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目中,林先生一直是我最为崇敬的恩师。我之所以能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完全是出于林先生的指引。大约是在1984年的时候,我的大学学业虽已过半,但还是浑浑噩噩,仍在迷茫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出路。这时候先生访问复旦,给我们作了一场关于古典文明研究的报告。其所阐发之古典学、亚述学和埃及学等关于古典文明研究的学问,我们此前闻所未闻,顿觉振聋发聩。先生的报告,唤醒了我尚处于混沌中的对古希腊的兴趣。如同许多人一样,我对希腊文明的兴趣是从希腊神话和艺术开始的。小时候曾经读过一本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奥德修记》,即为其中的神话和传说所深深吸引。进入大学以后又接触到了对于希腊艺术的介绍,包括丹纳那本无论如何也没有读懂的《艺术哲学》。然而由于无人指点,这些潜在的兴趣不能转化成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先生的报告改变了这一切,学习的兴趣与方向渐渐明朗起来。次年春,先生在周谷城、吴于廑两位先生的支持下,获教育部批示,以一人之力办起了世界古典文明史试办班,从北大、复旦、南开、武大、北师大和东北师大六所重点高校选拔学生,从本科阶段着手培养和训练中国的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后备队伍,并亲赴各校面试学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古典文明试办班的学习,面试的时候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先生。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心里十分紧张,对所提的问题几乎一概回答不上来,虽是初春,但却急得满头大汗。是先生慈祥的微笑和宽容消除了我的紧张情绪,也使我看到一丝希望。 1985年秋季的时候,我们这批受到先生启迪与激励的学生终于来到了东北师大,正式进入古典文明试办班学习。这时已年逾七旬的先生在负责古典文明所的事务之外,还亲自充当了我们班主任的角色,关心我们的学习乃至生活。记得先生经常在早晨六、七点钟的时候,就会到我们的宿舍视察一番,从作息、饮食到寝室卫生,无不过问。当时的古典文明班学习气氛非常浓厚,但宿舍在晚上10点统一关灯,不少同学苦于无法“夜战”。先生听到反映后,立即找到学校有关方面,要求予以解决。这样,在先生的“保护”下,我们这小群学生获得了不予统一关灯的“特权”。在我的印象中,只要学生提出正常的要求,先生历来都是向学校积极争取,不满足学生的要求,誓不罢休。如此爱护学生的老师,为我平生仅见。不仅如此,先生的伴侣陈老师对我们这批年轻的学生也同样爱护。然而,在关系到自己的事情时,先生却从不向学校提出任何要求。记得当时先生还住在师大简陋的教师宿舍里,家里堆满了书,所剩空间无几。而当我们听说先生仅仅是四级教授的时候,都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同样知名的同辈学者大多是一级教授。但先生从不计较,亦不在乎。在他的眼里和心里,只有学问和我们这些学生。即使在那个淡泊名利的时代,先生对于名利的不理不视也是令人称奇的。 先生对我们这些年轻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于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至于忘我的境界,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所有人。直到20年之后,当我们这些古典文明班的学生再次相聚的时候,无论我们从事的职业是否仍然与古典文明研究相关,心中无一例外都充满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对于我们的教诲,先生从不采取说教的形式,而是身体力行。于我而言,更多地是在点滴的小事中受到感动。在我们的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复旦大学分配给我们四位复旦学生一个公派出国学习的名额,函请先生推荐人选。先生的处理既显公允和慎重,又体现出对我们每个人的关怀。他把我们叫到家里,仔细地询问我们每个人的打算和志向,综合我们的表现和成绩,最后推荐我出国学习,而我并未想过这个名额会落到我的头上。我们四位同学丝毫没有因为这个出国名额产生任何个人分歧,至今感情笃深,也是归功于先生的慎重处理。 先生的推荐,再一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受益终生。1987年我进入伦敦大学攻读古典学博士学位。对于我们几位出国学习的学生,先生一如既往地关怀,并且常常念到。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从教,再次有了接触先生的机会。记得是在93年天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回国后第一次见到先生,他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回国了?”令我大吃一惊。心想学成按期归国,至少还算得上是有点儿报国之心啊,先生怎么反倒怪罪了呢?几年以后,我才痛彻地领会先生的意思。乃是因为很快发现,自己虽然获得了个博士学位,但对于古典学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还只是学到点皮毛而已,基础既不牢靠,教书和做研究都倍感吃力。若非有十年八年功底,根本不能算是入了古典学的大门,心里直后悔没能在国外多学些年。也直到此时,才体会到先生对学问的认真、执着与理解至深。至今为止,先生的这句诘问都鞭策着我不断地学习,正如先生所言:“困学勉行”。 90年代的时候,先生已经年过八旬,却仍然念念不忘世界古代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古代史相关的学术会议,先生都积极参加。在看到年轻一代古代史学者成长起来的时候,先生的喜悦发自肺腑,以至于一次先生充满童心地说:“你们开会,我给你们买巧克力去。”更有97年在苏州开年会的时候,先生毫无架子,和复旦一名博士生进行争论的佳话。终其一生,先生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世界古代史这个学科,和从事这个专业的人们。这是激励我们把先生开创的事业传承和发展下去的巨大精神力量。 深切怀念敬爱的老师林志纯先生! 2007年11月23日感恩节于麻省剑桥哈佛街寓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