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读《希腊罗马名人传》之地米斯托克利传札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
 
  翻开《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中文译本,厚重的文字正如它所负重的历史一般,自己并不知从何读起,闪念一想,便从篇幅较少的读起,地米斯托克利的译文仅35页,后来才得知之所以段是因为这篇传记的一段或几段可能散佚了。一气呵成,读将下来,却是被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恢宏大气的业绩所深深迷住。据说,早在2500年前,他就有过“谁统治了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的名言。下面仅通过他的几件生平小事,谈谈感想而已。
    (一)开始重要吗?
    地米斯托克利出身寒微,但自幼性情刚烈,追求不辍,幼年时便机警过人。他不断设法拢络了一些身世好的青年出城到库诺萨格斯去,跟他一起竞技。他这个小小花招的成功,使人们认为他已消除了歧视。
    他虽出身卑贱,但人们一致认为他还在幼年时就性情刚烈,天资聪慧,有志于做一番事业,在公众生活中一显身手。每当课业之余暇,他既不象其他儿童那样玩耍,也不满足于无所事事的安逸,人们发现他总是独出心裁,自顾自地表演模拟性演讲。见到这种情景,他的老师常对他说:“我的孩子,好也罢,坏也罢,你绝不是微不足道的,肯定会成为一个十分伟大的人物”。再者,他对旨在塑造性格的那些学科,或照顾到上等人的欢心满意和悠闲典雅之类的学科,学起来总是勉勉强强,懒懒散散,凡是谈到怎样培养才智和讲究实效之类的话,他就明显地表现出远远超过他的年龄所应表达的那么一种冷模。他似乎单单相信他自己的秉赋。
    「所感」读到这里,我常常回想起《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的一段文字: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所说也许传记就像赵老师所说,“常伟其绩”,但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如何,英雄人物的成就必然深刻打下其青少年时的烙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早立志,立大志的青年,并为之努力奋斗的青年,也许并不一定成功,但绝对更有可能成功。
    (二)他们信鬼神吗?
    而后在波斯入侵战争中,温泉关失守,希腊岌岌可危,他想要组织雅典居民避敌锋芒,暂时撤退登船,但大多数雅典人并不赞同,地米斯托克利不再试图用演讲再去打动群众,而是想出了两条妙计。一者,“似乎是把神灵给大家引见,就象剧场的管事人为一出悲剧安排的场面那样,用天上来的征兆和神谕给人们施加压力。他以一条毒蛇的行动作为上天来的一个征兆,这条毒蛇原在雅典卫城神殿的圣匣里,这时不见了。当教士们发现日常的进献仍放在原处没有动过,他们就向大众宣称(已经把编好的话教给了他们)女神已放弃了她的城市,并指引他们到海上去的道路。”
    另外在古希腊,流传着太阳神的一个预言:希腊的命运要靠木墙才能得救。他还以有名的神谕(德尔斐神谕),再次尝试争取人们同意他的看法,说“木制的堵”指的就是他们的舰队。在这吹神论中上帝称萨拉米是“神圣的”,既不“可怕”也不“残忍”
    ,这是因为这个岛的名字有朝一日会给希腊人赢得极大的幸运。最后他的主张奏效了,于是他发出一个通告,说城市的安全将交托给“雅典的庇护女神雅典娜”,凡是达到入伍年龄的男人在尽最大可能为自己的妻小、奴仆做好妥善安置之后,一律要上战船。
    他说服雅典人,让妇女小孩坐船到安全的海岛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乘着战船,集中到萨拉米海湾。希腊其他城邦的人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雅典保存了有生力量,为最后打败希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感」也许中外历史总有些相似之处,我不禁又想到了《史记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看到这里,我不禁像这样一个问题,在那样一个闭塞、相信鬼神的时代,英雄人物信鬼神吗?如果相信,为什么敢如此拿鬼神之事开玩笑,甚至亵渎神灵?抑或不信,他们又怎么能做到如此?
    也许正如孔夫子所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然也有逼出来的成分。
    再有,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某种程度,英雄人物是历史这部戏的导演,正是地米斯托克利,紧紧抓住大多数人对鬼神的畏忌,好好的利用了一把鬼神,“挽狂澜于既败,扶大厦于将倾”。他信不信,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但仅凭这一点,就够高。
    (三)逃不出的怪圈子地米斯托克利晚年却十分悲惨,他先被斯巴达人忌恨,甚至“他自己本乡的市民们也出于对他伟大成就的嫉妒而乐于接受对他的抵毁”,于是,雅典人就像经常对待一切施行暴虐,对他施用贝壳放逐法来剥夺他的尊严和杰出的声望。因为贝壳放逐法并不是一种刑罚,只是用来贬黜显要人物以平息妒意,以剥夺公民权的方式来发泄怨气。地米斯托克利不得已投靠波斯人——曾经被他打败的敌人,结果可想而知,《希腊罗马名人传》上指出“他向神献祭以后,将朋友们召集到一起,与他们握手告别,就像当时流传所说,饮了野牛血,或者如某些人所说,吃下迅速发作的毒药,死在马格涅西亚,终年65岁。”
    「所感」普鲁塔克指出,晚年的地米斯托克利既贪财又酷爱虚荣。他用各种方式不断炫耀自己的劳绩,经常在公民大会上叙述自己的功劳,以致令人生厌,使人们乐于相信诽谤他的各种传闻。
    “善始者众,克终者寡”,逃不出的历史周期率,英雄末路穷途,总是一种震撼。昨天听总理的答记者问,说了《新唐书》中的一句话,“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中国这样的话并不少,“内无法家弼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虽安,忘战必危”,“防患于未然”,然而直到今天不还在上演着悲剧吗?
    历史上的地米斯托克利(约公元前524~约前460)
    雅典政治家,统帅。前493年起多次当选为雅典执政官。前493~前492年修建比雷埃夫斯港。前490年参与指挥马拉松之战,击败波斯军。主张发展海军,控制海洋,铸造海上利剑。前483年说服公民大会用开采银矿的收入扩建海军,建造三层桨战船,建立一支拥有200艘战船的舰队,使雅典成为海上强国。前480年当选为将军。温泉关失守后,组织雅典居民撤退,并参与指挥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战胜波斯舰队。约前471年被逐出雅典。死于波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