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敬意与温情——《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20040106)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我在《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一书的跋语中说:“我喜欢读书、写书,但常常忘记出书。写书也写得很慢,一本研究陈寅恪的书,写了十年,还没有最后完稿(也许今年可以竣事)。所以平时颇喜欢自己集的一幅对联:‘终年著书无一字,大患分明有此身。’1999年大病几死,‘无一字’之书也不能‘著’了,差一点进入彻底无‘患’之境。”在《陈寅恪与红楼梦》的跋尾中又引散原老人的诗句:“久以病为业,今如失业人。”1999年夏自哈佛访学归来的大病,使我一年多时间不能动笔。因此本书所收文章,除《陈寅恪的文化态度》、《王静安先生学行小传》和《百年红学说索隐》写于20世纪90年代,其余大都写于2001至2003这三年,也就是21世纪。本人虽不敢自称是“跨世纪人物”,本书诸文的写作时间,倒货真价实地跨世纪了。
    尽管如此,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学术大师,我仍然充满敬意和眷念。也许后来者真的不容易超过他们了。他们深湛的国学根底,他们将中西学问融会在一起的学术训练,他们在文化撞击中不自我失重的文化节操,他们重证据、不说空话的治学态度,他们喜欢抬学问杠的执拗,他们的儒者之风,一句话,他们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地不让我们仰望而乐道之。记得1997年2月16日下午,我邀请戴逸、李慎之、汤一介、李泽厚、庞朴、余敦康、王俊义等诸位师友来我家里,围绕我的《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文做学术恳谈。大家谈得很热烈,争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前辈大师是仰视还是俯视的问题。余敦康先生的话我至今记得,他说:“过了半个世纪,重新接受民国时期的经典,大有好处。鲁迅说,一只苍蝇,拍了一下,绕了一个圈儿,又回来了。20世纪,从1897年算起到1997,这一百年我们耽搁了太多的时间。说仰视,没有俯视——我们受到的教育,最糟的就是只有俯视,没有仰视。”李慎之先生插话说:“我是窥视。”我个人打心底认同余敦康先生的意见。我们以往对前贤往圣的“厚诬”未免太多,所谓“厚今薄古”、所谓“古为今用”、所谓“批判的继承”,正面的涵义自然不是没有,副面的效果则是杀伤力过强,导致今人对古人的简单化,失去对民族固有文化的敬意与温情。
    我近年有较多机会与晚清及20世纪的大师们为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经常被他们睿智的哲思和奇特的风采所打动。我已经摈弃了区分“优点”和“缺点”的论学与衡人的方法,我关切的是他们属于自己的特点。“进步”与“保守”的概念,我以为也不适合用来评价近现代学术人物。1895至1898年的全国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激进和渐进的两派势力争持不下,但两方面的人物都有其可爱处。就湖南新政而言,陈宝箴、陈三立、黄遵宪主张渐进,我感到很好、引起我的尊敬。梁启超、谭嗣同激进,同样让人感到可爱。就是倍受诟病的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难道就那样一无是处吗?李鸿章一向蒙受卖国的蔑称,连带他辛苦操持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也被轻易否定,但李合肥其人在晚清政治舞台自有其精彩。甲午战败他虽然难辞其咎,但主战的清流党们也当负误国之责。1894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剧性在于:不是不当和而和,而是不当战而战。狡诈的日人以一环接一环的圈套企图把中国拖入战争,清廷则一步紧跟一步地跌进圈套。战争模式是人家早经设计好了的,中国一方不过是战败的执行者。
    1895年4月27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纷纷责难李鸿章丧权辱国。签定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条约的人(当然是朝廷指示他签定)遭到责难,不足为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惨重的败局。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在马关条约签定后曾致电张之洞,呼吁联合全国的督抚共同请求将李鸿章斩首。陈宝箴说:
    勋旧大臣如李公,首当其难,极知不堪战,当投阕沥血自陈,争以死生去就,如是十可七八回圣听,今猥塞责望谤议,举中国之大,宗社之重,悬孤注,戏付一掷,大臣均休戚,所自处宁有是耶?(陈三立《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元精舍文集》卷五)
    后来黄秋岳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
    盖义宁父子,对合肥之责难,不在于不当和而和,而在于不当战而战,以合肥之地位,于国力军力知之綦审,明烛其不堪一战,而上迫于毒后仇外之淫威,下去刂于书生贪功之高调,忍以国家为孤注,用塞群昏之口,不能以死生争,义宁之责,虽今起合肥于九泉,亦无以自解也。(黄著《花随人圣庵摭忆》页二一四)
    我在《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一文中引述了上面两则史料,非欲为李合肥其人辩诬,而是想说明,历史之真情底里,绝非当时后世的悠悠之口以及“书生贪功之高调”所可为椐也。
    《百年中国》这篇文章是我的一次演讲,听讲者是国家各部委担负领导职务的人。当讲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的时候,我说:“我想向各位提醒一点,在我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一次是清朝政府迫于列强的侵扰所做的初步现代化尝试,特别是洋务派的三十年的辛勤积累,由于1894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强行打断了;第二次是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由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再一次被打断;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还没有完成。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这次的现代化进程,还会被打断吗?”也许有人会追问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不是预言家,我只能说我不是没有一点隐忧。
    王国维和陈寅恪是我近年关注得最多的现代学术人物,撰写的有关他们的文字也相对比较多,故本书第二至第九篇,都是关于王陈的内容。因为陈将有专书出版,此处所收仅限于单独发表过的一些散论。《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也是一篇演讲稿,行文方式和语气带有演讲的特点,连现场答问也照原样保留了下来。我对王、陈,说起来是有些偏爱了。陈在本质上是一贵族史家,他一生未能摆脱家族的情结,但学术理念则坚持文化高于种族。王的自杀是20世纪文化中国的大事件,也成为百年学术的不解之谜。演讲稿中对此稍事疏理,主要分析他一生的“十重矛盾”。陈评王之死曰:“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一人”,指罗振玉;“一姓”,指清朝(爱新觉罗氏)。《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新释》一文,探讨的就是这“一人”、“一姓”的问题。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陈的这句名言,以之评王评陈,均若合符契。或问:王、陈就没有局限吗?这要看你用什么标准和什么方法看待过去的学术人物。陈寅恪说:“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又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又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我想我们还是按陈寅恪阐释的方法来看待前人和前人的学说罢。
    我偏爱的另一个人物是马一浮。马和熊十力、梁漱溟有新儒家的“三圣”之称,但为学的本我境界马比熊、梁似更胜一筹。《熊十力和马一浮》一文,主要论熊,特别是他的《新唯识论》的来路和影响,但也兼及熊、马的生平素业和彼此之间的情谊。马是真正读懂《新唯识论》并最早给予称扬的熊的学术知音。1932年文言本《新唯识论》出版,马为之序,其中写道:“十力精察识,善名理,澄鉴冥会,语皆造微。早宗护法,搜玄唯识,已而悟其乖真。精思十年,始出境论。将以昭宣本迹,统贯天人,囊括古今,平章华梵。其为书也,证智体之非外,故示之以明宗;辨识幻之从缘,故析之以唯识;抉大法之本始,故摄之以转变;显神用之不测,故寄之以功能;徵器界之无实,故彰之以成色;审有情之能反,故约之以明心。其称名则杂而不越,其属辞则曲而能达,盖确然有见於本体之流行,故一皆出自胸襟,沛然莫之能御。尔乃尽廓枝词,独标悬解,破集聚名心之说,立翕成变之义,足使生肇敛手而咨嗟,奘基挢舌而不下。拟诸往哲,其犹辅嗣之幽赞易道,龙树之弘阐中观。自吾所遇,世人谈者,未能或之先也。可谓深於知化,长於语变者矣。”短短二百余字,《新唯识论》的玄理义趣囊括无遗,且将各章名目(熊书“部甲”即“境论”分“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明心”各章)嵌于对仗的语句之中,读之朗朗上口。而“一皆出自胸襟,沛然莫之能御”,不正是熊先生为文为学为人的特点吗?
    熊、马也有分歧,1939年由于对复性书院的宗趣理解不同,两人曾一度闹翻,熊先生怒而离开乐山(复性书院设在四川乐山的乌尤寺),使马先生倍感伤痛。但马先生宁愿相信熊的“怫然遽行”不过是佛五行中的“婴儿行”,也就是闹小孩脾气。的确,熊先生接人待物一任性情,极少有遮拦。马一浮抗战时期创办复性书院,是应国民政府的邀请,不得已而后应。他的态度是无减无增、语默动静一也。当他由广西的宜山(时讲“六艺之学”于浙江大学)赴乐山途经重庆的时候,委员长蒋公曾设宴款待,待之以宾礼。熊先生当时也在重庆,熊、马等几位友人聚会,不免问起对蒋的印象,马说:“此人英武过人,而器宇偏狭,乏博大气象;举止庄重,杂有娇揉;乃偏霸之才,偏安有余,中兴不足。”熊的评价则两个字:“流氓。”50年代以后,熊仍不停著述,马晚年只写诗而不著文。两人同为政协委员,熊对国政文事颇多建言,但无一采纳;马则默而无言。
    熊逝于1968年,终年83岁。逝前逢文革浩劫,屋中挂自书三条幅:中间为孔子、左王阳明、右王船山。口中不停地念诵:“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马逝于1967年,逝前作《拟告别诸亲友》:“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似有顺化自然的喜悦。马终年85岁。两人乐山别后绝少再晤,但彼此仍有关切。他们性格风貌有别,同为童心十足的学术大师则一。
    中国历来有品鉴人物的传统,乙部之学尤重为人物立传。中国现代学术之史学一门,可谓果实累累、群星灿烂。前些年写《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对此曾约略叙及,这次《中国现代史学人物一瞥》一文,重点述论了钱穆、陈梦家、张荫麟、傅斯年等几位现代史家的生平与事迹。对陈梦家和张荫麟,我尤其寄予极大的同情。
    有谁能像陈梦家那样,不论以什么样的机缘触及任何领域,都能结出第一流的学术果实。他是新月派诗人,二十岁就出版《梦家诗集》;大学本科学的是法律,但更喜欢古文字和古史研究,闻一多、容庚是他的老师。1944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学教授古文字学,但经过三年的穷搜苦索,最后编成一巨册英文稿《美国收藏中国青铜器全集》,回国后还拟增补欧洲和加拿大的部分,以出版规模更大的《中国铜器综录》。他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调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尚书通论》、《西周铜器断代》、《殷虚卜辞综述》是他的代表作。七十万字的《殷虚卜辞综述》,如同一气呵成,写得清通而优美,即使对甲骨文少有所知的门外汉也会读得津津有味。考古所平素与陈梦家先生稔熟的徐苹芳先生告诉我,陈是个绝顶的学问天才,他主张几个课题轮流做,不赞成死扣住一个课题不放。但1957年那个“不平常的春天”,他和许多最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一样,被强行施以“加冕礼”。可是当他以戴罪之身下放到甘肃协助地方博物馆工作的时候,接触到大量出土汉简,于是又开始了简牍学的研究。《武威汉简》一书,就是经他一手整理而成。后来自己又撰写了三十多万字的《汉简缀述》。但十年浩劫的灾难过程,他没有全部走完。1966年9月3日,他用自己的手结束了自己无限宝贵的生命,年仅55岁。此前的几天,他的出身名门的妻子——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北京大学英语系赵萝蕤教授,被“剃发易服”关在家中;而自裁的当天,他受批判时有人用秽物浇他的头。他留下的遗言是:“士可杀,不可辱。”
    徐苹芳先生说,陈梦家走后,赵萝蕤先生长时间精神不稳定。他们没有子女。待到这位英国文学教授事隔多少年之后,再次重游旧地、访问芝加哥美术博物馆时,她竟看到了她的已故亲人与凯莱合编的《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图录》,她禁不住泪如雨下。我看过一篇赵写陈的回忆文章,其中说:“他身体好,不知疲倦,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时到十二小时。他肩上曾长过一个脂肪瘤,有几个拔掉了龋齿留下的空隙没有填补上。但是他终于把瘤子割除了,牙也修配好。在这两件事办完后,我笑对他说,现在你是个完人了。”文章还说:“我睡觉去了,他才开始工作。有时醒过来,午夜已过,还能从门缝里看到一条蛋黄色的灯光,还能听到滴答——滴答——他搁笔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房间才完全黑了。”可是写文章的人再也无法看到“蛋黄色的灯光”后面的那个“完人”的身影了。我把诗人兼古史专家的故事讲给正在外地写作的内子听,我无法做到不在电话里留下情感的定格。
    张荫麟更是个悲剧天才,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七岁。如果说陈梦家的古史研究与古史写作,浸透着诗人的激情与诗笔,张荫麟则视感情、生命、神采与直观的认取,是历史写作的必要条件。他太喜欢完美了。他要把每一篇、每一行、每一个词语都写得安稳。他的代表作《中国上古史纲》,虽是一部未完成的通史,却可以让他在名家辈出的20世纪史学领域独树一帜。
    贺麟是比他高三个年级的同学,但青年时期就对他赞誉有加。一次讨论问题,由于意见不合,张荫麟怒拍桌子,恰好拍在一颗钉子上,造成手破流血,贺麟担心他们的友谊因此会受到损害。但1926年贺麟准备留美时,张荫麟写了一首极深永极诚恳的送行诗:“人生散与聚,有若风前絮。三载共晨昧,此乐胡能再。世途各奔迈,远别何足悔。志合神相依,岂必聆謦咳。折柳歌阳关,古人徒吁慨。而我犹随俗,赠言不厌剀。毋为区区态,坚毅恒其德。君质是沉潜,立身期刚克。温良益威重,可与履圣域。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审问思辨行,四者虑缺一。愧缀陈腐语,不足壮行色。”当时张荫麟二十岁,他是十七岁考入清华的。
    1929年张荫麟去斯丹福大学深造,研究哲学,虽然他的志业始终在史学。1933年回国,任教清华,担任哲学和历史两系的课程。直到抗战开始后高校南迁,又在西南联大任教。梁任公曾因受到他的批评而称赞他的天才。熊十力也因他史、哲“兼治而赅备”而赞誉之。他的学问文章还得到国民政府高层的注意,委员长蒋在重庆曾约见过他。据说他对国民党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意见,大约是两不相契的缘故,不久他又回到教学岗位。他的早逝,执着学问、沥血著述(写文章经常连续几个晚上不睡觉)固是因由,更主要是爱情的悲剧吞没了他。
    他是广东东莞人,很早就恋着做家庭教师时教过的一位伦小姐(名慧珠),苦苦追求而无结果。单恋的痛苦,已经对身体有一定摧残。他留学回来事情始有所好转,但因伦小姐体弱多病,直到1935年才结婚。婚后两人并不经常在一起,学校南迁时女方回住广东母亲家里。不料这时一个人独居昆明的张荫麟,与一位十年来一直倾慕他的年轻小姐发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他情不能禁地把恋爱经过向好友贺麟作了倾诉。贺麟写道:“我知道他是一个富于感情的人,我也知道他们两人间已有十年以上的友谊,他们之发生爱情是毫不足怪,异常自然的事。同时,凡是了解近代浪漫精神的人,都知道求爱与求真,殉情与殉道有同等的价值。”(《我所认识的荫麟》,《张荫麟先生文集》页四十三,台湾大学出版社1984年初版)因此他从心里给予“了解之同情”。可是这个当口,张荫麟却写信叫在广州的妻子携儿女来到昆明,同来的还有伦女的母亲和姨侄女。突然膨胀的家庭于是变成了一座待燃的火药桶,夫妻间开始了有声和无声的战争。冯友兰的太太住在楼上,常下来劝解。不久伦女怒而携家人返回广东。令张荫麟迷狂的恋爱对象随后也离去,并从此断绝往来。遭受双重打击的荫麟决心放弃西南联大的教职,应聘到地点在遵义的浙江大学。这是1940年农历七月底发生的事。第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他就在偏远的遵义逝世了。听到噩耗的人无不为之惋惜。五十年后,他的文章、他的著作、他的艺术史家的诗情,仍然让我们新一代文史从业人员有无法绕行的地方。
    最后我该说到《季羡林先生九十寿序》这篇文章了,在我主要是想表达我的一种祝福和感激。2000年2月4日我病愈出院,那一天正好是立春,又是己卯年除夕,第二天就是庚辰年的春节,开始我的本命年。4月9日南下讲学、养疴,先后在南京、扬州、镇江、常熟、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停留。杭州最长,住了二十天。5月13日返京,6月5日写《悼朴老》,这是我病后第一篇文章。5月13日又写了记南行游兴的《桃花得气美人中——虞山访柳如是墓》,病后第二篇文章。8月,学界朋友拟以最亲切的方式庆贺季羡林先生九十华诞,邓九平兄来我家告知准备情况,并希望我能即席讲话。我说讲话不宜,因为与会者大都是前辈硕学,我不合齿序。但季先生对我多年的帮助尤其病中的关切,让我永志难忘。李玉洁先生告诉我,1999年夏秋以来,季先生经常念叨:“梦溪怎么看不见了。”待知道我生病住院,他请李先生打电话给祖芬,转达他的话,嘱咐我:“要付出一段时间,争取半生幸福”、“有病要有非常的自信,病就会好一半。排除一切,靠内心的调整,来增加抵抗力。要能抑制自己,这是很厉害的。”季先生还说他也有许多病,心脏病、肺气肿、十二指肠溃疡,但从来没有人听说过他有病,就是靠自己调整。祖芬把记下的季先生的话念给我听,我当时的状态如同赵萝蕤在芝加哥艺术馆看到了陈梦家辑录的《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图录》,但也增添无限战胜病魔的自信力量。
    后来我还接到季先生一信,其中写:“我兄罹疾,我心难安,幸天佑善人,转危为安。此不只我一人之福,实亦学坛之福也。”我已经愧不敢当了。因此欣逢先生九帙大寿,我想如果不用语言也应该用文字说点什么了。于是便有了这篇寿序,一气写成的,是为病后的第三篇文章。由于当时正泡在陈宝箴和湖南新政的晚清史料里,贴近文言的表达,于我有“语境”的方便,而且合于祝寿文的文体要求。但我是借鉴王国维为沈寐叟写寿序的办法,把季先生放在20世纪学术史的流程里加以观照,与其说是一篇寿序,不如说是一篇学术史论更为恰当。序文初稿承邓九平兄补充内容,复经吴小如先生厘正文字,谨再申谢忱。
    两篇哈佛访学记,是我1999至2000美东访学的一部分记录。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我先后与十余位研究中国学的学者访谈对话,录音稿有近二十万字,因病未能及时整理出来。本来打算《世界汉学》出版一个专辑,结果只在今年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对史华兹教授的访谈,而且他在我离开美国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和我交谈的时候,情绪热烈,他说他高兴谈关于中国关于文化的题目。我至今怀念这位渊博的西方儒者,并为他不能看到发表的文稿感到遗憾。实际上我愧对了我与之对话以及帮助我安排访谈的许多美国友人,特别是杜维明教授、林同奇教授、王德威教授和商伟教授。也许王蒙的慰病电话,可以让我多少减轻一点心理担负——他说“病人是享有特权的,包括挑食、不守规矩、不讲道理”等等。不过我会给愧对的朋友送去迟到的回答的,总有一天我会把全部访谈稿整理出来,不仅在《世界汉学》或《中国文化》上刊载,而且可能的话会出版一本《哈佛访学记》。
    生病其实也是很有趣的,不仅如王蒙所说享有种种“特权”,还产生一种空灵,一种回归本我的宁静。贺麟解析张荫麟的浪漫爱情,得出“求爱与求真,殉情与殉道有同等的价值”的优美结论。生病的过程就是往这优美情境漫步的过程。因为由于生病,会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得到更多的友情和爱情。回归本我是愉快的,因为它无减无增。学问是快乐的,因为它是接近殉道的最佳途径。
    时在2003年12月2日览 康丽小姐送来之清样后补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