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治学之路(座谈提纲)(C) ——2006年12月21日与北师大历史学院部分世界史研究生座谈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学术交流网主持人)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12月22日首发 上接B篇 二、教学与研究普及和提高博与约的相辅相成 1.坚持教学和科研结合。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 *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重点往往成为科学研究的选题,科学成果需要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我在教学中许多重要章节讲授内容都有一些科研成果作依托,不人云亦云,有着自己的见解。 *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有机协调、相互促进。 *对于师范大学来说,没有学术性的师范性是亡党亡国的师范性,其最终结果也使师范性达不到行为人师的效果。同样没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民族素质也难提高。我们首先是学术工作者,其次是教育工作者。 2,坚持普及与提高两条腿,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对于教学和研究的普及和提高问题我是90年代以来才开始真正重视和局部参与的,由于工作关系我开始研究和关注中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问题,并且写了一些文章和小册子,尤其是刘宗绪教授和我和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出版,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轰动效应,这是我们始了不及的,更使我感到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师在普及世界现代史教学方面的责任重大。这关系到整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潜在功能和社会效应是不能低估的。我自己能做的是: 第一, 关注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要主动做奉献。对于涉及为中学教师培训或为中学教师讲课采取积极服务的态度。 第二,努力在本职岗位上讲好每一门基本课,讲好每一堂课,确保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老教师上教学第一线是责无旁贷的事,我在1998年退休时最后在讲台上的正是《当代世界史》基础课,和20世纪西方世界专题研究专题课程。 第三,在普及历史知识上做到质量第一,把它放在和学术文章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认为水平低的才去中学,中学不需要研究的看法都是片面的。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当在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作出贡献,并且做到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办好学术交流网,通过网络推动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在美国问题大众化的时代,美国史研究者特别需要关注大众化时代的真实美国的知识普及。要区别媒体娱乐需要的美国和历史研究的美国及普及需求的美国。 举例说明 *1984年编著:《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商务印书馆) *1998年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关于世界现代史、美国经济史的两次系列讲座 *在中学历史教师进修班、中学历史教师研究生课程班的讲座 *在网上发表的大量有关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历史的文章 3.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在宽厚的知识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深入研究时拓宽知识面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扬长避短,又要扬长补短。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我受益于大学学生期间各门课程的全面而刻苦的攻读。也受益毕业后的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多方面的锻炼,包括为期近一年的农村基层社会调查。 三、坚持学术为公实事求是资源共享与时俱进 这16字方针是多年来教学和研究实践的总结,也是创办学术交流网的宗旨。 学术为公就是要崇尚学术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维护学术正义和公正,坚持学术规范和道德,开展健康学术评论,不谋学术私利。坚持学术为公难免与某些学界人士发生意见相佐。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摆事实、讲道理,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抨击坚持不改的学术不端行为。 资源共享是学术繁荣的必要途径。学术交流网主持人本人的文章和资料陆续在网上发表,供免费下载,网友使用时望遵守知识产权保护,尊重个人学术版权。其次,学术交流网在可能条件下为网友提供不同见解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的史实和观点由读者自行判断,并不代表网站的观点。 实事求是是学术事业的生命线,尊重客观事实,坚持求真务实,遵循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是教学和学术研究信守的学术路线。无论是像学术交流网上讨论的学术的是非原则、学术评论中的学术和非学术因素、学术公案的是非曲直、现代化革命化价值取向是非、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功过是非、美国发展道路的优劣评估等等,都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检验于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学术事业创造性发展发展的希望,我们不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就谈不上创造性地坚持科学发展观。[6] 我以为在20世纪以来的美国史、世界史教学和研究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治史标准。 第二,必须坚持社会生产力标准。 第三,必须坚持多样性统一史观 第三,必须坚持全球整体史学观,全方位史学观,在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上来一个较大的革新。 第四,必须面向21世纪,富有时代气息,着力解决理论滞后、历史不实、现状跟踪不紧的弊端。 第五,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写中国人看、外国人想看的世界现代当代史和美国史 第六,必须坚持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第七,必须把对“球情”的研究提高到对“国情”研究同样功能的高度,否则我们将犯历史的错误,而在这方面还有认识上和措施上的相当大的差距。 第八,必须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首先是研究工作者,研究工作者也不应脱离教学。 四、理想、勤奋、诚信、机遇、恒心十字要诀 我信守教学与研究的十字要诀:理想、勤奋、诚信、机遇、恒心。 *讲理想说的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之奋斗,为明日之大目标; 身在师大、胸怀祖国、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我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的先进工作者,据说这在历史系的一个时期里唯我一人。46年后我发现在工资单里从2006年5月起每月增加了150元“劳模津贴”以解决老劳模们日益贫困化问题。也在1960年我由教学岗位调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文科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相当于今天的高校社会科学处),当时一起调来学校的还有几位文科尖子,如童庆炳教授,他现在是在职的全国文艺学的首席专家,过不了几年这些尖子先后要求返回教学工作岗位,而我则不得不留下,文革开始后即使想走也走不开了。文革后期学校组织几个尖子成立理论组,我是这个组的办公室成员,像来自人民大学党史系的王琪、哲学系的李秀林,经济系的吴树青等,都是理论组成员,吴树青教授后来成了北京大学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委,我们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学术心得,有时也撰写文章。理论组解散后我到了北师大学报文科编辑部任编辑,当时我希望编发一些长期以来由于政治上歧视而不被予刊发的学术文章,例如钟敬文老先生的文章,但是当时的学报主持人并不同意,说“我们先要发左派人士的文章”,于是不得已钟先生的文章在香港发表。不过像后来成为学校文科副校长的杨国昌的文章终于也能在师大学报上发表了,这还是感到欣慰的。文革结束,学校同意我回系从事我喜爱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特别是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的要求,这时离开我专门从事的教学岗位已经18年过去了。尽管这18年耽误了我从事专业工作的最佳时间(24-42岁的年龄),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工作的需要,何况这段时间并非全部浪费和业务毫无关系,在这个时期里我对文科涉及的文史哲经政教等专业知识和老中青青专家们都有所了解,还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全集,研究了所能见到的毛泽东的著作,在系里兼任了少量课程,那时的学习是靠第四单元(晚上9-12点)来实现的。它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加宽加厚了我的基础知识和人生阅历,在师范大学的大文科领域,我受益匪浅,这是长期困守在历史系工作的教师所无法获得的。我想只要我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之奋斗,为明日之大目标,还是可以为教育和学术事业奉献绵薄之力的。1978-2006年间我的学术经历就证明了这点。 这些年可以说受到的挫折不少,从60年代的四清开始几乎没有怎么停过,文革受整、“六四”风波受牵连、为期两年出国学术访问受阻、在系里的教学和学术活动受挤,很少有很顺心的时候,然而退休后学术边缘化则迎来了边缘后学术的新思路和新进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垂炼了我走向成熟,树立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保的良好心态,岗位变了,角色换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变,学术创新,教育奉献不变。 *讲勤奋说的是:六勤:手、眼、口、腿、耳、脑勤;一句话:调动一切手段获取有效信息; 以勤奋代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就是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智慧;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我已经耽误了时间,不得不更加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勤奋治学。虽然自1960年后我很少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但是不管有无称号,勤奋工作,勤奋教学和研究始终没有改变,即使退休后也不例外,这可以从退休后发表的文章多于退休前以及学术交流网度过了1700个日日夜夜从不间断,不分假日每天工作四五个小时可以看出,也因为这样,学术交流网从创办时每天登陆累计不超过300人次,到现在每天累计登临人次超过5000。 讲诚信说的是:要以探索真实历史、维护真实历史、尊重真实历史为已任。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如实传史、如实写史、维护史实、尊重史实是历史诚信者的底线,也是史德。 讲机遇说的是:善于抓住机遇又不能为机遇而机遇,机遇竞争是公平的,不能不择手段实施排他性的机遇垄断。 例如退休前申请博士导师资格问题,我并未申请,我认为把博士生导师头衔看得那么重,把别人挤下,自己上末班车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损人利己的机遇是不能沾的。我从来认为博士生导师是职务而非高于教授一等的职称,学术水平和道德人品的高低不依是否博士生导师为标准。 讲恒心说的是 :持之以衡必有成果,一步一个脚印地持之以恒。 我们的教育是不能全盘产业化和商品化的,学术也不能商品化和娱乐化,学者和商人两者不可兼有,作为学者要甘于清贫、甘于坐冷板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还可以举一位我系80年代初最早的美国史研究生黄开来的例子: “不管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还是经济相对放缓时期,H君对于历史教学始终投入极大的热情,在他的家里有许多和学生共同活动的照片和纪念物。1991年初我刚到美国时,是他和M君驱车到JFK机场接我,随后在他所在的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分校家中小住,第三天又送我去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研修。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1992年他即来到北亚当斯学院任教,迄今已经14年了。在我们来美国攻读美国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博士中,在美国高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在留学博士中不是很多的,他可以去被有些人认为条件更好的高校,但是他已经被这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学生所深深吸引,没有离开北亚当斯学院一步。在他看来,一个人在美国经济条件是否宽裕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喜爱自己的工作,是否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联想到H君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出身,在国内在师范院校就读,又在具有师范传统的美国高校任教,一个如此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博士,献身于山边小城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十分感人的事,这在市场经济主流社会的美国也是很不容易的。他还热心北亚当斯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今年12月2日,在北亚当斯所在Berkshiers County北部地区举行大型博览。”(美国马萨诸塞州文理学院(MCLA)参观记(2006年10月14日,黄安年文,学术交流网2006年10月20日首发,H君指黄开来) 以上是我48年来教学和学术活动的体会,供研究生朋友们参考,这些体会说不上什么深奥,却是切身的感受。 下面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另发) 写于2006年12月21日上午11时,21时文字上有所修改 [1]参见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提要,学术交流网/美国著作提要/2006年12月21日首发。 [2]黄安年:《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提要,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4年10月19日首发。 [3]黄安年:《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提要,学术交流网/美国著作提要/2006年12月15日首发。 [4]黄安年:《美墨战争专辑》提要,学术交流网/美国著作提要/2006年12月17日首发。 [5]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美国问题英文书目》提要,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4年10月18日首发。 [6]参见:《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术界》,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