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 自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于关原合战中取胜,推翻丰臣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建立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 德川幕府时代政治 江户幕府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とくがわ いえみつ)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另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过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制农民。德川将军权力较镰仓、室町时代强大。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发展和结束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德川幕府年表 1603-1867 01.德川家康(1603.2.12-1605.4.16) 02.德川秀忠 (1605.4.16-1623.7.27) 03.德川家光 (1623.7.27-1651.4.20) 04.德川家纲 (1651.8.18-1680.5.8) 05.德川纲吉 (1680.8.23-1709.1.10) 06.德川家宣 (1709.5.1-1712.10.14) 07.德川家继 (1713.4.2-1716.4.30) 08.德川吉宗 (1716.8.13-1745.9.25) 09.德川家重 (1745.11.2-1760.5.13) 10.德川家治 (1760.9.2-1786.9.8) 11.德川家齐 (1787.4.15-1837.4.2) 12.德川家庆 (1837.9.2-1853.6.22) 13.德川家定 (1853.10.23-1858.7.4) 14.德川家茂(1858.12.1-1866.8.11) 15.德川庆喜 (1866.12.5-1867.12.9) 德川幕府的职位制度 上位的职务 有关直属于将军的职务,是从谱代大名里任命的。与旁系诸侯相比,幕府并未给予谱代大名高俸禄,而是给予了他们参与策划幕政的权利。 大老 幕府临时的最高职务。虽统括政务,但只参与基本的重要政策的确定。定额是一名,由土井、酒井、堀田、井伊四家独占。 老中 常设的最高职务,统括幕政。定额是四到五名,由老中里最先上任者或是御门第等特别门第出身的人作为老中首席位置。 京都所司代 京都的警卫,朝廷与关西大名的监视,并统括畿内四周的直辖地。在职务编制上是仅次于老中的重要职务。 侧用人(1) 将军近侍的最高职。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将老中的呈报传达给将军。(1)往往执掌大权。 大坂城代 大坂城的警卫,关西大名的监视,其任务为统括大坂值班的幕府役人(2)。 寺社奉行 全国的寺院和神社、寺院和神社领的管理,掌管宗教统制的职务。加上堪定奉行和町奉行的三奉行中的最上位。 奏者番 掌管有关殿中所用礼仪事项的职务。在年初等诸大名谒见将军的时候,负责进行转达。 若年寄 作为主人,施行旗本的统括。定额为三~五名。 中位的职务 对中位的职务,是从高级、中级旗本中任命。 高家 由老中支配,掌管幕府的仪式和典礼。负责钦差、朝臣的接待,过往宫中的使节等。俸金是1500石,不过官级与大名并列。 大目付 由老中支配,作为老中的耳目,进行对大名、交代寄合、高家的监察等,幕政一切的监察。 町奉行(3) 支配江户的町方(4),并全面掌管行政、消防、司法。老中支配,比堪定奉行职位高。 堪定奉行 掌管皇室领地的民政和租税征收,幕府财政的经营,皇室领地的诉讼等。对部下设有诸多职务,也掌握着郡代、代官等。老中支配。 大番头 应对江户城和江户市内的警戒,在战时统率作为先锋而工作的大番。大番头下面设有四名组长,四十六人的组众,还有与力和同心隶属其下。老中支配。 留守居 将军离城时,负责江户城警戒。在幕府初期是拥有极大权限的重要职务,从将军没有离开江户之始就变成了闲职。老中支配。 远国奉行 被置于全国直辖地的奉行的总称。在任地掌管民政与司法。京都、大坂、骏府的各町奉行和长崎、堺、奈良、山田、日光、佐渡等地的各奉行。老中支配。 小普请(7)组支配 由旗本、御家人统领无工作之人(小普请组)。老中支配。 普请奉行 劳务为江户城内的土木工程。也负责神田、玉川上水的管理。由老中支配,与作事奉行、小普请奉行一同被称为下三奉行。 书院番头 统领负责江户城诸门的警戒、将军出行时前后警戒的书院番。在番头下面有组头,隶属其下有组众。若年寄支配。 小姓组番头 统领小姓组。任务与书院番大致相同。番头下面是组头,之下有组众附属。若年寄支配。 小普请奉行 负责后宫、东叡山、贵族府邸的营造、修缮。若年寄支配。 目付 作为若年寄的耳目,施行对旗本、御家人的监察。 为就任这些职务,定有门第标准。这就叫作役高。也就是说,职务是依照家禄而决定的。因而,无论有多优秀,也不能就任要职,那就带来了组织的僵硬化。除掉这个弊病的是由第八代将军吉宗的享保改革而制度化的足高制。由尽管想采用的人才的门第没达到役高,也可补填那件差事,开辟了任用人才之道。这个制度持续到幕末,对运用优秀人才有利,然而在庞大组织中,那也暗藏危机。 译者注: (1)、将军的侧用人负责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大名和旗本的侧用人主管家主的庶务和会计工作。 (2)、即公务员,工作人员。 (3)、町奉行:江户幕府设在江户、京都、大坂、骏府掌管市里行政、司法、消防的官吏。 (4)、町方:(江户时代町政务长官下属的)下级衙役,侦探。 (5)、与力:本为协助主官工作之意。在(江户时代)捕吏、警长(在“奉行”之下、“同心”之上)的官职(官吏)。类似于我国旧时的师爷。 (6)、同心:(江户时代)下级警务人员。 (7)、普请:建筑。施工。修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