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共和国早期 以上讲的,基本都是传说,真正比较靠谱的罗马史还是从罗马共和国开始。整部罗马共和国史,就是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变成一个大帝国的扩张战争史,也是一部英雄史诗。 罗马共和国刚建立的时候,首先设立了执政官,权力和过去的国王几乎相等,就是任期只有一年,而且每年有两位。后来还规定不得连任,同一个人担任两次执政官的时间中间至少要隔十年。如果执政官胡作非为,卸任以后还会被起诉。后来几十年,很快设立了保民官,再后来到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出现司法官的职位。罗马从公元前510年到400年这一百年间,主要战争是和附近的拉丁城市,北面的邻居埃特鲁斯坎人,和萨宾人作战。这正是古希腊的黄金时期,雅典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同盟和波斯帝国在东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代,也是雅典卫城建设的时代。这个时期,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小城邦,谈不到什么境外的文明和武功的影响。罗马到公元前396年,大致上征服了埃特鲁斯坎人的大部分城邦,并在拉丁城市中取得首席地位,可是地盘并不大。而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南部,是很多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市,北部则是高卢人的地盘。 到公元前390年,北方的高卢人南下,在Allia河,6个罗马军团2万4千人和数量相等的高卢军激战,罗马大败,高卢军尾追罗马败兵,一直攻破了罗马城本身,只是受阻于陡峭的卡皮托山Capitol Hill,罗马要求停战,答应付一千磅黄金的赎金。死守最后据点卡皮托山的罗马执政官Manlius某天夜里被朱诺神庙里的鹅叫声惊醒,发现高卢士兵正沿着峭壁上的一条小路登山夜袭。这群神圣的鹅,就这样救了罗马城。 正当高卢军队围攻卡皮托山,并劫掠罗马城其它部分的危机时刻,罗马史上第一位大英雄卡米卢斯Camilus率领援军赶到,击退了高卢人。卡米卢斯还改革罗马军制,从此罗马军团作战的方式,从希腊-马其顿式的长矛方阵,改为用盾牌和短剑的三线式战术组织。这个基本形式一直延续到后世帝国时代。卡米卢斯被罗马人称为“第二位祖国之父”。第一位是罗马的建立者罗慕洛。这是此后八百年间罗马城最后一次陷落。下一次罗马城被外族攻破,要到公元后410年,罗马帝国崩溃的前夕。 公元前4世纪的后半期,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那个时代,罗马也渐渐开始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公元前343年,已经控制了附近伊特鲁里亚Etruscan城市和拉丁城市的罗马,与更远的亚平宁山上的部族萨姆尼特人开战Samnite,这就是第一次萨姆尼特战争。这场战争只打了两年,罗马人在战场上刚刚获胜,占领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Campania,就匆匆结束战争,让萨姆尼特人撤回去了,因为罗马人的拉丁盟友城邦叛乱,罗马匆匆回身对付拉丁盟军,在公元前340年到338年的拉丁战争中,罗马彻底击败拉丁联盟,确立自己在拉丁城市中的统治地位。十几年之后,公元前326年,萨姆尼特山民再次袭击坎帕尼亚平原,罗马人再次应当地坎帕尼亚人的邀请,和萨姆尼特人开战。这个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打了22年之久,期间几起几落,又被称为“大萨姆尼特战争”。起初,罗马军团在战场上连连获胜,萨姆尼特人求和,罗马不允,罗马执政官率军进攻萨姆尼特本土,在山地中伏,全军被困陷入绝境,被迫求和。萨姆尼特人在营门上用缴获的罗马长矛,搭建了一个挽牛马用的轭,强迫投降的罗马军团士兵逐个从轭下弯腰走过。这就是“轭下之辱”的来历,是古代侮辱对手,让对手表示臣服的一种手段。罗马人不服输,次年和第三年卷土重来,在战场上挣回了一点面子,但是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此后战争进入5年的间隙,5年以后,罗马实力渐渐恢复,重开战端,却在Lautulae战役又一次惨败于萨姆尼特人之手。从公元前314年开始,罗马人时来运转,他们屡败屡战的坚韧勇气,终于托垮了萨姆尼特人,从公元前314年到302年,罗马军队在战场上连战连捷,公元前304年萨姆尼特人再次求和,罗马人用胜利结束了这场艰苦的22年战争。可是罗马与萨姆尼特人之间的和平仅仅维持了六年,公元前298年战端重开,就是第三次萨姆尼特战争。这次,萨姆尼特人联合了罗马以北的伊特鲁斯坎人Etruscan和高卢人——罗马的宿敌,罗马遭到南北两面夹击。在公元前294年的决战Sentinum战役中,罗马大败萨姆尼特,伊特鲁斯坎,高卢三方联军。可是萨姆尼特人仍然坚持了4年无望的抵抗,最后终于在公元前290年投降。延续半个世纪的三次萨姆尼特战争下来,罗马人基本控制了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所有城邦都至少在名义上被迫成为罗马的盟友,只有最南部的塔兰托等几个希腊城邦殖民地,和半岛最北部高卢人控制的地区除外。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