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蒋介石的幕僚杨永泰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蒋介石一生中有许多幕僚,但真正有才华又有谋略的为数不多,而杨永泰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杨永泰,字畅卿1880年生于广东茂名。早年受过严格的传统教育,后入广州高等学堂、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广东报》任记者、编辑,以文笔流畅、思维敏捷、立论深刻而名满珠江。1912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会议员。护国运动后,以张耀曾、李根源等人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组织政学会(又称政学系),杨永泰参与了会章的起草,成为政学会的一名重要成员。护法运动中,政学系投靠西南军阀,策划改组军政府排斥孙中山。作为政学系成员,杨永泰参加了改组后的军政府,并先后出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广东省省长。军政府垮台后,杨永泰离开广州,投靠北洋政府,成为国会议员。但好景不长,国会很快被解散,政学系随之烟消云散,杨永泰也来到上海,等待时机以期东山再起。1928年,刚刚复出的蒋介石深感自己缺乏足智多谋的谋士。蒋介石的盟兄黄郛便向他推荐了杨永泰。他在蒋前称:“杨畅卿先生,为海内奇才,胸罗经纶,足以佐治,凡吾所能者,畅卿无不能,畅卿所能者,有时吾不及,国家大计,望公商之。”此话出自盟兄之口,使蒋深信不疑,恨不得立即揽之入幕。与此同时,杨永泰也在寻找机会,他首先找到了军政府时期的好友熊式辉。熊式辉时任淞沪警备司令,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这样,通过熊式辉的直接引荐,杨永泰很快就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
                          二
    在紧随蒋介石的日子里,杨永泰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使出浑身解数为蒋巩固统治、排除异己、“围剿”红军出谋划策。1.、献策“削藩”,打击地方实力派.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尤其是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实力派更是蒋介石独揽中央大权的障碍,桂系李宗仁还是逼蒋第一次下野的主谋。对此,蒋介石记忆犹新。解决地方势力,就成了蒋介石的头等大事。1928 年 7月在北平召开的军事善后会议上,蒋介石提出《整理军事方案》和《军事意见书》,要求整编军队,裁减兵员。但遭到冯、阎、李等人的抵制,无果而终。1929年初,全国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蒋再次企图用政治的方式裁掉冯、阎、李各部。会议虽然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但终因冯、阎、李等人的抵制而不得不草草收场。正当他苦无良策之际,杨永泰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 “削藩”的妙计:“以经济方法解决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以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以军事方法解决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以外交方法对付张学良的东北军。”蒋介石闻言大喜,按照杨永泰的建议,他决定先用军事手段消灭桂系李宗仁、白崇禧。1929年3月,蒋介石首先拆散两广联盟,软禁李济深,任命陈铭枢、陈济棠主政广东;委派唐生智携巨款到天津收回旧部,瓦解北方的桂系军队;杨永泰亲自出马说服李宗仁、白崇禧的政敌俞作柏出面活动李明瑞倒戈。如此一来,桂军不战自败,李宗仁、白崇禧出逃香港。1930年 3月,冯、阎、李各派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发。面对联军的强大攻势,杨永泰向蒋介石建议:“一、采取陆战为主,空军协同的战术,以银元瓦解冯玉祥的西北军;二、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持观望态度的东北军张学良。”蒋介石依计而行,用重金收买冯部将领,派吴铁城、张群携巨款到东北,极力拉拢张学良助蒋。经过激战,蒋介石大获全胜。从此,西北军全部瓦解,仅剩第二十九军;阎锡山长期龟缩在山西老家;李宗仁、白崇禧也只好在广西一隅埋头经营。3.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政策完成“削藩”的大计后,蒋介石立即调动大军对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进行“围剿”。刚刚打败各地方实力派的蒋介石,哪里会把区区共产党放在眼里。然而,令蒋介石想不到的是,国军几十万人马,先后两次“围剿”都大败而归,红军则愈剿愈烈。1931年 6月,蒋介石亲率30万大军对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几个月下来,仍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三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寝食不安,如坐针毡。作为蒋介石的心腹,杨永泰早就在苦思良策。他认为红军是一支党军,是靠政治起家的,单靠军事“围剿”,是难以有效的,只有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全方位地“围剿”,才能剿灭红军。因此,他在蒋介石一筹莫展时,及时地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 政策。他对蒋介石说:“剿共应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所谓七分政治,在吾,则加强对匪区民众管理,加强对匪区民众宣传,澄清吏治,务使土豪恶霸横行乡里者灭绝,对贫穷困苦无孤者给以救济,对匪区民众日常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渐使匪区民众日益脱离共党,不为共党所左右,达此目的,即剿共不愁也。所谓三分军事,在下大力于上述诸务中,然后派重兵对匪区共产党实行严厉的围剿,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同时,对投诚者要给予宽大和出路,实行先生之剿抚兼施。”从此,“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被蒋介石正式确定为新的 “剿共”方针。
    1932年4 月,杨永 泰 被 任 命 为 鄂 、豫、皖剿总司令部秘书长,1933年2月,又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秘书长,专门为蒋介石“剿共”出谋划策。为贯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方针,杨永泰提出:(1)改革政制,建立行署督察专员制度。即在省政府与县政府之间设立行署专员,在县以下地方废除区、乡、镇、闾、邻自治制度,实行区保甲制度。这一行政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强大的网,上至省府,下至地方基层由省长督察专员、区长到保甲长层层节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2)改革政纲,实行“管、教、养、卫”四大纲领。(3)实行“政本”,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具备至高无上之道德,强健之体魄,丰富之学识。杨永泰认为新的政制、政纲、政本是彻底消灭乱源的根本原则。只有发挥“七分政治”的力量,才能完成革新政治“剿匪”救国的使命。这套办法,加上堡垒政策,很快在“围剿”红军和根据地的实践中见效,给中央苏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最后红军被迫从苏区撤离。在这过程中,杨永泰的确是“功不可没”。
    3.制定入川“三步曲”
    自古以来,四川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土壤膏腴,资源丰富,确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区域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四川(包括西康),再加上云南、贵州,整个西南地区拥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地位,南京国民政府把它作为持久抗战的大后方,不能不说是最佳选择。
    1934 年10 月红军长征后,蒋介石认为:“川、滇、黔三省各自为政,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而用兵还好。川、滇为自救,也不能不欢迎我们去,更无借口阻止我们,此乃政治上最好的机会。今后只要我们军事、政治、人事、经济调配适宜,必可造成统一局面。”然而,西南各省以四川政治最为混乱,实力最强的刘湘,虽然感激蒋介石在1932年至1933年他与刘文辉的大战中所给予的支持,却时刻提防蒋系势力的渗入。当蒋介石向刘湘提出派10个师入川协助“剿共”时,刘湘明言拒绝中央军入川,只要求中央补助饷械。蒋介石虽然很恼怒却不能强来。杨永泰向蒋介石建议:现在诚然是统一四川的好机会,但四川历来不统一,内部情况复杂,不能操之过急,目前要抓住刘湘,答应给钱给军械,不派兵,只要求派驻一个参谋团驻重庆。然后寻机撤销南昌行营,设立重庆行营。一来可以追剿共军,二来中央可以借机入川,达到统一四川的目的。并为蒋介石制定了入川“三步曲”。
    1935年1月 12 日,南昌行营第一厅厅长贺国光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驻川参谋团”和宪兵2000余人入川,指导川康军政,策划、指挥“剿匪”事宜。对此,刘湘无法拒绝,只好表示同意。参谋团入川,是蒋系势力打入西南的第一步。随之蒋介石于 3月飞抵重庆,将参谋团改为重庆行营,杨永泰为行营秘书长,并手谕:“本委员长已进驻重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进退。”重庆行营的设立,为中央剥夺刘湘的军政大权提供了条件,此为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将四川军政大权收归中央。杨永泰建议蒋介石:成立以实力最强的刘湘为主席的省政府,打破防区划分,重新划定行政专署,由省政府重新派人担任专员,训练川军军官,裁减和改编川军。蒋介石立即依计行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打破防区制,成立以实力最强的刘湘为主席的省政府,规定自1936 年 3月 1日起,四川所有各军月饷统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自此打破了为害四川近 20年的防区制。(2)整理四川财政,规定自1935年起确立预算制度。(3)统一四川币制,核准发行善后公债及整理金融库券,收兑地钞,推行法币政策。(4)轮训军官,裁减和改编四川军队。1935年 7月创办峨嵋军官训练团,蒋介石自兼团长,对川军营长以上各级军官进行轮训,对四川军队裁减和改编。通过这三步曲,蒋介石最终达到了经略四川大后方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有杨永泰很大的一份功劳。
    4.倡议新生活运动
    1934年春天,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当时,从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到群众团体,从身居闹市的国民党领袖、达官贵人到乡村民众及儿童无不卷入其中。新生活运动从1934年 2 月发起,断断续续推行了十几年,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较大的一次运动。而这场被称之为“社会建设运动”的首倡者就是杨永泰。杨永泰早年受过严格的传统的教育,熟读经书,又接受过西方新学,对蒋介石的思想把握非常准确,看到蒋对传统的儒家道德格外推崇,就迎合蒋的思想,建议蒋发起一场新生活运动。这一建议深受蒋介石的赏识。于是,一场以恢复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新生活运动就首先在 “剿共”大本营——南昌发动起来了,并很快席卷全国。杨永泰在他起草的《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强调,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国家民族之复兴,不在武力之强大,而在国民知识道德的高超。而提高国民知识道德,在于使一般国民衣食住行能整齐简洁,简单朴素,过一种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在《新生活运动纲要》中他则进一步指出:“中国政治变乱的病因不在政治本身,而在人心风俗之颓败。”治理的有效方法应以“攻心为上,易俗为归”,遵行新生活运动就是恢复中国固有之道德“礼义廉耻”。他又依据蒋介石的旨意,把礼义廉耻解释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杨永泰的“义、廉、耻”主要是围绕“礼”来阐述的,而礼的核心就是要人们遵守社会定律和国家纪律,实质上是要老百姓做国民党政府的驯服臣民。对于杨永泰的解释,蒋介石自然十分欣赏。他为有一位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幕僚而暗自庆幸。
                     三
    由于深受蒋介石的器重,杨永泰的地位如日中天。1932 年 4 月,蒋介石主持鄂、豫、皖三省“剿共”军事时,杨永泰任鄂、豫、皖剿总司令部秘书长。1933年 2月,杨永泰又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秘书长,兼任行营第二厅厅长,负责党政经济。南昌行营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十余个省内,不仅掌有军事全权,而且行使行政权,各省的用人行政都直接听命于南昌行营第二厅。几乎所有的国民党重要军政文电,都须经过杨永泰过目,然后才能呈蒋,许多军政要员来见蒋,也须经杨安排。杨永泰一时权倾朝野。在杨永泰的周围还团结了一大批军政要员,其中有时任外交部长的黄郛、湖北省主席张群、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以及吴铁城、王世杰、吴鼎昌、翁文灏等人,由于杨永泰、黄郛、张群是民初政学系成员,这些人又被称之为新政学系。新政学系没有自己的组织和政纲,只是个松散的联盟,往往以个人的私交和政治上的默契进行团结合作。他们一贯亲蒋、忠蒋,并且大多以学有所长、精于政务、足智多谋而深受蒋介石的器重。新政学系通过杨永泰大肆扩张其势力,一时在国民党政坛声名鹊起,势力显赫。新政学系的崛起和杨永泰的专权,引起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其它派系的侧目。最早反对杨永泰的是胡汉民。由于胡汉民等人在护法运动中追随孙中山,对 1917年杨永泰参与西南军阀排斥孙中山耿耿于怀,认为蒋介石重用杨永泰是认贼作父。如果说胡汉民与杨永泰毕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的话,那么cc 系与杨永泰及新政学系则有巨大的利益冲突。新政学系不仅控制行政权,还夺走了鄂豫皖赣四省的党务大权。在第五次“围剿”中,为削弱 cc 系把持党务的局面,同时扩张政学系的势力。杨永泰向蒋介石提出集中党、政、军力量于“剿匪总部”的建议,并为蒋接受。蒋把鄂豫皖赣四省国民党组织变更,省市党部设立主任委员,由当地军政大员兼任,而这四省的军政大员都是新政学系的人。这样,杨永泰通过蒋的力量夺走了 cc 系手中的四省党部大权。此外,杨永泰还插手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小官吏的安置,而以前,这些权力完全掌握在 cc 系头目二陈的手中。这就不能不引起 cc 系对杨永泰的怨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但由于杨永泰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又长期在蒋的身边,cc 系投鼠忌器,只好等待时机。时机很快来临。1935年 12 月,杨永泰离开蒋介石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成为一员封疆大吏,但却给政敌提供了刺杀他的机会。1936年 12月25 日,杨永泰应邀参加日本驻汉口领事馆的宴会,宴会结束后,在江汉码头准备回武昌时,一个刺客向其连开数枪,杨中弹身亡。杨永泰被刺一事使国民党军政界大为震惊,蒋介石更是惊怒万分。他立即责令秘密侦查厅进行调查,缉拿凶手,同时要求湖北省政府公葬杨永泰。凶手很快被抓,并被枪毙。但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cc 系头目二陈。11月 21日,在杨永泰公葬之日,蒋介石亲自写了一篇祭文,以褒扬他这位 “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幕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