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部欧洲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从史前到当代的百科全书,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以惊人的天赋完成了这一宏伟的工程。戴维斯在史学界特别是中欧与东欧史领域享誉盛名,现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研究员、教授。其撰著的《起义在1944年:华沙之战》被《纽约时报》评为2004年度100本最畅销书之一。 这是一部“由一双眼睛观察、一个大脑过滤、一支笔写就的一部欧洲所有部分、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的总体史”。戴维斯不是探索一个简单的歌剧脚本的故事,而是力图要重现一个复杂的总乐谱,还有它包含的一切杂音,以及它本身无法仿效的交流密码。 戴维斯的《欧洲史》是一部从冰河时代延伸到原子时代的叙述体巨著,以时间为主线由快到慢逐渐推进。开始部分覆盖了长达百万年的史前时期,而在最后一章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本书出版当年为止的46年间的历史。书中捕获了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罗马的崛起与衰落,阿拉里克人和阿蒂拉人的大举侵略,诺曼征服,罗马教廷的权力斗争,文艺复兴和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崛起为世界权力中心以及它因陷入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而走向衰落。全书凝结着作者对于“欧洲文明的物质进步与政治和智力价值方面的可怕退化之间的尖锐对立问题”的沉思。 本书在体例上独具精妙之处,把传统的叙述体与重点的特写结合在一起,使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跃然纸上,在带领读者进入其叙事主线的同时,不时穿插探究具体地区、民俗和事件的“概要介绍”(知识窗)。299个讲述各个时代方方面面的“概要介绍”散布于整部书的各章;12幅“快照”俯瞰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欧洲的全景;100幅地图和图表、72幅图片覆盖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所有这些说明,戴维斯的《欧洲史》是近几年出版的最具有价值、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读物之一。 戴维斯所著两部波兰史造就了其在史学界独一无二的地位,在本书中他同样给予了欧洲东部应有的关注。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戴维斯在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外的国家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把这些国家看作是欧洲的正统部分,这是第一部给予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同等分量的《欧洲史》。与许多前辈不同,戴维斯在叙述伟人和王朝的历史的同时,也把平民、被迫害者和被忽视者包括在他的历史中,并且对于使人倍感神秘的少数者群体:从异教徒和麻风病患者到吉普赛人、犹太人和穆斯林教徒,提供了革新性的材料、知识和评价。 原著第一版甫一出版就得到众多媒体的褒奖,《出版者周刊》评价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的主旨不是叙述组成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的历史,而是把欧洲大陆当做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因此,对伊丽莎白一世只做了简短的评述就一笔带过,而对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这位直到纳粹上台前一直致力于法德和解的法国外交部长,却给了几个段落。在本书中,戴维斯除了定义欧洲,并且给予欧洲所有国家适当的论述外,还尽力展现出自己对于广泛涉猎历史题材的偏好。作为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师,戴维斯驾轻就熟地把握巨大的历史潮流,与必要的细节结合在一起,铸就了这部史学巨著。”《纽约时报书评》称之为“一部罕见的作品,旁征博引、理性洞察、妙趣横生,汇集了整个欧洲历史的神经,特别是对十字军和汉萨同盟等话题做出了经典的纵览”。《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称“没有一部用英文写的欧洲史著作能像本书这样,如此公正地对待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鲜明的特色,生动的细节,犀利的观点,令人信服的分析,所有的一切造就了这部一流的读物”。《金融时报》赞扬“本书是一个辉煌的成就,它是以惊人的才智、明晰的语言和令人敬畏的知识广度写就的。……这是一部人人都应该阅读的巨著”。《星期日独立报》盛誉其为“一部包罗万象,没有恭维,挑战阅读神经的著作”。《伦敦书评》感叹:“戴维斯之后,将再也不可能用传统方式书写欧洲历史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