宽7.5厘米,可分为七组,每组长33厘米,蟠螭一头双身,头上生二角,身分左右,呈“ C”蟠曲,转角处各与一条无头螭尾相缠。呈二方连续出现,蟠螭之间呈轴对称。(图四)
    蝉纹:
    宽2厘米,共64节,每节长约3.5厘米。每节内部有两组蝉纹,一个为展翅,一个为闭翅(图二  4)。这64节纹饰又像竹节一样,所以又命为竹节纹。
    2.秦陵大鼎纹饰的成纹特点
    我们知道,自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上纹饰的制法一般有二种:一种为“拼接组装法”,即 将纹饰分解成一个个纹样单元,这个纹样单元可被称之为模板,每种花纹只做了一块模。做 外范花纹时,按照器物大小各部位在相应的模子上捺出一段花纹泥片,拼装到外范的底托上,便可以合成一套完整的青铜外范。钟、鼎、舟等器物的纹饰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拼接 组装法颇似后世的活版印刷技术,它便于更换易损部位,提高范的成品率和模的重复使用率,其特例是编钟的钟纹。纹饰制好后,逐一镶嵌到钟体上,可称为局部镶嵌法,这是拼接组 装法的一种灵活运用。另一种方法是印模法,用花纹的模直接在铸范上压印出花纹,多用在图案成连续式的花纹,如赵卿墓细夔龙纹舟M251:533,腹中部一圈蟠螭纹,纹样中间有 几条缝迹,缝迹间花纹长度相等(《太》图版一三六  1)。可见是用一块模具在外范上压 印的,纹间留有模具压印的缝迹。附耳牛头螭纹蹄足升鼎M251:633的鼎盖第3周纹饰带有二个牛头(龙头)紧挨在一起,缺少螭身,只有半组花纹而已(《太》P25图六(A)),说明在 印制花纹时由于间距不够,只印了半组花纹。不管是拼接组装法还是印模法,由于其纹饰的母模只有一个,所以形成的花纹的大小、纹路都完全一致。但秦陵大鼎颈纹的蟠螭纹经我们 仔细 测量后,尺寸不一,见下表
    说明这些纹饰,应是直接在范上画好,并没有用拼接组装法或印模法。另外凸棱上的竹节纹,经测量64节的尺寸各不相同,而且还发现了多达七处的错版。本来的两个蝉纹应一上一下 ,一个展翅,一闭翅,这里却出现了两个蝉纹都在上的情况(图二  5)。更说明了此鼎的 纹饰没用上述两种方法。但这种错误是分块刻范的接茬,还是制造时工匠的失误,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秦陵大鼎纹饰的意义
    要分析秦陵大鼎纹饰的意义,首先看一下纹饰中都有哪些动物的形象,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秦陵大鼎纹饰中主要包括龙、鸟(凤)、蝉、兽面纹等。
    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据专家研究认为龙 与爬行类动物蛇、鳄、蜥蜴有密切的关系[10],龙是这三种动物的变相,这三种动物是龙 的本相。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与爬行类动物在季节上大体相同,两者都是复苏于春季,而 频繁活动迅速生长于夏季,到了秋季也同样不能抵御大自然的肃杀之气而逐渐进入衰败生命动物周期与植物生长周期的这种同一性,是由于它们之间有某种神秘互渗关系的缘故,这 些爬行动物的活动变化能引起植物界的种种变化,植物的生长、结果、凋谢,是为这 些爬行类动物的活动所感应和转移。也许,他们认为这些爬行类动物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也许他们就认为这些爬行类动物就是植物的神灵,掌握植物的生长 变化。
    原始人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秋分以后雨量逐渐减少,爬 行类动物的活动也逐渐减少而进入冬眠;当爬行类动物出蛰以后,雨水开始增加,当它们夏日活动频繁时,雨量也特别丰富。非但如此,就是在降雨前夕,它们也有异常的反应。如在 雷雨来临之前,天气闷热,气压偏低,爬行类动物就爬出巢穴来活动。并且爬行类动物大多喜温湿环境,因此它们多在水中,近水处或阴湿的地方活动、居住。所以,原始人认为爬行 类动物与雨水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系,再进一步的发展,又导致了云、雾、虹与雨水的神秘关系。
    原始人认为云、雾、虹都是一种动物,而且这些动物的出现都与雨水有关。雨水总是与这些 生物相伴出现,它们能够对雨水的降临与否产生影响,甚至就直接掌握着雨水。进入新石器 时代以后,由自然经济转为农业经济,人们比以往更加关心天气的变化,当风调雨顺时,农业就丰收,当规律反常,就会出现较大面积的旱涝灾害,面对这种旱涝威胁,人们寻求各种 巫术方法,达到能够控制雨水的降落和雨量的多少的目的。由于原始人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认识不清,认为雨水是受一种叫龙的生物控制着,他们将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加以崇拜。   
    图腾源于北美印第安人语,意为同部落或几个部落联盟共有的信仰崇拜的动物,这个动物 是 他们认为的“与他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存在着血缘关系”祖先神。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使自己成为龙的同类,成为龙的子孙,受到龙的保护,以使龙所具有的神力能够转移到自己的 身上,并通过这种超人力超自然力,对雨水加以控制,以确保每年农作物的丰收。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传说在中国盘古时期,泛滥的洪水毁灭了人类,为了使生命得以延 续,后来伏羲、女娲兄妹二人通婚,借以繁衍人类,因此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太平御览》七八女娲氏条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 , 乃引绠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除了造人之外,还有补天的传说:女娲曾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且折断鳌足来支撑天的四极。她治理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女娲 是古代神话中征服大自然的女神。至于他们的形象,传说为“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同样鸟(凤)、蝉、猛兽等都曾在历史上担任过图腾的角色,例如,根据《史记》的记载,商、秦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子孙,都是鸟的后代。《史记·殷本纪》:“殷契,母简狄,有 氏之女,为帝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注:黄帝之孙)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说明殷契的母亲简狄和秦祖大业的母亲女修都是吞食玄鸟之卵生育的。这是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制时期,谁也说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是何人,只能假托于神鸟 ,对鸟神崇,以鸟为图腾,所以,有鸟之子孙的记载。对候鸟的崇拜,实际上隐藏着的仍然是农业民族对雨水的需求,《说文解字》“(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 暮宿凤穴”。古人这种观念的产生与中国的季风气候有关,候鸟总是随着东南风的北上而向北迁徙的。候鸟的出现总带来大量的雨水,深秋,候鸟南迁,雨水渐少。这本来是一种自然 现象,但在原始人的思维中,一切纯物理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任何自然现象都是受灵力的控制,他们认为:雨水的降临与东南风有关,而东南风总是伴随着凤鸟的出现而出现的。因而 ,在东方的诸民族集团中,又认为雨是由凤鸟掌握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到东方炎帝祭雨时,就由凤(彩鸟)掌握:“有五彩之鸟……惟帝俊下支,帝下雨坛,彩鸟是司。”  蝉是自然界实有的生物,古时又名复育 。其生理习性为:夏季产卵于树枯,卵随雨水落地入土,在来年的夏季借地温自孵成肉蝉— — 蝉初生无翅时的形状。而后,肉蝉脱壳成蝉。古人则错误认为,蝉是复育转生,复育由蛴螬 化成。《论衡·无形篇》“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而为蝉”。并把蝉誉之为不死的化身。从新 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到两汉的墓葬中,都把玉  (死者口内含的随葬品)和其他随葬品也做成蝉形的实例,这是盼死者早日转世的象征,寓存生者对死者永恒的怀念,以及死者永生 的形象。
    中国古代认为“昆虫未蜇,不以火田”。《礼记·玉制》篇,一方面是昆虫入蜇以后,草木 才真正枯黄,可以烧荒开垦了,另一方面,也是对昆虫还存在着一种戒惧心理,不敢轻易加 以伤害。《山海经·西山经》说太华之山(即今华山),“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 见则天下大旱”。“六足四翼”是昆虫的形态特征。“见则天下大旱”有些像神话了的昆虫,疑是指蝗虫而言,中国古代人们缺乏知识,往往认为旱蝗之来是上天降罚,不是人为所能 挽救的,存在着昆虫崇拜,寓意着渴望农业丰收。
    兽面纹,在商代多称做饕餮纹。《吕氏春秋·先识览》言:“周鼎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 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饕餮是商代祭祀的形象,也是氏族的远祖,系殷代受帝命进 行降雨并带来丰收的神,地位仅次于帝,或为帝的后裔。为此,在商代将其放在青铜器的主要位置上,如方彝、尊、觚都放在器体正面的主要位置上。饕餮纹到西周中期后逐步消失, 变得不重要了。《礼记》中记载孔子曾说:“殷人尊神,率民事神,先鬼而复礼,周人尊重礼而尚礼,敬神而远之,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 青铜纹样中,鬼神的地位降低了,而开始突出动物的形象,如飞虎、牛等,也开始出现取材于各种动物如牛、羊、马、鸟、虎、犀、象、蛇、鹿等重新组合的“象物”形象。这样形成的图像,就不再是现实当中的动物,而成为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生物了。
    从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些部落融合的信息,当一个强大的部落或民族兼并掉另一个部落或氏 族时,就把另一个部落或氏族中最厉害的部分也吸收到自己部落或氏族的图腾上,合并与融 合成一幅凌驾于原来形象之上的新图腾,以代表所有被合并的部落或氏族。
    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酋长和奴隶社会的贵族,他们利用图腾神化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把自己说成是祖先神在世间的代表,通过对图腾的崇拜达到神灵、祖先的崇拜,进而达到对这 些神在世间的代表——人的崇拜。把这些动物铸在这些器物上,也就是这样的目的,最终达到使人们对这些器物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崇拜。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青铜器上的纹样并不是随意设计的,都反映出一定的思想意识,并随着人的观念的改变而改变。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从高明先生的《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牛芳、张立莹两位女士帮助绘制和扫描线图,特致感谢。
                               
    注释:
    ①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③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
    ④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⑤山西省文管会:《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
    ⑦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⑧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 6年版。
    ⑨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3、4期。
    [10]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
    (编校:徐卫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