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近代学术史上的地缘与人缘(20070818)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由桑兵和关晓红二位先生主编的《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已在本年5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为“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的第八本面世。这是一本在总论之外分为八个研究专题,而每一专题由一位资深研究人员创作的合集,作者来自北京、广州两地,其学术养成基本都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有着深厚关联。从此可窥见学界所谓“岭南史学”的精华大成。
    桑兵先生是中国史学界第一位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学人,其治学路径渊源有自,承前启后,风格雄浑,贯通中外,遂密群科,独成一家,主要兴趣集中在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结构和人文生态的内在变迁,在扎实稳健的史料学素养和高超辽远的方法论积淀之上,勇于发覆,乐于新知,对清末新知识界、晚清政局、近代中外学术交流、民国学术史等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精粹的洞见,国际学界对此十分钦佩,中国近代史学界无论“南桑北罗”还是“南桑北茅”的说法“南桑”也都是指其人也。所谓“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课题,其宗旨可参阅先生在《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刊布的《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一文,该文气象博大,取法宏深,而这一套丛书也正围绕着该文的终极问题指向展开,在我看来,这一课题的最终形成出炉,也正是要直面桑兵多年学术心路归结整合起来的那个大问题,先生之学,所以吸引人,打动人,乃是在质朴的研究之外,不忘回到“经世”的儒林正统,不忘“民胞物与”的千载悠悠。今世“国学”炒作之盛,恰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浮夸躁动,百无聊赖。
    作为一位学科带头者,桑兵先生最成功之处在于为中山大学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备和先进的近代中国研究群,这个群体中的分子都是较为醇正中和的中青年学人,他们的成果,近年来已为举国治近代史者共见,由于他们比较默契和有成效的合作,这套丛书很自然地成为今天学术界的亮点,同时也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日后会成为学术史上的新典范。目前,这个群体与中山大学方兴未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群,相互呼应,共同奋进,走在一条光明的发展大道上。
    梳理“道统”与“派分”
    《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这本六百多页的书,就是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桑兵先生为此书撰述《总论》,《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正本清源,梳理了“道统”与“派分”这对概念在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位置和意义,辨析了时空脉络,总结了研究方法,澄清了研究目标,其中尤以第四、第五节引人深思,欲读此书者,当先将此总论反复读上几次,然后再看内部篇章,则虽非史学科班出身,亦能得其大旨,体味无限。细味先生之意,“先因后创”乃指我们今天面临的种种关于历史上之学术的派分话语,“不破不立”指的则是我们不能完全跟随这种话语而必须去重检材料,重读经典,建立更新更善的认识。桑兵先生2005年末在《历史研究》刊布《民国学界的老辈》,其当下关怀虽不尽合于此书,而内在意蕴却完全一致:不要仅从新一辈的叙述看老辈,重回老辈本身,方知更多更有意味的历史真实。而桑兵所做的思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还远不止此,终极向度上的扣环,仍在“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这样一个值得博学硕儒焚膏继晷而思想的课题之上。
    此书分八章,率皆能做到蒙文通先生属意的“观水于澜”境界。第一,因为每一位研究者都是对该专题素有心得的专家,如李欣荣博士,对张荫麟之研究由本科起直至今日随罗志田先生读史于京华,如曹天忠先生,对民国乡村教育尤其是雷沛鸿先生的研究已上下贯穿十余年,如赵立彬先生对全盘西化思潮,孙宏云先生对清华早期学术构建,李绪柏先生对东塾学派等等,都是明证,因此他们对自己撰述的专题把握都已是滴水不露,炉火纯青。其二,在此基础上,他们由桑兵先生订立的钻研方向入手寻找自己的课题,探求自己的发见,则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问题意识的功效,而当其逆反作用袭来(我认为过度的问题意识必然走向细碎繁苛)时,他们已经完成了远见卓识的论衡转入新征程。这样,整本书就充沛着恰到好处的精当与严正,而绝没有教科书的死板或其他论文集的零散漫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