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高句丽与隋朝和唐朝的冲突及其灭亡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历史上宗藩关系的维持,
    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
    当这种特定的条件发生变化
    的时候,
    双方的关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不加以调整,
    就可能导致关系的
    破裂,以致战争。
    (一)高句丽的山城和千里长城:
    在高句丽存在的
    700
    多年时间里,创造了
    许多优秀的文化,
    留下众多的历史遗迹,
    其中山城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山城,
    是高句丽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
    是高句丽人石造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
    至
    今,
    仍以雄伟壮观的形象雄踞在高山之上。
    它以完整的雄姿,
    供后人游览、
    欣赏、
    调查与研究。山城建筑,在当时对新罗、百济,乃至日本都有着深远影响,对中
    国东北以后的渤海、辽、金等诸多民族的物质文化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
    是,
    不管现在怎么看待这些东西,
    最初修建山城的用意却无疑是出于军事防御的
    角度。
 

    18
    民族政权联合,严重威胁到中原的安危。据《隋书东夷传》记载:北周时期,高
    句丽国王是高汤,遣使朝贡,周武帝拜其为上开府、辽东郡公、辽东王。杨坚代
    周之后,高汤复遣使诣关,进授大将军,改封高丽王。岁遣使朝贡不绝。当时,
    高句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都于平壤城,也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
    曲,南临浿水。复有国内城、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与新
    罗每相侵夺,战争不息。开皇初年,频有使入朝。及平陈之后,高汤非常恐惧,
    积极备战。开皇十七年,隋文帝赐高汤玺书中说:
    “王每遣使人,岁常朝贡,虽
    称藩附,
    诚节未尽。
    王既人臣,
    须同朕德,
    而乃驱逼靺鞨,
    固禁契丹。
    诸藩顿颡,
    为我臣妾,忿善人之慕义,何毒害之情深乎?”
    “又数遣马骑,杀害边人,屡骋
    奸谋,动作邪说,心在不宾。”高汤得书惶恐,病死。其子高元即位。隋文帝使
    拜高元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公,赐服一袭。高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
    因请封王。文帝优册为王。第二年,高丽率靺鞨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世冲
    击走之。隋文帝大怒,命汉王杨谅为元帅,总水陆大军征讨高句丽。结果“馈运
    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渝关,复遇疾疫,王师不振。及次辽水,元亦惶惧,遣
    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贡。”
    隋炀帝即位,进入全盛时期,高昌王、突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
    高元入朝。高元不敢前来。大业七年,隋炀帝亲征辽东,渡过辽河,分道出师,
    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出战多不利,皆婴城固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
    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入。城陷,贼辄言,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驰
    奏,比报,贼守御亦备,复出拒战。如此者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
    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置辽东郡及通远镇而还。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亲征高句丽,改变上次的策略,敕诸军以便宜从事。
    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但中间发生杨玄感造反之事,听到消息,六军并还。
    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入高丽,高丽具知事实,尽锐来追,殿军多败。
    大业十年,再发天下兵,但农民起义已经在全国爆发,军队汇集非常困难。
    至辽河,高丽亦困弊,遣使乞降,因送斛斯政赎罪。帝许之,在怀远镇受其降。
    至京师,仍征高元入朝,高元竟不至。隋炀帝决定再次发兵,但条件已经不允许
    了。
    (三)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隋亡唐兴,高句丽继续占据辽东燕国故地,与边

    19
    疆各族联合对抗中央。据《旧唐书东夷传》记载:唐朝初年,高句丽国王为高元
    的异母弟高建武,武德二年和斯年都曾遣使来贡。武德五年,李渊赐建武书曰:
    “朕恭膺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日月所
    照,咸使乂安。王既统摄辽左,世居藩服,思禀正朔,远循职贡。故遣使者,跋
    涉出川,
    申布诚恳,
    朕甚嘉焉。
    方今六合宁晏,
    四海清平,
    玉帛既通,
    道路无壅。
    方申辑睦,
    永敦聘好,
    各保疆场,
    岂非盛美。
    但隋氏季年,
    连兵构难,
    攻战之所,
    各失其民。遂使骨肉乖离,室家分析,多历年岁,怨旷不申。今二国通和,义无
    阻异,在此所有高丽人等,已令追括,寻即遣送;彼处有此国人者,王可放还,
    务尽抚育之方,共弘仁恕之道。”于是建武悉搜括华人,以礼宾送,前后返回万
    人,高祖大喜。武德七年,唐朝遣前刑部尚书沈叔安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
    王、高丽王。
    贞观二年,唐朝破突厥颉利可汗,高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高建武惧
    伐其国,开始在西部修筑千里长城。贞观十六年,西部大人盖苏文摄职有犯,诸
    大臣与建武议欲诛之。事泄,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大臣百余人。并烧毁仓库,
    驰入王宫,杀高句丽王高建武,立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控制国家政权。贞
    观十七年,
    封高藏为辽东郡王、
    高丽王。
    又派遣里玄奖往说谕高丽,
    令勿攻新罗。
    结果盖苏文不听。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常何等率江、
    淮、岭、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又以特进英国公李勣为
    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为副,领将军张士贵等率步骑六万趋东;
    两军合势,太宗亲御六军以会之。
    四月,
    李勣军渡辽,
    进攻盖牟城,
    拔之,
    获生口二万,
    以其城置盖州。
    五月,
    张亮副将程名振攻沙卑城,拔之,虏其男女八千口。是日,李勣进军于辽东城。
    帝次辽泽,国内及新城步骑四万来援辽东,王道宗率骑四千逆击,大破之,斩首
    千余级。李世民渡辽河,命令撤桥梁,以坚士卒志。帝至辽东城下,见士卒负担
    以填堑者,帝分其尤重者,亲于马上持之。围其城。俄而南风甚劲,命纵火焚其
    西南楼,延烧城中,屋宇皆尽。战士登城,贼乃大溃,烧死者万余人,俘其胜兵
    万余口,以其城为辽州。
    “初,帝自定州命每数十里置一烽,属于辽城,与太子
    约,克辽东,当举烽。是日,帝命举烽,传入塞。”

    20
    师次白崖城,命攻之,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弩矢,帝亲为吮血,将士闻之,
    莫不感励。其城因山临水,四面险绝。最后投降。获士女一万,胜兵二千四百,
    以其城置岩州,授孙伐音为岩州刺史。
    车驾进次安市城北,
    列营进兵以攻之。
    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
    贞率高丽、
    靺鞨之众十五万来援安市城。
    贼中有对卢,
    年老习事,
    谓延寿曰:
    “今
    为计者,
    莫若顿兵不战,
    旷日持久,
    分遣骁雄,
    断其馈运,
    不过旬日,
    军粮必尽,
    求战不得,
    欲归无路,
    此不战而取胜也。
    ”
    延寿不从,
    引军直进。
    太宗夜召诸将,
    躬自指麾。
    遣李勣率步骑一万五千于贼西岭为阵;
    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精兵一万
    一千以为奇兵,自山北于狭谷出,以冲其后;太宗自将步骑四千,潜鼓角,偃旌
    帜,趋贼营北高峰之上;令诸军闻鼓角声而齐纵。
    明日,双方决战,高句丽大败,斩首万余级。延寿、惠真率十五万六千八百
    人降,
    太宗简傉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
    授以戎秩,
    迁之内地。
    收靺鞨三千三百,
    尽坑之,余众放还平壤。获马三万匹、牛五万头、明光甲五千领,他器械称是。
    高丽国振骇,后黄城及银城并自拔,数百里无复人烟。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令
    将作造《破阵图》,命中书侍郎许敬宗为文勒石以纪其功。
    张亮又与高丽再战于建安城下,皆破之,于是列长围以攻焉。八月,移营安
    市城东,李勣遂攻安市,拥延寿等降众营其城下以招之。城中人坚守不动。乃令
    江夏王道宗筑土山,攻其城东南隅;高丽亦埤城增雉以相抗。李勣攻其西面,令
    抛石撞车坏其楼雉;城中随其崩坏,即立木为栅。道宗以树条苞壤为土,屯积以
    为山。其中间五道加木,被土于其上,不舍昼夜,渐以逼城。命诸将击之,三日
    不能克。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
    (四)
    唐高宗征高句丽以及高句丽的灭亡:
    唐太宗征高句丽取得了很大的战
    果,
    可以说结束了数百年来中央政府不直接管理辽河以东的历史,
    是很有历史意
    义的。
    贞观二十年,高丽遣使来谢罪,并献二美女。太宗还之。
    贞观二十二年,
    又遣右武卫将军薛万彻等往青丘道伐之,
    万彻渡海入鸭绿水,
    进破其泊灼城,
    俘获甚众。
    太宗又命江南造大船,
    遣陕州刺史孙伏伽召募勇敢之
    士,
    莱州刺史李道裕运粮及器械,
    贮于鸟胡岛,
    将欲大举以伐高丽。
    但没有实施,
    李世民就去世了。高宗嗣位,又命兵部尚书任雅相、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

    21
    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前后讨之,皆无大功而还。
    乾封元年,高藏遣其子入朝,陪位于太山之下。其年,盖苏文死,其子男生
    代为莫离支,与其弟男建、男产不睦,各树朋党,以相攻击。男生为二弟所逐,
    走据国内城死守,其子献诚诣阙求哀。诏令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兵应接之。
    男生脱身来奔,诏授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一月,
    命司空、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裨将郭待封等以征高丽。
    乾封二年二月,李勣度辽至新城,谓诸将曰:
    “新城是高丽西境镇城,最为
    要害,若不先图,余城未易可下。”遂引兵于新城西南,据山筑栅,且攻且守,
    城中窘迫,
    数有降者,
    自此所向克捷。
    高藏及男建遣太大兄男产将首领九十八人,
    持帛幡出降,诸使入朝,勣以礼延接。男建犹闭门固守。
    总章九年九月,李勣又移营于平壤城南,男建频遣兵出战,皆大败。男建下
    捉兵总管僧信诚密遣人诣军中,许开城门为内应。经五日,信诚果开门,勣从兵
    入,登城鼓噪,烧城门楼,四面火起。十一月,拔平壤城,掠高藏、男建等。十
    二月,至京师,献俘于含元宫。诏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司平太常伯;男产先降,
    授司宰少卿;男建配流黔州;男生以乡导有功,授右卫大将军,封汴国公,特进
    如故。高丽国旧分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乃分其地置都督府
    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
    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其后颇有逃散。
    仪凤中,高宗授高藏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居安东,镇本蕃
    为主。高藏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召还,配流邛州,并分徙其人,
    散向河南、陇右诸州,其贫弱者留在安东城傍。高藏以永淳初卒,赠卫尉卿,诏
    送至京师于颉利墓左赐以葬地,
    兼为树碑。
    垂拱二年,
    封高藏孙宝元为朝鲜郡王。
    圣历元年,
    进授左鹰扬卫大将军,
    封为忠诚国王,
    委其统摄安东旧户,
    事竟不行。
    二年,又授高藏男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本蕃。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
    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长遂绝矣。男生以仪凤初卒于长安,赠并州大都督。
    子献诚,为酷吏来俊臣缢杀。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
    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
    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
    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

    22
    唐朝灭亡高句丽一事是东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在辽
    东,有关唐王征东的故事广为流传,这可能与《说唐》等小说的出现有直接的关
    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