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费尔巴哈的人类宗教学说,就其本源而言,神祗以及其文化构成和意义其实是人类的创造。钱钟书先生也有言曰:“神犹人然”,又说“神道之与人事如影之肖形,响之答声也”。在人类社会尚处在童蒙阶段时,人类面对大自然带给自身的双刃剑——自然既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反过来恶劣的自然条件又极大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常常有无能为力的遗憾和恐惧。这样的体会让人类对自然既敬又畏。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类开始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进行了自发的拟人化,渴望同神秘难测的大自然产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生某种类乎人际交流的行为,神祗和巫术因此产生,继之而来的是关于探究世界的起源,神的家族化、组织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文化中的神系主要有两种,那就是以道教中的元始天尊为核心的道教神系和佛教中以如来佛祖为核心的佛教神系。这两者就其结构组成而言,当然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西方文化中的神系也是与宗教相关,如以宙斯为核心的奥林匹亚神系,以朱庇特为核心的罗马神系,以圣父—圣子—圣灵为核心的基督教神系,以耶和华为核心的犹太神系等等。我们在对以上的神系进行研究时发现,无论是一神宗教还是多神宗教,天上的诸神的形体、性格、德行等等,都大体与人相似,纵然有些神祗的外形不与人同,那理所当然的也和人类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某些动物有关系,或者是几种动物的拼凑,被赋予了几种动物的特点。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四位主角除了玄奘之外,全是兽类,这三位徒弟无不兽身而人性,并且在取经的艰难曲折中,人性渐多而兽性渐少,最终修成正果,人性得到升华后的神性占据了他们的兽身。而在西方文化中,人神的高度相似更是表现得明确。无论是在罗马神系还是希腊神系中,诸神和人类并无大的不同,除了他们身上负有的超能力之外。他们贪婪、善妒、好战、憎恶、悯善。这时期的神祗绝非完美,却也有可爱之处。不过人类造神的目的却不能止于可爱,神祗们理所当然地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样,更加富于理性、更符合时代对于人类道德伦理和存在秩序的宗教如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取代原始宗教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就此而言,作为人类自身创造的成果的神和人类的关系大体上有这么三种:第一,人类通过神祗产生同神秘的大自然的交流,希翼通过这种交流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第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三,将神祗作为人类价值观统一的寄托,神祗成为人类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价值观的最高表率。第一种关系是人类渴望改善自身物质生存条件的诉求。第二种关系是人类将物质和精神融合在一起实现圆融和谐的诉求。而第三种关系则是人类文化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们对理想的完美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诉求,而神则作为这种诉求的代言人的姿态出现。由于中西方文化所赖以存在的诸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中的人神关系也表现出各种异同。 一、人神的初级交流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生活在蛮荒之中,赖以生存的物质材料的获取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大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给人们提供了他们需要的食物,如植物的果实、根茎,他们猎取食物,在洞穴中觅的安身之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初级的存在条件。无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早期的中国人,还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中东地区的先民,包括生活在古老的非洲或者欧洲的原始人类,这种需求以及其获取过程并无本质的区别。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描述,有着共同的物质需求和需求获取过程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也有着高度的一致。从这个角度说,早期阶段的人神关系在东西方的表现也并无巨大的不同。早期的造神运动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 当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初期的造神运动的目的也相对单一,那就是把神秘的、难以理解和认识的自然力量具体化,拟人化。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图腾一种先民对自然的崇拜方式。据《辞海》介绍,“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大都发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即氏族社会时期。图腾的特点是先民们将某种动物或植物视作自己部落的祖先或保护神加以崇拜,这种崇拜的方式通常为祭祀。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显见的,那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崇拜让自己的部落和族人得到各种庇佑。这可以被视作一种人和神之间的契约——人类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对神的敬意,那么受到祭祀的神则保护他的崇拜者。在希腊神话故事中,这种通过表达对神的崇拜而获得保护的例子也比比皆是,随之同样多见的是破坏这种契约得到神的惩戒的例子。波塞冬因为奥德修斯的不敬而让他在海上飘零了十年,期间苦难无数。而阿伽门农也曾因狂妄而遭受狩猎女神阿尔忒密斯的惩罚。 可见,早期人类社会中的人神交流是初级的,人类的目的性当然也很单纯,无非求温饱平安而已。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人神关系整体一致,略有不同。中国文化初期的人神关系是绝对的不平等的关系。神主宰一切,其权威不容置疑,人类任何不敬或者挑战的行为必将遭到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而西方文化中的人神关系中的神主宰的局面稍有动摇。西方神话中的英雄们曾经把来自奥林匹亚山上的神祗打得头破血流,仓皇逃离,而阿基里斯也曾经斥责阿波罗,并且警告他说“哪怕你是神,我的长矛也一定会刺中你”。更有甚者,狄俄莫德斯曾经用长矛刺中过女神阿佛洛狄忒。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早期的中国神话中是难以置信的,当然也是难以为那个时期的先民们所接受的。 二、人神关系趋向平等化 人们渴望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交流,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当然也是人类发展的正常需求。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转变,折射在人神关系的发展上则表现为人神的沟通,相互的理解,甚至转化,那就是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可以成为神,神也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到民间来,成为普通人的一员。神当然依旧高高在上,却不再是主宰的唯一姿态。人开始以各种途径窥测神的世界,当然,既然神是人创造的,那么,此时的窥测只不过是人对神的世界的塑造的人类化进一步的完整。 (责任编辑:admin) |