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王桧林: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近代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编者按:"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每一位学者身上表现是不同的,而这关系到一位学者学术成就的大小。"作者王桧林在文中概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涉及的"四大问题"。本文为王桧林先生为派系集团之争与民国政治走向撰写的序言,有删节。
    由于对中国史学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惊人话语引起了我的无限感慨和深思。他是这样说的:"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现过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对于"大科学时代"、"小科学时代"他没有具体说明,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专搞技术的人是很少的,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可以说是"小科学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至今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和搞技术工作的人比过去增加得太多太多了,国家投入的经费更是不知多了多少倍,可以说是"大科学时代"。可是,在前一个时代却出了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后一个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没有或几乎没有大科学家。这种状况对我们史学界来说是否相合呢?我认为完全相合。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的方面说就是:我们的国家缺少科学创新的社会机制和学术环境。在政治囊括学术的情况下,政治指导思想是尤为重要的。这些对个人来说几乎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在客观条件之下,研究者尽量摆脱不利条件的局限争取较好的研究成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者要想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就只有更多地依靠个人主体作用的发挥了。
    下面谈谈另外一个问题:"问题意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研究任何事物都是研究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似乎受到学者特别的关注,不少文章提到它。这是思想解放、学术研究深化的表现。谈论"问题意识"的文章一般都援引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他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些话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它是伟大的科学家说的,所以不断被人引用。但是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每一位学者身上表现是不同的,而这关系到一位学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当今的学者提倡"问题意识"是很有意义的。
    问题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宇宙为何物,小可以小到基本粒子和纳米技术。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我头脑中总是萦绕着下面的问题:
    (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变动中的国家,这个变动过程到今天还在继续。它是怎样变的?将要变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表述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由于近些年中国的急剧崛起,已经成了世界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成了世界诸国如何应对中国的战略策略问题。外国应对中国的不确定因素是中国如何演变。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己呢?
    (二)刚刚过去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底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数千年高度文明的中国,会出现那样全国范围的疯狂的、野蛮的、残暴的、向人类理性挑战的群众运动?难道这些不是中国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吗?民族性是有深远的历史根源的,是有社会文化基础的。如果不克服中国民族性中也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消极破坏成分,一味笼统地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东方价值观",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吗?能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吗?产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源并没有彻底消失,今天的"愤青"问题中就包含着那样的成分。我总认为对"文革"做认真的反思和检讨,从中吸取教训,对认识我们的历史、观测我们的前途、校正我们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三)为什么中国长期进行无休止的中西文化的争论?中国的国门被外国列强用枪炮轰开之后,中国产生了两种情况:一是外国人闯进来,二是中国人走出去。中国从此被迫地、迎拒兼行地、曲折地开始了融入世界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中西文化(广义的文化)之争实际上是中国发展道路之争、中国发展模式之争、中国发展前途之争。这些争论中有全盘西化论、以中化西论、中体西用论、中西文化调和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论诸种说法。各种不同的主张有时在思想界突现出来,公开争论,有时隐蔽而未显。在中西文化问题上,还有这种情况,在这个思想领域、学术领域是公开的,而在另外的地方则是隐蔽的。这种隐蔽有时不是有意造成的,是人们还未觉察到;有时是人们已经知道了,而不愿揭示出来。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争论不休,成为突出的关系国家前途的问题,恐怕只发生在中国。在当前这个世界上,多样性的文化并存,文明的冲突和融合同在。在经济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还要快速上升,这是硬实力。但我们在软实力方面显然还是落后的。我们拿什么先进的、优秀的、普世性的文化、领先的思想贡献给全世界呢?如果没有,怎能在整体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呢?先进的文化必须有深厚的根基,这方面我们具备充分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思想理论必须能够说明当今世界新涌现出来的高端问题,为世界的前途指明方向或提供思路,以至于提出构建良性国际关系的设计方案。我们必须融入世界体系之中,探知世界的问题,对世界的先进思想学说融会贯通,与人类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这样才能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向全人类讲话。不然,说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只能是一句大话、空话。
    (四)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从而终止了世界历史上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极其重大的事件。我们怎样认识和应对呢?这个事件对有些国家(例如美国)的内部影响不大,对它们的影响只是在国际战略策略方面,而对中国则是两方面都有,对内部的影响更为巨大。中国从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的是"俄国人的路",新建立的国家制度是仿效列宁式的苏维埃制度。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制度的国家。随后他组织了共产国际,把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推向全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激进的政党、激进的知识分子、激进的工人组织以及不满现实追求革命的人们向往的中心,俄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世界上不少的人认为俄国开创了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超越资本主义的新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若干年内,"学习苏联"是基本国策,体现着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方向。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经历者都知道,那时对学习苏联有异议的人都被打成了反革命(当时似乎没有人公开反对学习苏联)。不久之后发生了中苏两党的大论战,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二次大决裂(第一次是列宁与考茨基的决裂)。中国共产党严厉攻击的是赫鲁晓夫背叛了列宁和斯大林的学说、路线、社会主义事业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战略与策略,中国争论的目的是捍卫列宁、斯大林的学说和事业,推进全球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受中国人极端崇敬的大力保卫的已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竟然在转瞬之间消失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工人阶级的祖国"复辟了。随之而来的是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倾覆。这是一次人类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改造旧世界构建新社会的伟大试验,但是失败了。人类自己创造了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但并没有完全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它。这个重大事件给全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一场苏联和东欧的剧变震惊了全世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冷战历史的结束。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面对这种现实,中国人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总结出什么经验,都是关系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前途的问题。在苏联东欧剧变发生之后,有的学者认为这不过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曲折"。这种说法能解释什么问题呢?
    上面说到了四个问题,当然不是说重大问题只有这四个,但是我觉得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似乎总超不出上述四大问题涉及的范围,总与这四个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历史研究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任何一定时空中的历史事件的研究,一方面要深入其中,进行细密的考察,如此才能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情状;另一方面要出乎其外,把此一历史事件放在产生此一历史事件的大时空中加以考察,如此才能对此一事件做出准确的定位,做出准确的评价,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缺陷。任何历史研究者都要详细占有材料,做细密的思考,但是没有第二方面的功夫,是成不了大历史学家的。我想这就是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道理吧。我们知道"天人之际"是中国思想家最高的命题,而司马迁的史学要探究这个人类社会总体问题;"通古今之变"是把中国历史从开端到当世的演变做古今贯通的考察。要做到,至少要注意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
    "问题意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具备它。在历史研究中如何应用,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张皓早就定下来的课题。这个问题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并发表了多项成果。但是张皓有进一步的思考,在原来的问题中去抓深一层的问题,透过派系斗争去看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作。任何政治制度、政府机构必须运作起来才能实现它的统治功能。张皓的新著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这就把问题的研究深入了一步,表现出新作的特点。大概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发挥吧。当然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可研究的问题很多,研究下去还可以出些新的成果。
    过去我对我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的时候,常常转身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发问:"老师是不是给我们做个榜样呢?"我说:"那种要求我没有做到,今生也不可能做到。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我的话有道理,你们不要因人废言就是了。"现在我对中青年历史学者提出高尚的希望的时候,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和心情的。
    2009年8月9日
    文章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微信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