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朝鲜半岛的学者们来说 , 新罗与 渤海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 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渤海国是朝鲜国家 , 并千方百计从新罗国与渤海国的关系中找 到所有一切能证明它们是同种国家的事实 ( 注 8, 第 9 页 ; 注 7, 第 344 页 ; 注 9, 第 29 页 ; 注 4, 第 334 页 ; 注 5, 第 42 页 ) 。 所以 , 他们把新罗国和渤海国存在的时期 称作南北国时期 ( 注 7; 注 10, 第 66 页 ; 注 8, 第 12 页 ; 注 5, 第 39 页 ; 注 6, 第 67 页 ) 。然而 , 由于所有的事实全都说明 新罗通常把渤海国视为敌国 ( 注 8, 第 31 页 ) , 韩国学者开始强调高丽承认渤海国这 一事实 ( 注 7 ) 。 新罗国与渤海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约 有二百多年处于对峙状态 。这是学者们在 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看法 , 对于这种看法是 可以理解的 。确实 , 双方不仅彼此敌对 , 而且全都试图寻找盟友以期合力消灭对方 。 譬如 , 新罗国就曾竭力依靠中国的支持从 两翼包围渤海国和对其施压 ( 注 9, 第 190 ~ 197 页 ; 注 5, 第 48 页 ) ; 而渤海国曾构 想出联合日本反对新罗国的计划 ( 注 8, 第 208 ~ 211 页 ) 。 20 世纪 90 年代 , 形势发生了变化 。 韩 国的学者们注意到编年史常常提到这样一 件事 : 在新罗国与渤海国之间的通衢大道 上有 35 个驿站 ( 注 8, 第 11 页 ; 注 2, 第 18 页 ) , 而这一切是需要双方有贸易和积 极的外交接触 ( 其实这些都是由双方的外 交使团做的 ) 作为前提 。在这方面 , 下述 事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 当契丹人攻击 渤海国时 , 渤海国的国君曾向新罗国求助 ( 注 9 ) 。但关于新罗与渤海两国谈判的事 实缺少直接的证明 , 韩国的学者对此解释 说 , 谈判 “ 对于新罗国来说没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 ( 注 2, 第 18 页 ) , 或者说 “ 具有 积极的意义 ” ( 注 8, 第 11 页 ) 。 另一方面 , 必须考虑朝鲜学者们的看 法 。 他们认为 , 新罗国曾支持契丹人消灭 渤海国 ( 注 2; 注 8, 第 132 页 ) , 然而这 并不确实 。以此论证新罗国与渤海国之间 存在 “ 同种 ” 关系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 可以认为 : 韩国的学者们提出新罗国 与渤海国之间曾有频繁接触以及这两个国 家是 “ 同种 ” 的论点 , 是有企图的 ; 这种 企图和政治目的相关 。问题在于 : 朝鲜的 学者们也支持这种思想 , 即新罗国与渤海 国时期是南北国时期 ( 注 2, 第 12 页 ) , 然而 , 只是他们的观点稍有不同而已 。在 朝鲜学者们看来 , 新罗国是朝鲜的民族败 类 ( 注 2, 第 14 页 ) , 当中国灭高句丽和 百济时 , 新罗国曾给中国提供不小的帮助 。 总之 , 朝鲜的学者们指出 : 新罗国在大国 面前卑躬屈节 ( 注 2, 第 18 页 ) , 而渤海 国的表现则与新罗国截然不同 ; 所以 , 朝 鲜学者们认为渤海国是从高句丽逃出的难 民建立的 , 并反对中国 。朝鲜的学者们甚 至认为渤海国的文化高于新罗 国的 文化 ( 注 2, 第 13 页 ) , 进而把南北国时期同当 代朝鲜半岛上南北对峙的状况联想起来 ; 对此 , 朝鲜的学者们并不讳言 ( 注 2, 第 14 页 ) 。这就是含沙射影地说韩国干出了 和新罗一模一样的叛卖行为 , 因为新罗国 不仅帮助中国灭掉高句丽和百济这两个朝 鲜国家 , 而且不排除新罗国帮助契丹人消 灭渤海国 不难猜出 : 韩国的学者们不会接受朝 鲜学者们的上述观点 。正因为如此 , 韩国 的许多学者开始论证新罗国与渤海国的关 系不总是敌对的 , 并指责朝鲜人把渤海国 的历史政治化 ( 注 2, 第 13 ~ 14 页 ) , 可 事实上韩国的某些学者本身也正是这样干 的 。 为了论证自己的说法 , 他们援引了下 述文献 , 即渤海国同新罗国互换使节 ( 注 9; 注 5, 第 50 页 ) , 以及新罗国授予大祚 荣五品等级的官爵和 “ 天孙 ” 封号 ( 注 2, 第 17 页 ) 。但是 , 他们同时承认 , 无论如 何渤 海 和 新 罗 两 国 也 不 会 成 为 “ 盟 国 ” ( 注 3, 第 18 页 ) 。 关于朝鲜南北国家的性质问题与渤海 国的民族族属问题密切相关 。韩国的学者 们依据编年史的记载 ( 注 2, 第 11 页 ) , 硬说渤海国是中世纪朝鲜国家 。但是 , 有 关渤海国的这些记载语焉不详 , 逻辑上有 抵触 。 尽管如此 , 他们的结论当然受到人 们的关注 , 因为高句丽人参与了渤海国的 建立 , 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 注 10, 第 66 页 ) 。 这样一来 , 有关新罗国本身意义的问 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问题在于 : 认为是 它最早把朝鲜统一起来的 ( 也即是 “ 统一 的新罗 ” ) , 还是简单地把它看作是曾存在 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大国 ( 这样就可称 之为 “ 大新罗 ” ) 。 如果说渤海国不是朝鲜国家 , 那就是 新罗国 把朝 鲜统 一 起 来 的 ( 注 8, 第 10 页 ) ; 然而 , 如果依据朝鲜大多数学者的观 点 , 那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 渤海国和新 罗国瓜分了三个国家的疆土 , 即新罗国攫 取了百济的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领土 , 而 渤海国则夺取了中国的北部领土 。于是就 得出这样的结论 : 是高丽最先统一了朝鲜 民族 ( 注 2, 第 13 页 ) 。 20 世纪 70 年代以 前 , 朝鲜半岛的大多数学者坚持 “ 统一的 新罗 ” 的观点 。现在 , 有许多学者已经开 始重新审视新罗的历史 。譬如 , 在他们看 来 , 新罗国存在于公元 668 年 ( 高句丽灭 亡的年代 ) 至公元 698 年 ( 渤海国建立的 年代 ) ; 渤海国建立以后 , 新罗国成为了 “ 大新罗 ” ; 虽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朝鲜国家 ( 注 8, 第 10 ~ 11 页 ; 注 7 ) , 可有时却称 之为 “ 后新罗 ” ( 注 5, 第 43 页 ) ; 对于新 罗国来说 , 这种称呼持有明显的否定态度 。 朝鲜的学者们持有同样的观点 ( 注 2, 第 13 页 ) 。 总之 , 韩国的一些著名学者承认 : 由 于资料不翔实 , 编年史彼此冲突 , 上述问 题尚不完全清楚 ( 注 4; 注 9 ) 。非常重要 的是 : 新罗国不把渤海国视为 “ 同种 ” 国 家 ; 《 三国史记 》 一书的著作者们认为渤海 国不是朝鲜的一个国家 。 另一方面 , 渤海国的文化十分清楚地 表现出所受到的高句丽的影响 ( 注 2, 第 11 页 ) , 渤海国的许多达官贵人本身就是 高句丽人 ( 注 1, 第 104 ~ 105 页 ) 。 综上所述 , 关于南北国时代的问题仍 然悬而未决 , 需要把这个问题同渤海国的 族属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加以研究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