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学习世界史漫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一、什么是世界史?
    l      
    世界史就是一个个国家历史的总和吗?世界史是中国史的并列学科吗?世界史是中国历史以外的域外历史吗?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史观的问题,即对世界史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是世界史观。世界史观(world
    history conception)是已知世界地理知识与文化观念的结合物。
    l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历史的认知、解读是不一样的。历史上影响世界历史学科发展的主要史观有哪些?
    Ø       中国的天下观。汉民族与汉民族农耕文化中心论。近年来的反思。(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的修订。历史人物评价)
    Ø       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史观(基督教世界史观、伊斯兰教世界史观、佛教世界史观)。因三大宗教的世界性而具有世界影响。
    Ø       启蒙运动时期,“大通史”或“普遍史”(Universal
    History)的探询在法、英、德等国开始出现。西方专业历史学家第一次关注欧洲之外的社会变迁。
    Ø       西方史学家们在更大视野解读历史的同时,民族和区域历史的优越感跃然纸上。西欧中心论(Western Europe
    Central)日渐形成。
    “西欧中心论”源自古希腊人对古代东方的认知。希波战争后,希罗多德等历史记述,为西方人第一次塑造了可以言状的东方社会:野蛮、专制、落后等等。古希腊人在自我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异化了对古老东方文明诸民族的认识。从希罗多德开始,历经黑格尔、孔德、马克斯·韦伯等西方知识群体的话语改造,结合西方近代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经济强势发展的历史事实,“西欧中心论”日渐成为影响全球的话语体系。
    最早将“西欧中心”系统化、理论化的是黑格尔(Hegel,1770~1831 )。
    黑格尔《历史哲学》:世界应当分为新旧两个世界,新世界不属于世界历史范围。因为“新世界里发生的种种,只是旧世界的一种回声,一种外来生活的表现而已”。将美洲和澳洲的历史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
    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发展和实现的过程:在古代东方史上度过了童年时期,在希腊送走美好的青年时代,在罗马经历了壮年时代,在日耳曼—基督教世界进入了自己的老年时代。世界历史从亚洲起步,以欧洲为终点。他把日耳曼民族归结为唯一能够承载高等精神原则的主体,宣称日耳曼民族就是新世界的精神。把一部丰厚的人类历史,归结为单一的民族史。直接为种族优越论寻求历史基因。
    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Comte, l798-1857
    )甚至认为:西欧以外的各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的历史,对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历史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影响,都应在世界史研究的领域之外。
    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 )更是将种族优越作为自己的西欧中心论的理论基础。只有拉丁和条顿民族
    (条顿人Teutonen,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个分支) 才是伟大的、不断进步的民族,它们的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主流。
    这种“日耳曼种族优越论”也成为日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思想认同之一。因为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中,只有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最优秀的民族。这种信仰核心无疑与日耳曼民族的种族优越论是相悖的。
    在兰克之后的马克斯·韦伯,通过《经济与社会》等系列著作,为近代资本主义文明首先诞生于西方提供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直接关联性(圣经信仰、人性的解放、新兴阶层的创造价值、财富积累的信仰基础,上帝并不反对发家致富)。
    此后,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推进,“西欧中心”论演化为影响全球的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人们阅读中经常遭遇到这样的思想和理论的文字表述。政治制度、经济体系、文化习俗等,似乎什么领域都是欧美的好。
    也许“西欧中心论”过于直白的表露了西方人的强权话语和扩张目的。西方的知识界本身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历史解读法。
    Ø       19~20世纪,文化形态史观兴起:以德国哲学家、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代表作《西方的没落》)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代表作《历史研究》)等为代表,提出颇具影响力的“人类文化多元论”和“挑战与应战理论”。
    Ø       20世纪兴起的全球史观(Global History):以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代表作《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为代表的全球史观。将西方的兴起作为全球一体的源动力。全球化与一体化理论、思想衍生而出。
    中国学界也深受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在2005年年底和美国世界历史学会合办全球史研讨会后专门设立全球史研究中心。
    Ø       现代化史观(Modernization
    History,:以世界著名左翼思想家、社会学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为代表。沃勒斯坦以研究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而著称。其著作的中译本发行甚广。
    现代化史观是以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的,以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制度及文化的历史变迁为范本,探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般模式的理论和思想。因此,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现代化历程相关联的工业化理论与实践、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也都统属这一史观的范畴。
    按照沃勒斯坦等人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似乎是一个文明链条,不可断裂。但是,世界历史的发展事实证明,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现代化更应是各民族、各国家在现代历史时期各具特色的探究强国富民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对现代化史观的修正。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必要。
    l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如何认识和解读自身所创造的漫长历史,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世界史观。世界史观的多义性引发20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的世界史教材编著热
    Ø      
    国别史观的编著体系: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朱寰、刘明翰等主编,安徽师范大学的杨邦兴、张绍叔等参加)。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历史新编》(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Ø       文明史观的编著体系:北京大学马克尧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Ø      
    现代化史观的编著体系。南京大学钱乘旦先生、华东师大王斯德先生等主编的《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北京大学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研究中心及其科研成就。
    Ø      
    整体史观编著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吴于廑先生在武汉大学主编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5大分册(上古分册、中古分册、近代分册、现代分册、当代分册)。李植枏《宏观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各2卷,总共6卷)。
    l      
    由于对世界史观的理解不一样,难以对国内出版的众多的世界史教材的优劣定性。要想学好世界史,选择一本好的世界史教材都很困难。由此引发世界史观的大讨论。
    1993年,建国以来第一次讨论世界史观的学术会议“世界史观与世界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至今仅此一次)。明确界定世界史观和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关系。吴于廑先生提出的“整体史观”被基本认同。并被具体体现于目前中国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六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按照整体世界史观对世界史的定义:世界史是历史学科中有限定意义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的探讨与描述。
    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史卷。或者参看吴于廑、齐世荣编著的六卷本世界史的序。
    l      
    吴于廑先生是安徽人。1913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