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摘自壶公评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 一)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象。但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这样描述: “整个首都使陷入一片漆黑之中。人人都躲在家里,无人敢冒险外出。。。。当时的诗人尤维纳利斯嘲讽说,谁要是外出吃晚饭而不立下遗嘱,就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说他粗心大意。”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贫富差距悬殊――尽管这样的差距在现代中国的经济学精英那里可能不算什么,可是斯塔夫理阿诺斯这样评论: “例如,西塞罗虽然并不是元老院议员中最富有的,可是他拥有六幢别墅,每幢别墅都配有全套班子的家仆和花匠。。。。” 然而“穷人们住房缺乏、房租高、工资低。他们那挤满人的住房都是些东倒西歪、易遭火灾的建筑物,尤其是楼上,虽然房租较低,可得不到水。供给罗马大量水的渠道有11条,可是大部分水都由管道输送到富人的住宅。。。住后楼下的街道人来人往,嘈杂极了。。。由于白天禁止运输车从街上通过,太阳一落,立即出现一长列由运货马车、驮畜和起马车人组成的队伍。据尤维纳利斯说,这一夜间运输使罗马人注定要永久失眠。。。他曾问道:“住在这种地方,有可能睡觉吗?” 另外,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奴隶制,上面的描述仅仅只是公民之间存在的差别,奴隶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更重要的奴隶的劳动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稳定。不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即使当时的一些学术精英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这个问题的影响力熟视无睹,他们都在奴隶制的摇篮中悠然自得。 例如: 柏拉图谴责欧多克索斯和阿契塔,说他们企图通过切合实际的试验和运用各种工具进一步证实某些以当时的理论不可解决的问题,是“贬低、败坏了优秀的几何学,让几何学由非物质的、智力方面的事物降为物质的、实用的东西,迫使几何学去利用物质,从而需要有大量体力劳动介入,使几何学成为奴隶们从事的对象。”等等; 而亚里士多德则宣称,有些人生来是统治者,有些人生来是被统治者;如果后者拒绝接受预先注定的命运,那么象追猎“野兽”一样追逐他们直至捕获,“自然是正当的”。 奴隶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过引起笔者关注的是斯塔夫理阿诺斯这样的叙述: “奴隶制度对国内市场也起了抑制的经济影响,因为奴隶显然无力购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限制了国内购买力。” 这种描述与现代中国工农的贫困和市场萎缩如此一致。但是现代中国的所谓经济学“精英们”显然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们要激进得多了,因为他们的理论中充斥着对于工农加大剥削的必要性的论证,据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富起来――尽管这种承诺比宗教式的未来许愿更缺乏可靠性,但是并不能阻止人类罪恶的思想如毒汁四溢。 奴隶制度的残酷性还表现在角斗赛。在5万个座位的罗马大斗兽场进行的角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凶猛动物的互相拼斗和持有武器的奴隶的相斗。贵族们让通常装备各种武器的角斗士互相格斗,直至倒地死去。特别使人震惊的是规模空前的大屠杀。在提留斯为罗马大斗兽场举行落成仪式的那一天,杀死了5000头牲畜,图拉真曾让IO000名达契亚俘虏互相角斗至死。 中国的经济学"精英"们论证出了驱使民众辛苦劳作的策略。上帝保佑,不要让中国的经济学"精英"们论证出角斗赛对现代中国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